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经脉运行方法(八)

2014-08-14吴自立

少林与太极 2014年2期
关键词:经脉目视右腿

吴自立

第六十六式猿猴献果(白猿献果/猿猴探果)

动作一身体屈膝下沉,双拳折腕转向上,拳心向上,重心在左,目视右前方。

【要求】

双拳折腕转向时要随身下沉,周身协调紧凑。

【劲别】

缠丝劲,合劲。

【经脉】

依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趾背部大敦穴,沿足背、小腿内侧、 内侧、大腿内侧、阴部、腹部、胁肋部,内行入小腹,属于肝,散络于胆(图144)。

动作二身体左转,重心在左腿,提起右腿,右脚在左膝旁,右拳向前上方冲拳,左拳夹腰旁,目视右前方。

【要求】

转身提腿冲拳,一气呵成,周身一致。

【劲别】

劲、缠丝劲。

【经脉】依手太阴肺经,由胸部开始,沿上臂内侧、肘内、前臂内侧、寸口、大鱼际部、大指末端少商穴,内行起于中焦胃部,散络于大肠,属于肺(图145)。

动作三身体微左转,重心在左,提右脚向前迈一步,双拳变掌向上合于双肩前,目视右前方。

【要求】

提脚开步,双掌上合,同步进行。

【劲别】

合劲。

【经脉】

依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商阳穴起,沿食指桡侧,出第一和第二掌骨间,行于两筋之间、前臂桡侧、肘外侧、上臂外侧、肩峰前边、缺盆部、面颊、鼻旁,内行入缺盆,散络于肺,属于大肠(图146)。

动作四身体微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于右脚旁,同时双,目视右下方。腰旋手按,右腿要稳,双手合劲。

【要求】

手合劲下按。

【劲别】

按劲。

【经脉】

依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沿面部、颈部动脉、喉咙、缺盆、乳中、脐旁、关节、股四头肌隆起处、膝膑中、胫骨外侧、足背、中趾内侧趾缝,出次趾末端,内行入缺盆通过膈肌,属于胃,散络于脾(图147)。

第六十七式单鞭

动作、要求、劲别等参照第五式。

【经脉】动作一足太阴脾经。

动作二手少阳心经。

动作三手太阳小肠经。

动作四足太阳膀胱经。

第六十八式雀地龙

动作一接单鞭后,身体左转,重心再左移,双手握拳,右拳走下弧,左拳合于右前臂上,目视前方。

【要求】

重心移动不要太过,以免失重。

【劲别】

合劲。

【经脉】

依足少阴肾经,起始于小趾下边,斜行向足心涌泉,出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小腿内,出 窝内侧、大腿内后侧、腹部、胸部,内行大腿内后侧通向脊柱内,属于肾,散络膀胱(图148)。

动作二身体右转,重心移右腿屈膝下蹲,左腿伸直,右拳向上高于头,左拳向下于左膝上,目视左前方。

【要求】

头顶领起,身法端正,双臂 圆。

【劲别】

劲。

【经脉】

依手厥阴心包经,从胁部、腋下,沿上臂内侧、肘内中间、前臂两筋之间、掌中,出中指末端中冲穴(图149)。

第六十九式上步七星

动作一身体略右转,重心移左,左腿成弓步,右腿伸直,左拳上冲,右拳于腰间,目视左前方。

【要求】

结合裆腰旋转使左拳上冲,右腿蹬地,以下催上。

【劲别】

劲,合劲。

【经脉】

依手少阳三焦经,起始无名指末端,沿手背、前臂两骨之间,过肘尖、上臂外侧、肩部、缺盆、后顶至眼角,内行缺盆,散络于心包,属于三焦(图150)。

动作二身体左转90度,右腿上步于左脚前方,重心在左,右脚点地,松胯屈膝,左右拳相合,目视前方。

【要求】

右冲要与上步同时完成。

【劲别】

合劲。

【经脉】

依足少阳胆经,起于外眼角,沿项部、肩上、腋下、胸侧、胯关节、大腿外侧、膝外侧、腓骨下段、外踝之前,沿足背进入第四趾外侧,内行入缺盆,散络于肝,属于肝(图151)。

动作三身体微下沉,重心在左,松肩两肘上 ,双拳由外至里旋转一圈后变掌,目视前方。

【要求】

松肩松胯,折叠旋转手腕,双掌要下塌,劲贯于掌外侧。

【劲别】

劲,缠丝劲。

【经脉】

依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趾背部大敦穴,沿足背、小腿内侧、 内侧、大腿内侧、阴部、腹部、肋部,内行入小腹,夹胃旁,属于肝,散络于胆(图152)。

