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许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大学教育之间的互助关系

2014-08-14宋军

教师·中 2014年7期
关键词:大学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宋军(1961—),男,河南扶沟人,河南省许昌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音乐教育研究。

摘要:许昌拥有非常悠久的文化历史,自夏朝建立以来,这里一直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许昌也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集聚区之一,包括越调、钧瓷制作工艺等都是国家级的文化瑰宝。长久以来,许昌地区的“非遗”保护处于粗放式的状态,由于缺少资金、人才和机制的支撑,大量传统文化艺术逐渐濒临灭绝。对此本文就当前许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当地大学教育之间存在的联系,从文化的教育与传承角度入手,简单探讨两者互利共赢的可能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许昌学院;大学教育

类别“非遗”项目及申报地区民间音乐类筹音乐(许昌市)、越调(许昌市)、长葛大铜器(长葛市)民间舞蹈类弓子锣舞(禹州市)、莲花灯舞(长葛市)、南席老虎舞(长葛市)、艾庄铜器舞(许昌县)民间文学类黄帝传说(禹州市)、吴道子传说(禹州市)、张良传说(禹州市)、马文升传说(禹州市)、钟繇传说(长葛市)、陆实传说(长葛市)、大禹神话传说(禹州市)、葛天氏传说(长葛市)等传统工艺类钧瓷烧制技术(禹州市)、中药炮制技艺(禹州市)、顺店刺绣(禹州市)、董村木杆秤(长葛市)、绒制作(长葛市)、大周黄蜡制作(长葛市)、古桩腊梅盆景(鄢陵县)民俗活动类禹州药会(禹州市)、杜寨书会(许昌县)传统体育类心意六合拳(襄城县)根据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公布的三批全省申报的“非遗”大名单显示,其中许昌地区申报并成功在列的有27项,涵盖音乐、舞蹈、民间文学、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传统体育等六大类,较为平均地分布在许昌市下辖的“一区二市三县”(名单如右表所示)。

由右表可见,许昌地区较有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集中在了音乐、舞蹈、文学及手工艺等几个大类上,这些项目中间,如越调、钧瓷烧制等项目,同是国家级重点保护名录,具有非常高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长久以来,一直是众多人文社科研究的重点目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核心主题就是关于“文化”。文化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仅仅是民族的象征或者自豪感的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文化”的发展是决定一个国家成败兴衰的重要依托。从民族性和历史的角度来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从当前中国的社会现状看,教育的兴衰是国家文化发展状态的重要参考。高校教育提供了社会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人才基础,同时提供了最齐备的科研和创新基地,因此,高校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而言,是具有重大战略决策意义的。

许昌本地拥有较为齐备的高校教育资源,以许昌学院为中心的大学教育系统开展的时间较早,拥有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和教育科研平台。以许昌学院为例,该校共设有包括文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在内的十九个教学部门,设有包括汉语言文学、音乐学、美术学等数十个专业,还设立有魏晋文化研究中心、钧瓷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等以许昌本地文化艺术为研究重心的科研机构,是最能够代表许昌本地高校教育、科研能力的大学教育平台。

从文化保护的角度看,许昌本地的“非遗”保护的状态并不尽如人意,在社会和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面对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包括越调、艾庄铜器舞、南席老虎舞等在内的多个传统文化艺术正面临着巨大的传承挑战,有许多的传统文化瑰宝有濒临失传的危险。从文化传承和推广的角度看,大学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国家传统文化艺术沿袭和发展的重要责任,大学教育提供的人才机制和科研资源,对于正处于困境的非遗文化项目来说,是寻找重新生存的有效工具和契机;而“非遗”项目本身所存在的重大文化意义,也是丰富和提升高校教育品质的有力支撑。

一、非遗保护是大学教育文化的重要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珍贵的部分,它不仅是记录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演变发展史的重要证据,也是中国文化走向强盛和未来的重要依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发展的节奏过快,以及类似“重经济,轻文化”这样有些畸形的发展模式,众多宝贵、悠久的传统文化艺术失传,因此在21世纪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是延缓传统文化瑰宝消失的一个重要策略。但是从现阶段看,“非遗”项目的存在属性和生存机制都与当下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审美存在极大的距离,这使得“非遗”保护工作面临重大的机遇挑战。从高校教育的角度看,“非遗”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给当前高校教育在“文化空缺”上的一种重要补充。长久以来,人文社科类型的专业在高等院校学科设置中的集体“势微”,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遗憾,中国的高等院校缺乏人文环境和人文情怀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这并不利于学校的定位和发展,同样不利于提升整个国家“软实力”的竞争力。从微观上讲,让“非遗”走进校园,让现代学生领悟体会这些古老的智慧结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从专业素养到审美思维都能够得到全面熏陶的过程;同样,对于从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的教师来说,也是有效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契机。

