对环保第一责任人的问责须真正“硬”起来
2014-08-14阅尽
阅尽
频繁出现的雾霾锁城现象令大气污染治理迅速成为国家行动。去年,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今年年初,环保部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日前,广东省政府也正式发布了本省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狙击雾霾,向雾霾要蓝天,一场牵动各行各业的大气污染治理战悄然打响。
对于步入工业化社会不久的中国来说,这可谓一场猝不及防的狙击战。2013年,我国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波及25个省份的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29.9天。这意味着,一年中我们度过了近一个月的“雾月”。而雾霾对社会公众生活带来的困扰更是前所未见:雾霾天气严重时,航班停飞,高速封路,全城拥堵,中小学停课,医院呼吸道疾病患者陡增……实际上,当全社会都深受雾霾之害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也向我们亮起了红灯!
大气污染治理刻不容缓,当务之急无疑是立刻行动起来。我们看到,自上而下,从国家到省,再到各市县政府,都签订了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国家给各省下达了以PM2.5年均浓度降低幅度为核心的考核目标,同时,根据各地实际制定了相关污染源、落后产能淘汰等专项考核指标,而各省又将这些指标分解,下达至地市县,构建起层层考核的目标责任制。倘若严格照此规划行动,大气污染防治的宏伟蓝图不久即可实现,大功告成指日可待。
但是,不能不说,这太过乐观了!雾霾虽是自然现象,但本质则是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工业化社会的衍生物,农耕社会绝不会出现大面积的雾霾。世界各发达国家,诸如英美法德日等国,都不同程度经历过雾霾高发的阶段,且大多历经了一二十年乃至几十年的漫长治理。而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基础薄弱,百业待兴的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气治理面临的困境和艰巨程度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想象的。比如,无论调整燃料结构,还是淘汰落后产能等,都可能面临大批企业的“关停并转”和技术升级,巨额资金从何而来?企业关停后,成千上万的工人如何安置?尤其是对某些地方来说,一家重点企业的兴衰直接决定着地方财政的盈亏,能否狠下心来动手术刀?显然,在地方经济发展与污染治理的“加减算术”题中,无论哪位主政者都不能不颇费踌躇。
更为重要的是,在传统GDP考核的指挥棒下,招商引资、上项目促发展是第一要务,而今却要主动下马一些项目和关停一些企业,这对地方政府来说,不仅要观念的转变亦是现实的难题。虽说现今GDP考核的色彩已淡化,但当面临经济滑坡的下行压力,面临增长“保底线”与环境治理砍项目的双重困境时,“砍”还是保,孰重孰轻,显然就更考验政府的决心和智慧。正因为诸多主客观因素的掣肘,注定了大气污染治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将是一场持久战。
无疑,在大气污染治理的攻坚战中,各级地方政府“第一责任人”的角色至为关键。大气治理,表面看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实际上是人类自身成长中痛苦的蜕变与精神升华。因此,它首先要政府转变观念,从片面追求增长速度转变到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其次,各级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中要敢于碰硬,敢啃硬骨头。事实证明,许多整治项目并非过去不知道、看不见,而是碍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或事关地方经济利益,或限于地方财政的窘迫,不敢或舍不得下决心动手术。最后,目标考核责任制必须落到实处,要将有关治理项目逐级逐项分解,责任到人。按照相关治理行动计划,各地治理的项目都已详列出来,但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督考核与追责,这些仍然可能沦为“纸上工夫”。常识告诉我们,在那些刮风似的执法行动中有着太多的表面文章,大会动员轰轰烈烈,台上签订责任书也像模像样,但会一开完也就万事大吉了。因此,面对艰巨的大气污染治理战,假若对各级地方政府的目标考核不能有刚性约束力,那么,“军令状”也可能沦为“认认真真走过场”。
显然,在雾霾已危及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关头,各级地方政府能否把对环境治理的监督考核真正变为硬任务、硬约束,既关系治理的进度、成效,更决定其成败。(作者系羊城晚报首席评论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