第七十式下步跨肱(退步跨虎)

动作一身体先左后右转,提右腿向右后跨一步,重心移右腿右手下弧分,左手缠前开,目视前方。

【要求】

向后开步,注意前方,跨步轻灵,立身中正。

【劲别】

劲。

【经脉】

依手太阴肺经,由胸部,沿上臂内侧、肘内、前臂内侧、寸口、大鱼际部、大指端少商穴,内行起于中焦,散络于大肠,属于肺(图153)。

动作二身体向右转45度,右脚尖外摆,左脚向右前上步,脚尖点地,双手缠于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指尖朝前,目视前方。

【要求】

转身缠劲后右胯步,合于双手。

【劲别】

缠丝劲,合劲。

【经脉】

依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商阳起,沿食指桡侧缘,出第一和第二掌骨间,行于两筋之间、前臂桡侧、肘外侧、上臂外侧前边、肩峰部、缺盆、面颊至鼻旁,内行入缺盆,络于肺,属于大肠(图154)。

第七十一式转身双摆莲

动作一身体右转,重心在右,左脚跟外摆,右手上 ,左手下按,目视左下方。

【要求】

上 下合,虚实分明,脚根稳固。

【劲别】

劲,按劲。

【经脉】

依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沿面颊、颈部、喉咙、缺盆、乳中、脐旁、胯关节、膝膑、胫骨外侧、足背,出次趾末端厉兑穴,内行入缺盆,属于胃,散络于脾(图155)。

动作二先左脚跟落地,右脚尖外摆,身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手缠至前 ,右手上 ,左脚向前上步。

【要求】

手领身转腿相随,虚实变化要自然,转身与脚方向要一致。

【劲别】

劲。

【经脉】

依足太阴脾经,起于大趾末端隐白穴,沿大趾内侧、核骨后、内踝前边、小腿内侧、胫骨后、膝股内侧、腹部、胸部,夹食道旁,内行入腹部,属于脾,散络于胃(图156)。

动作三接上势后左脚落地,重心在右腿,身体屈膝下沉,左右手向后捋,目视左前方。

【要求】

立身中正,双手劲不丢。

【劲别】

劲,捋劲。

【经脉】

依手少阴心经,从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肘内后部、前臂内侧后缘、掌内后边,出小指桡侧末端少冲穴,内行起于心中,散络于小肠(图157)。

动作四身体向右转,重心在左腿,提右腿向左走下弧向上再转向右后摆,双手由腰间向前与右脚击拍,目视前方。

【要求】

塌腰松胯,摆脚与手拍速度要快。

【劲别】

捋劲,合劲。

【经脉】

依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末端少泽穴,沿手掌尺侧、腕部、尺骨小头部、尺骨下边、肘内侧、上臂外侧后、肩关节部、缺盆、颈旁、面颊、耳中,内行缺盆分出,散络于心,属于小肠(图158)。

第七十二式当头炮

动作一拍脚后,右腿向后撤一步,身体微右转重心在右腿,双手上 后下捋,目视左前方。

【要求】

拍脚后要稳,后撤要引进与腿、手移动一致。

【劲别】

劲,捋劲。

【经脉】

依足太阳膀胱经,起始于内眼角睛明穴,交汇于头顶、肩胛内缘,沿背部外侧、胯关节、 窝、腓肠肌部、外踝后方、第五趾骨粗隆、小趾外侧至阴穴,内行入腰,散络于肾,属于膀胱(图159)。

动作二身体微下沉,双手由掌握拳合于右胸侧,重心在右腿,目视前方。

【要求】

双手握拳与身体相合,身要含蓄,呈一触即发之势。

【劲别】

合劲。

【经脉】

依足少阴肾经,起始于小趾,斜行向足心涌泉穴,出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小腿内,出 窝内侧,行于大腿内后侧、腹部、胸部,内行通向脊柱内,属于肾(图160)。

动作三右脚蹬地,重心迅速移左腿,身体左转,双拳向前合劲出拳,拳心向上,目视前方。

【要求】

出拳发劲是腰裆弹抖劲。

【劲别】

弹抖劲。

【经脉】

依手厥阴心包经,从胁部起,经腋下、上臂内侧、肘内中间、前臂两筋之间、掌中,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内行起于胸中浅出,属于心包,散络一于三焦(图161)。

