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德育创新的问题

2014-08-14朱剑

教师·中 2014年7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实践德育

朱剑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的德育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受到的重视不足,目前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的德育在不断地进行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但是作为重中之重的德育方法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缺点,这就需要创新德育方法。有了德育的创新和进步,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德育;创新;方法;实践

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有效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德育[1]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高素质人才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所在的环境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以文化课为主而忽略了德育的模式,不利于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健全的人格。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重视德育。然而现有的高职高专院校德育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德育创新问题已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一、现有的高职高专院校德育存在的不足之处现代高职高专院校的硬件环境是越来越好了,可是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却在良好的外部条件下有所降低。2013年出现的复旦大学学生投毒事件,向我们警示了德育的重要性。高职高专院校一部分学生有着极高的智商,情商却是需要提高的。客观分析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找到优秀的德育方法[2],从根本上提高德育水平。

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德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德育偏重理论而缺少实践活动。很多高职高专院校是通过政治课来进行德育的,而一些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只重视干巴巴的理论知识的讲授,给学生强调如何应对期末考试,而理论知识也缺少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师的教学比较呆板,没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缺少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实践那些理论知识。

二、探索高职高专院校德育创新方法当前,德育目标、内容上的理论创新已经很多了,但是具体的德育效果还没有明显改善。要想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德育的整体质量,需要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针对传统的“填鸭式”课堂德育方法,目前已有的提高德育质量的新举措主要有:

1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德育知识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都有一股热情,学校可组织兼职中心,联合一些社会力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磨炼自己,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德育目的。比如学校鼓励学生写心得体会来总结自己的得失,同时与教师进行沟通,既提高自己的觉悟,又拉近师生的距离。

2开设有关人文素养的讲座

还有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举办一些有关人文素养的讲座,对家长和学生一起进行德育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可利用互联网的一些交流平台进行德育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他们已经离不开互联网这一信息交流工具,因此可利用互联网对他们进行德育。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之间微博的互动来进行交流,学生也可以通过发电子邮件等方式与老师沟通,向老师倾诉自己的人生理想或是心中的抑郁,从而使老师充分了解学生,进而帮助学生,真正做到以德服人。除此之外,还可建立学校学生论坛,给学生提供多种渠道获得德育帮助。

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中,要想全方面提高德育水平,这些举措还是远远不够的,还不足以应对多样化的学生和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为此,探索创新德育方法尤为重要,有了不同凡响的德育方法,德育就会不只停留在理论上,而是真正深入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内心。

经过以上探讨,我们发现德育创新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至关重要。有了创新的德育方法,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德育将不再是一纸空文,而是有了更好的执行路径。

总而言之,高职高专院校德育创新有利于培养综合素养较高的人才,有利于学生走出校园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高职高专院校德育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到一个崭新的台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德育。德育水平的提高与德育创新息息相关,德育创新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都是本着更好地教育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王玉珏.创新德育方法加强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1).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院校实践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