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上海自贸区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2014-08-14张孝静
张孝静 郭 振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一、建设上海自贸区的现实意义
(一)争取国际话语权
2009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展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与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并将中国排除在外,企图构建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新格局,控制国际贸易话语权。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中国主动出击,争取二次“入世”的大演习,有利于加强中国与国际社会成员的联系,搭建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桥梁,促进国际多领域合作,获取更多话语权。
(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层次的逐渐升级,人民币在港澳地区及周边国家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其作为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储蓄手段的作用日益显现。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可以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有利于中国提升对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能力,进而影响全球的经济活动。
(三)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
2013年以来,中国贸易发展出现回落,国内经济深受影响。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更高层次的自由贸易,以开放倒逼改革,放宽了对外资业务的管制,转变依靠高消耗能源、浪费资源及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有利于金融人才以及各项服务技术的引进,有利于跨国公司对资金账户的管理,有利于制造业升级与发展与出口贸易相关的高端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竞争优势。
(四)带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发展
上海自贸区在金融、贸易、监管、税收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为全球贸易搭建新的平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继而带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同时,在上海自贸区建立过程中对很多制度进行了完善与突破,有利于对上海市及整个长三角地区起到示范作用。
二、上海自贸区在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方面的引领作用分析
(一)经验借鉴作用
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能够为我国在其他地区设立自贸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不是单纯地获取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它的目的在于形成一套可以接轨高标准的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制度。
(二)为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贸易与金融伴生而长,自贸区的发展离不开金融配套设施的支持。上海自贸区在金融领域的改革,有利于区内企业便利经营,开展更多业务,也有利于交易成本的降低。上海自由贸易区在金融领域的试点涉及到利率市场化、金融业的对外开放、金融产品创新、离岸业务等,这些试点体现了高度贸易自由化对金融自由化的高要求,从而为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为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奠定基石
纵观世界,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实行自由区(港)等政策,这归根于自由区(港)实施优惠税费等政策,可以促进航运业的集聚,带动高端航运服务业的繁荣发展。自贸区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供了更优惠政策环境,可吸引更多国际全球航运资源。
(四)有利于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当今世界各国要想在经济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首先在理顺内部竞争关系。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理顺内部关系的重要一步,通过对内开放可以促进区内各种要素的优化配置。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势必可以为上海市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和模式,可以在上海自贸区的辐射带动下推动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三、发挥上海自贸区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引领作用的路径选择
(一)优化加工贸易结构,加快贸易结构转型升级
1.加大科研投入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下,加工贸易企业墨守成规沿袭以往发展道路遭遇了重重瓶颈。加工贸易企业一般依靠引进技术,而忽略自主创新,从而处在“落后—引进—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加工贸易企业一方面要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水平。最终增加传统加工贸易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加工贸易的出口层级与国际竞争力。
2.打造国际品牌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消费者的品牌观念不断加强,品牌对于企业的生死存亡和发展壮大起着至关重大的作用。因此,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要想改变现状,必须重视品牌建设,通过培育自主国际品牌,转变贸易发展方式,从而获取长远利益。
(二)调整贸易格局,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1.扩大服务领域的开放
目前,上海自贸区在服务业方面已经开放六大领域,包括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金融领域的开放可以加快区内金融制度的创新,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航运服务领域的开放,可以加强上海市培育海上保险等服务,以解决航运中心资金短缺的问题,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立;文化服务领域的开放可以促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开拓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市场。因此,上海自贸区要积极落实已开放的六大服务领域的实施,同时不断开放新的服务领域。
2.继续扩大服务贸易规模
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服务进出口额超过5200亿美元,其贸易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中国服务贸易规模的壮大促进了中国贸易格局的优化调整,为中国贸易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上海自贸区要积极为发展服务贸易提供有利条件,以此加速上海市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三)掌握外贸主动权,争取更多话语权
按照当前发展趋势,TPP将会成为当今全球范围内贸易协定的最高标准,它会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因此,中国将上海自贸区作为加入到TPP的首个突破口。TPP规定只要申请国达到符合所要求的高标准,便接受申请国的加入。上海自贸区要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与TPP进行接轨,从而占据有利地位,掌握更多的外贸主动权,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
(四)进一步深化国际经济合作
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经济区,深刻影响着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在此背景下,中国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国际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10+1”、“10+3”等合作的进程,并促进与中韩、中日韩等自贸区谈判的发展。同时,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可以使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更加深入,平衡彼此利益汇合点,实现互利共赢。
四、及时总结上海自贸区经验,发展中国自由贸易园(港)区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的初步探索,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势必对中国其他区域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上海自贸区建立的半年时间里,在制度创新、负面清单管理、金融市场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打开了良好的开局之势。
目前,在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基础上,若干具备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的地区都在积极申请建立自贸区。主要有:1.青岛。目前,青岛市已经全面启动青岛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申报创建工作,努力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投资便利化的改革试点,将青岛前湾港保税区建设成为贸易便利化的改革试点。2.深圳前海。深圳前海在地理区位、现有基础设施、国际航运、金融服务等多方面具有优势,建立深圳前海自贸区可以进一步促进深港澳合作。3.天津。天津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填海造地四十平方公里为建立天津自由贸易港提供发展空间,建设天津自贸区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推动贸易便利化。4.重庆。自2014年3月后,重庆正式开始筹划自由贸易区建设方案工作,目前以重庆两江新区内陆自由贸易园区和重庆巴南区滨江自由贸易园区为重点开展工作。5.广东。广东省主要是从泛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高度出发,建立粤港澳以服务贸易为主的自贸区,重点发展金融服务、旅游、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高端服务业。
但是国务院不会在短期内批准设立其他自贸区,只能在上海自贸区积累一定实践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的基础上,并结合本地区的地方特色,逐渐在沿海、中、西部地区选取一些符合条件的自由贸易园(港)区进行,形成以点带面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