第七十三式金刚捣硾

动作、要求、劲别等参照第六式。

【经脉】动作一手少阳三焦经。

动作二足少阳胆经。

动作三足厥阴肝经。

动作四手太阳肺经。

动作五手阳明大肠经。

动作六足阳明胃经。

动作七足太阴脾经。

第七十四式收式

动作一身体下沉,右拳变掌,双手向两侧分开,屈膝松胯,目视前方,重心在右腿。

【要求】

两手下分,同时身体下沉,切勿弯腰。

【劲别】

劲。

【经脉】

依手少阴心经,由腋下,沿上臂内侧、肘内中间、前臂两筋之间、掌中,出中指桡侧末端,内行始于胸中,属于心包,散络于三焦(图162)。

动作二 双手同时向上画弧,合于两肩前,身体保持上势,重心在右,目视前方。

【要求】

双手上升,松肩沉肘,胸腹背肌肉松弛下沉。

【劲别】

劲。

【经脉】

依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末端少泽穴,沿手掌尺侧、腕部、尺骨小头部、尺骨下边、肘内侧、上臂外后侧、肩关节、颈弯、耳中,内行缺盆分出,散络于心,属于小肠(图163)。

动作三目视前方。双手顺身体两侧缓缓地下按于大腿外侧,重心在右腿。

【要求】

双手下按,周身放松,意形归原。

【劲别】

按劲。

【经脉】

依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交汇于头顶,沿肩脚内缘、背部外侧、胯关节、 窝、腓肠肌部、外踝后方、第五趾骨粗隆、小趾外侧至阴穴,内行腰中入内,散络于肾,属于膀胱(图164)。

动作四身体慢慢起立,恢复自然立正姿势,左脚收于右脚内侧,双手掌心朝内贴于大腿外侧,目视前方。

【要求】

一套拳练完,心平气和,循环往复,复归自然。

【劲别】

无。

【经脉】

依足少阴肾经,起始于小趾下边,斜行向足心,出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小腿内、 窝内侧、大腿内后侧、腹部归丹田(图165)。(全文完)

第七十一式转身双摆莲

动作一身体右转,重心在右,左脚跟外摆,右手上 ,左手下按,目视左下方。

【要求】

上 下合,虚实分明,脚根稳固。

【劲别】

劲,按劲。

【经脉】

依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沿面颊、颈部、喉咙、缺盆、乳中、脐旁、胯关节、膝膑、胫骨外侧、足背,出次趾末端厉兑穴,内行入缺盆,属于胃,散络于脾(图155)。

动作二先左脚跟落地,右脚尖外摆,身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手缠至前 ,右手上 ,左脚向前上步。

【要求】

手领身转腿相随,虚实变化要自然,转身与脚方向要一致。

【劲别】

劲。

【经脉】

依足太阴脾经,起于大趾末端隐白穴,沿大趾内侧、核骨后、内踝前边、小腿内侧、胫骨后、膝股内侧、腹部、胸部,夹食道旁,内行入腹部,属于脾,散络于胃(图156)。

动作三接上势后左脚落地,重心在右腿,身体屈膝下沉,左右手向后捋,目视左前方。

【要求】

立身中正,双手劲不丢。

【劲别】

劲,捋劲。

【经脉】

依手少阴心经,从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肘内后部、前臂内侧后缘、掌内后边,出小指桡侧末端少冲穴,内行起于心中,散络于小肠(图157)。

动作四身体向右转,重心在左腿,提右腿向左走下弧向上再转向右后摆,双手由腰间向前与右脚击拍,目视前方。

【要求】

塌腰松胯,摆脚与手拍速度要快。

【劲别】

捋劲,合劲。

【经脉】

依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末端少泽穴,沿手掌尺侧、腕部、尺骨小头部、尺骨下边、肘内侧、上臂外侧后、肩关节部、缺盆、颈旁、面颊、耳中,内行缺盆分出,散络于心,属于小肠(图158)。

第七十二式当头炮

动作一拍脚后,右腿向后撤一步,身体微右转重心在右腿,双手上 后下捋,目视左前方。

【要求】

拍脚后要稳,后撤要引进与腿、手移动一致。

【劲别】

劲,捋劲。

【经脉】

依足太阳膀胱经,起始于内眼角睛明穴,交汇于头顶、肩胛内缘,沿背部外侧、胯关节、 窝、腓肠肌部、外踝后方、第五趾骨粗隆、小趾外侧至阴穴,内行入腰,散络于肾,属于膀胱(图159)。

