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上海自贸区建设

2014-08-13黄友军

中国经贸导刊 2014年20期
关键词:自贸区战略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在面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时,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无法延续原有的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发展必须在新的阶段进行新的探索和转变,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海自贸区建设抓住了改革的关键领域,为改革的成功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实验田。本将就上海自贸区建设关键领域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自贸区 增长模式 战略

随着各项改革细则和配套措施陆续出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正式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征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数量增长模式已发展到极致,而质量提升模式却未有新的突破。加快建立“市场起决定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在眉睫,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抓住难得的机遇期,冲破各种固化利益的藩篱,率先试点各项改革,特别是关键领域改革,势必对我国经济发展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建设世界级的金融、投资、航运、贸易中心是现代经济强国的立国之本,是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既是适应国际市场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先发展的战略方向。

一、自贸区建设环境分析

(一)内在红利边际效益递减的挑战

由于事物短期的发展必将归于长期进程的某一个阶段,原有的优势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边际效益递减的时期,甚至发生逆转。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次于美国的经济总量让世界侧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我们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源自于国家资源禀赋、制度红利和劳动群体的不懈追求。我们在创造了多项人类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各种深层次改革效应叠加使得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经济体制、市场结构、经济政策到法律环境和社会化等各方面都面临盘根错节的利益纠缠。市场体制的深化走到了攻坚克难的阶段;混合所有制的转变进入到破冰阶段;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到达了临界阶段;经济增长的脱实向虚已经威胁到实体经济安全的阶段;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开放的自由阶段;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税收政策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也进入了优化统一阶段。面对史无前例的复杂困难环境,经济发展存在巨大风险和挑战,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是解决发展困境的突破口之一。

(二)外在经贸规则变迁的威胁

外在的经济环境既包括有形的经济基本面,同时也包括无形的规则安排。基于统一开放程度下,市场规则的重新制定和安排将可能改变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及全球经济的发展生态。近些年来,新兴国家的崛起形成一股合力在很大程度上对发达国家构成了巨大的挑战,由于新兴国家对既有规则的适应性和客观的相对优势和绝对优势,打破了发达国家的“外围—中心”理论。面对无能为力的局面,为了能够维系世界经贸的统治地位,发达国家加快重新制定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规则。如目前正在谈判的TPP和TTIP将可能会大大降低原有国际多边体系WTO的重要性,抑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的经贸发展。在此环境下,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的角色可能再次被发达国家重新主导的规则边缘化,必将抵消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则红利。目前在世界经济中心东移的窗口期下,我国加强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是破解当前外在变局的优先选择。

二、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关键领域分析

(一)金融改革的关键是提高金融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

当前我国金融发展出现了瓶颈。在金融市场方面,金融资源受到政府的严格管控,企业融资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贷款利率和贷款规模受到央行约束。在金融体制方面,信贷业务和证券业务分业经营,国外融资和国内融资相分离。由于严格的管制和长期分离的内外部市场,国内自由资金的实体投资收益率逐渐下跌,金融市场投机需求日益爆棚,金融市场已经整体进入一个脱实向虚的危险阶段。严格的金融管制导致了金融生态的畸形发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金融的发展要求,金融市场资源重配是当下金融改革的现实要求。

(二)贸易创新的关键是制度红利和税收优惠并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国家出口导向型战略的指引和自身完全适应世贸规则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世界贸易第一大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制度和税收红利的边际效应已逐渐减少殆尽,外贸结构和发展方式方面失衡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所以当前想方设法来创新制度和税收红利,使得改革的能量进一步释放尤为重要。进一步推进外贸流程简化和税收优惠政策,增强外贸的便利性和提高外贸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引导企业重视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应以质量取胜而不是靠数量取胜;进一步转变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由出口贸易粗放型转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集约型增长,培育技术、品牌、服务,鼓励跨国公司设立营运中心。

(三)航运改革的关键是加速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总体取得较快的发展速度。中心在集装箱、仓储、劳务人员、货运等规模已经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在国际航运标准体系的建立上也初步取得一定的成绩,有了“上海格式”的国际航运标准。但是,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服务主要集中在附加值非常低端的下游企业,而高端服务领域产业发展极为滞后,与国外有很大的发展差距。另外,“上海格式”国际航运标准制定能力有限,世界影响力不足。国际航运中绝大部分规则和制度都是由欧美企业和政府制定,与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地位严重不符,上海缺乏必要的话语权。

三、上海自贸区建设关键领域的几点建议

(一)稳步推进上海自贸区金融离岸中心建设

上海自贸区金融离岸中心建设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首先,在离岸中心建设上应该加大离岸市场的政策优惠力度。最大限度的减免各项税费,特别是在印花税和利益所得税方面应该给予明显的优惠。其次,取消离岸金融中心各种管制,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取消外汇管制、保证金、保险金和存贷款利率限制,真正实现金融市场的自由极大化。最后,通过强大的外贸结汇和投资转移支撑金融离岸中心建设。

(二)全力打造上海自贸区全开放环境世界贸易中心建设

上海自贸区贸易领域将打造全开放贸易环境,最大限度的创新监管模式,实行宽领域彻底放开,细分领域针对监管,内部商贸自由流通的境内关外的新模式。自贸区所有企业将实行新型管制和法制,货物、人员、货币、储存和贸易方式等将在新的管制和法制下进行。新型法制和管制将不同于原有的类型,开放、高效、低税和极强的外部经济效益是自贸区贸易中心建设的最大特色。上海自贸区是境内关外无贸易限制的关税豁免地区,实行账册管理,货物存储期不受限制,商品可进行加工、投融资、转口等贸易,还可以办理离岸、跨境、保税、技术进出口、电子商务等多元交易。

(三)加快上海自贸区具有竞争力优势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上海自贸区将借助新型国家战略积极构建现代国际航运体系,在船务交易、船务管理、船务经纪、船务信息咨询和船务技术等方面积极抢占现代航运发展的制高点。自贸区应建立具有绝对优势的税收优惠制度,在注册或交易过程中极大可能取消或降低各项税费。要不断完善各项海事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司法领域内涵服务水平。要加强金融与航运的紧密联系,建立航运产业诚信档案,丰富航运保险产品,拓宽航运融资渠道。推动航运中心信息化建设,实现产业网络和航运网络的融合。

参考献:

[1]成思危.我国保税区改革与向自由贸易区转型[J].港口经济,2004(2)

[2]周宇. 人民币国际化的两难选择[J].世界经济研究,2012(11)

[3]李正图.创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国家战略价值[J].中国远洋航务,2013(10)

[4]周小川.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J]. 求是,2013(18)

(黄友军,1980年生,江苏南京人,三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金融、国贸、投资)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贸区战略
基于SWOT分析的VR平台的战略选择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天津自贸区辐射效应研究
自贸区谈判背景下中日韩经贸合作前景分析
中国外交战略需大调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