许昌地区的“非遗”项目,绝大多数都是可以与当前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文化建设有着很好的契合关系的。首先,许昌本地的一些“非遗”项目,完全可以成为当地高校部分专业学科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学习目标,比如,“越调”“弓子锣舞”等音乐舞蹈类型的“非遗”项目,完全可以成为音乐学科的教学补充和实践素材;而传说类型的民间文学,对于文学研究、文学创作的专业来说,同样是非常好的素材基础;鄢陵的“腊梅盆景”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对于从事园林设计和城市环境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专业技能。其次,这些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艺术、技艺和文化现象,也完全可以成为高校公修课的重要内容,用于补充和制造良好的高校文化氛围,提升学生对于艺术、历史与美的理解和认知。最后,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形成的过程本身,也是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集体反应,对于人文科学的研究、创新和产业研发而言,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endprint

以许昌学院为例,该校是许昌地区形成时间最早,学科最齐全的高等院校,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以“高素质应用人才”中心,学校“服务面向”定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地方性”,这些都体现出了该校对于许昌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实际上,许昌学院已经针对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状况,采取了一些在学科建设、社科研究以及产业创新等方面的实际举措。例如,学校成立的“魏晋文化研究所”,主要针对“魏晋”“三国”时期的文化为主要的研究目标,开展文化价值、产业开发等内容的研究,在国内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美术学院成立的“钧瓷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不仅对“钧瓷”文化进行研究,而且从当前的商业环境出发,创造性地对“钧瓷”的商业性进行挖掘。另外,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还开设了“钧瓷烧制”等课程,邀请“钧瓷”非遗传承人授课指导,在课程的“地方特色”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研究所的成立和课程的实施,不仅丰富了师生教学过程的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该校“文化建设”的内涵。

二、大学教育是非遗保护的良性依托平台当前许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绝大部分遭遇到的难题是“传承人”的问题。在2013年公布的河南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15名许昌本地的“传承人”中平均年龄已经达到了60岁左右,这样的年龄段对于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来说,是非常严酷的事实。信息化的普及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出迁移,使得这些“非遗”项目失去了传承的人才基础,而相对比较落后和简朴的表演和艺术形态,使得这些比较“老旧”的文化项目很难吸引年轻大众的目光。从这个角度说,高等院校是比较适合接替传统“家族传承”的选择。高等院校对于传统“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人才和平台。从上述的论证看,“非遗”项目走进高等院校具有非常好的“专业”优势,反过来看,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对于“非遗”的保护同样是多维的。人才的培养是解决当前“非遗”项目传承困境的重要措施,而高校本身存在的科研基础、社会影响力以及在“产学研”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对于“非遗”的传承发展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以“产业”带动“传承性”,应该是当前走出“非遗”保护困境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家族”和“师徒”传承方式,在现如今,并不适合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相比其他地区,河南省拥有种类繁多的“非遗”项目,但是整体的“文化”强度,并不如其他省份。

许昌本地高校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开展了一些独特的活动,如每年固定举办的“三国文化艺术节”中,许昌学院的美术学院会开展以“三国文化”为背景的美术作品设计展,这其中,就包括对“钧瓷”“顺店刺绣”等民间手工艺艺术学习之后所进行的全新展现;每逢暑假,许昌学院和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会成立“暑期社会实践”队,其中就包括下乡对民间传统艺术、手工艺等的采风和记录活动,通过实地调研,来了解这些“非遗”项目的现状和传承状况。在“产业”研究方面,许昌学院美术学院师生制作的“钧瓷”艺术品已经基本达到商业标准,部分产品成功进入了商业市场。

从“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效果看,以上高校“针对性”开展的现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目前,许昌地区的高校,对于“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绝大多数还只是停留在普通的“文化研究”层面,而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则基本上停滞不前。比如,“筹音乐”“越调”“弓子锣舞”等非常有特点的民间传统音乐舞蹈,甚至还没有在这些院校的音乐舞蹈课程中出现过,高校教师针对性的研究也鲜有成就,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许昌当地高校对于“非遗”保护的局限性。

“非遗”的存在是文化发展的一个特殊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背景是非常复杂的,而在逐渐开放、自由、娱乐化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更为传统、封闭、落后的“非遗”项目如何再现光辉,是一个非常重大而且关乎文化命运的课题。从现阶段的社会形态看,大学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基地,也是承载着创新和开拓的重要平台,“非遗”项目的兴盛,一定程度上也是大学设立的责任所在。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