动作二身体微下沉,双手由掌握拳合于右胸侧,重心在右腿,目视前方。

【要求】

双手握拳与身体相合,身要含蓄,呈一触即发之势。

【劲别】

合劲。

【经脉】

依足少阴肾经,起始于小趾,斜行向足心涌泉穴,出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小腿内,出 窝内侧,行于大腿内后侧、腹部、胸部,内行通向脊柱内,属于肾(图160)。

动作三右脚蹬地,重心迅速移左腿,身体左转,双拳向前合劲出拳,拳心向上,目视前方。

【要求】

出拳发劲是腰裆弹抖劲。

【劲别】

弹抖劲。

【经脉】

依手厥阴心包经,从胁部起,经腋下、上臂内侧、肘内中间、前臂两筋之间、掌中,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内行起于胸中浅出,属于心包,散络一于三焦(图161)。

第七十三式金刚捣硾

动作、要求、劲别等参照第六式。

【经脉】动作一手少阳三焦经。

动作二足少阳胆经。

动作三足厥阴肝经。

动作四手太阳肺经。

动作五手阳明大肠经。

动作六足阳明胃经。

动作七足太阴脾经。

第七十四式收式

动作一身体下沉,右拳变掌,双手向两侧分开,屈膝松胯,目视前方,重心在右腿。

【要求】

两手下分,同时身体下沉,切勿弯腰。

【劲别】

劲。

【经脉】

依手少阴心经,由腋下,沿上臂内侧、肘内中间、前臂两筋之间、掌中,出中指桡侧末端,内行始于胸中,属于心包,散络于三焦(图162)。

动作二 双手同时向上画弧,合于两肩前,身体保持上势,重心在右,目视前方。

【要求】

双手上升,松肩沉肘,胸腹背肌肉松弛下沉。

【劲别】

劲。

【经脉】

依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末端少泽穴,沿手掌尺侧、腕部、尺骨小头部、尺骨下边、肘内侧、上臂外后侧、肩关节、颈弯、耳中,内行缺盆分出,散络于心,属于小肠(图163)。

动作三目视前方。双手顺身体两侧缓缓地下按于大腿外侧,重心在右腿。

【要求】

双手下按,周身放松,意形归原。

【劲别】

按劲。

【经脉】

依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交汇于头顶,沿肩脚内缘、背部外侧、胯关节、 窝、腓肠肌部、外踝后方、第五趾骨粗隆、小趾外侧至阴穴,内行腰中入内,散络于肾,属于膀胱(图164)。

动作四身体慢慢起立,恢复自然立正姿势,左脚收于右脚内侧,双手掌心朝内贴于大腿外侧,目视前方。

【要求】

一套拳练完,心平气和,循环往复,复归自然。

【劲别】

无。

【经脉】

依足少阴肾经,起始于小趾下边,斜行向足心,出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小腿内、 窝内侧、大腿内后侧、腹部归丹田(图165)。(全文完)

第七十一式转身双摆莲

动作一身体右转,重心在右,左脚跟外摆,右手上 ,左手下按,目视左下方。

【要求】

上 下合,虚实分明,脚根稳固。

【劲别】

劲,按劲。

【经脉】

依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沿面颊、颈部、喉咙、缺盆、乳中、脐旁、胯关节、膝膑、胫骨外侧、足背,出次趾末端厉兑穴,内行入缺盆,属于胃,散络于脾(图155)。

动作二先左脚跟落地,右脚尖外摆,身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手缠至前 ,右手上 ,左脚向前上步。

【要求】

手领身转腿相随,虚实变化要自然,转身与脚方向要一致。

【劲别】

劲。

【经脉】

依足太阴脾经,起于大趾末端隐白穴,沿大趾内侧、核骨后、内踝前边、小腿内侧、胫骨后、膝股内侧、腹部、胸部,夹食道旁,内行入腹部,属于脾,散络于胃(图156)。

动作三接上势后左脚落地,重心在右腿,身体屈膝下沉,左右手向后捋,目视左前方。

【要求】

立身中正,双手劲不丢。

【劲别】

劲,捋劲。

【经脉】

依手少阴心经,从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肘内后部、前臂内侧后缘、掌内后边,出小指桡侧末端少冲穴,内行起于心中,散络于小肠(图157)。

动作四身体向右转,重心在左腿,提右腿向左走下弧向上再转向右后摆,双手由腰间向前与右脚击拍,目视前方。

【要求】

塌腰松胯,摆脚与手拍速度要快。

【劲别】

捋劲,合劲。

【经脉】

依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末端少泽穴,沿手掌尺侧、腕部、尺骨小头部、尺骨下边、肘内侧、上臂外侧后、肩关节部、缺盆、颈旁、面颊、耳中,内行缺盆分出,散络于心,属于小肠(图158)。

第七十二式当头炮

动作一拍脚后,右腿向后撤一步,身体微右转重心在右腿,双手上 后下捋,目视左前方。

【要求】

拍脚后要稳,后撤要引进与腿、手移动一致。

【劲别】

劲,捋劲。

【经脉】

依足太阳膀胱经,起始于内眼角睛明穴,交汇于头顶、肩胛内缘,沿背部外侧、胯关节、 窝、腓肠肌部、外踝后方、第五趾骨粗隆、小趾外侧至阴穴,内行入腰,散络于肾,属于膀胱(图159)。

动作二身体微下沉,双手由掌握拳合于右胸侧,重心在右腿,目视前方。

【要求】

双手握拳与身体相合,身要含蓄,呈一触即发之势。

【劲别】

合劲。

【经脉】

依足少阴肾经,起始于小趾,斜行向足心涌泉穴,出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小腿内,出 窝内侧,行于大腿内后侧、腹部、胸部,内行通向脊柱内,属于肾(图160)。

动作三右脚蹬地,重心迅速移左腿,身体左转,双拳向前合劲出拳,拳心向上,目视前方。

【要求】

出拳发劲是腰裆弹抖劲。

【劲别】

弹抖劲。

【经脉】

依手厥阴心包经,从胁部起,经腋下、上臂内侧、肘内中间、前臂两筋之间、掌中,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内行起于胸中浅出,属于心包,散络一于三焦(图161)。

第七十三式金刚捣硾

动作、要求、劲别等参照第六式。

【经脉】动作一手少阳三焦经。

动作二足少阳胆经。

动作三足厥阴肝经。

动作四手太阳肺经。

动作五手阳明大肠经。

动作六足阳明胃经。

动作七足太阴脾经。

第七十四式收式

动作一身体下沉,右拳变掌,双手向两侧分开,屈膝松胯,目视前方,重心在右腿。

【要求】

两手下分,同时身体下沉,切勿弯腰。

【劲别】

劲。

【经脉】

依手少阴心经,由腋下,沿上臂内侧、肘内中间、前臂两筋之间、掌中,出中指桡侧末端,内行始于胸中,属于心包,散络于三焦(图162)。

动作二 双手同时向上画弧,合于两肩前,身体保持上势,重心在右,目视前方。

【要求】

双手上升,松肩沉肘,胸腹背肌肉松弛下沉。

【劲别】

劲。

【经脉】

依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末端少泽穴,沿手掌尺侧、腕部、尺骨小头部、尺骨下边、肘内侧、上臂外后侧、肩关节、颈弯、耳中,内行缺盆分出,散络于心,属于小肠(图163)。

动作三目视前方。双手顺身体两侧缓缓地下按于大腿外侧,重心在右腿。

【要求】

双手下按,周身放松,意形归原。

【劲别】

按劲。

【经脉】

依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交汇于头顶,沿肩脚内缘、背部外侧、胯关节、 窝、腓肠肌部、外踝后方、第五趾骨粗隆、小趾外侧至阴穴,内行腰中入内,散络于肾,属于膀胱(图164)。

动作四身体慢慢起立,恢复自然立正姿势,左脚收于右脚内侧,双手掌心朝内贴于大腿外侧,目视前方。

【要求】

一套拳练完,心平气和,循环往复,复归自然。

【劲别】

无。

【经脉】

依足少阴肾经,起始于小趾下边,斜行向足心,出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小腿内、 窝内侧、大腿内后侧、腹部归丹田(图165)。(全文完)

猜你喜欢

经脉目视右腿
以另一种方式存在
少林黑虎拳(下)
眼神在六字诀中的应用
开平区中学运动员掷标枪最后用力右腿工作特征的研究
化解尴尬需通“经脉”
三步强壮你的双膝
秘传游身八卦滚手转刀(下)
“光”字找朋友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
试论经脉的气与针刺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