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

2014-08-13颜朝日曾庆响

关键词:毕业设计应用型项目管理

曾 晖,颜朝日,曾庆响

(五邑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一、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自1999年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并在全国招生以来,十多年时间,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开办几乎呈井喷式发展态势。目前,全国已有300多所高校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在这300多所院校中,除了开办得较早的清华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等“985”大学外,90%的院校还是一些普通地方院校。这些地方性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即处于研究型大学培养精英人才和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间地带”,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从而决定了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不能照搬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能照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1]16-17。工程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主要以知识的应用为培养目标,以专业知识的应用服务于社会,以知识的应用研究为前进动力,体现出“应用性”、“行业性”、“实践性”三大特征[2-3]。而在这三大特征中,尤其以“实践性”为核心特征。

从工程管理的内涵、当代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定位和发展等多方面来看,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具备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未来工程师,如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以及注册建造师等。从欧美培养工程师的经验来看,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必须经过多环节的训练,而构建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让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校获得真正的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的关键环节。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用人单位越来越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工作后“上手快”,在招聘时大多要求毕业生有专业实践经验。因此,构建起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工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构建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

构建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一要坚持管理、经济、法律、工程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将实践教学体系延伸到理论教学体系中,使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互为补充,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并举、并重、并行,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不断深化与提高,增强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要科学构建以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为主体的“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即工程能力基础训练层、工程应用能力综合训练层、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三个层次。工程能力基础训练层针对低年级学生,其作用是使他们了解工程实际,培养工程意识,培养基本的操作技能;工程应用能力综合训练层是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践训练加强其智能、理论技术的掌握;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主要针对大四学生,培养他们应用已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前两个实践层次中所掌握的相关技能,在企业和工程实践中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实践教学体系的“三层次”目标又是通过“实验教学模块”“课程仿真应用模块”“工程实践模块”以及“综合素质模块”这四大模块来实现的。根据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认识发展的规律,笔者在学生学习认识时间的纵向方向提出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层次”,在每个学习时期和学习时点的横向方向提出实践教学体系的“四个模块”,纵横交错,相互融合与交叉,构成了网络状、立体的应用型工程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Fig.1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该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各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采用层层综合训练,逐层递进的实践教学结构,最终保证学生在掌握四个模块的基础上,成为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并具有工程思维的应用性人才[4]。

三、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现手段和路径

(一) 重视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实验室建设

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实验室是实践教学体系三个层次、四个模块中基础的部分。对于该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完备的仿真模拟工程管理实战的参与式、体验式实践教学(如工程招投标模拟系统、项目管理模拟系统等)实验室十分重要。地方性院校的工管实验室不仅多数只引进了部分计价软件,而且还因为课程学时数限制、课程教学方式不允许教师灵活处理等诸多原因导致实利用率不高。

工程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相比传统的土木工程实验室建设,从资金、规模、速度来说相对容易得多,而且建设渠道可以多样化。例如,学校可以与业界相关公司共建项目管理实验室和造价实验室。这些共建实验室,可承担专业课——“建筑与装饰造价”、“安装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模拟训练”等的实训教学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完备的专业实验室可以使学生在教室里能够直观地体验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了解项目管理知识,掌握项目管理工具,体验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提高就业起点。

(二) 依托建设管理相关部门和行业骨干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依托行业骨干企业,建立设施先进、管理规范、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为学生的专业认知教学、专业课程实习教学以及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提供真实工程背景的实习场所,也能够为专业教师提供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场所,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同时,学校也可依托建设相关部门,如当地的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建设工程管理中心等单位建设学生实习基地,让学生对工程项目中不同参与人的角色变化以及身份不同带来的项目管理职责、项目管理重点的不同有更清楚的认识。通过参观认识,学生更容易掌握招投标管理、货物和服务的采购、代建制等知识点。

(三) 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管理的方式、模式、机制发生了质的变化,“虚拟建设”、“伙伴关系”、“项目参与方多赢”等许多国外的先进项目管理方式逐渐被运用到我国的工程建设实践中。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并出现了很多项目管理先进的工程案例以及管理失败的案例,对此,工程管理教学需要及时总结,建立案例库。工程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应参照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培养方式,在教学中实行案例教学,进行角色情景模拟,以增长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同时,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还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习题课和讨论课。习题课的形式要多样,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可以以计算、模型、设计和论文等不同形式完成;讨论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合作学习、小组作业等方式帮助学生在思考、讨论、争辩过程中领悟与学习。讨论课应更多地关注作为一个未来的项目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四)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尽量实现“双导师制”

聘请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专家、高管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充分利用他们的专长开展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工程管理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兼职教师教学应以实务性较强的课程为主,如毕业设计指导等。专题讲座是一种比较灵活的实践教学方法。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学生们可以用较短的时间掌握详尽的知识点。对于一些工程实际,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可以邀请校外专家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以弥补在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同时,学校要积极发挥校外实践基地在学生毕业设计中的作用,鼓励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结合基地企业的生产实际来选题,实行专业教师和基地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双导师制”。

(五) 改革毕业设计的形式和内容

在本文所述的实践教学体系下,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从形式到内容都需要进行改革,具体而言,可以把参与毕业设计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团队,采用“任务驱动式”和“项目导向”的方式给每个团队分配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给每个学生安排不同的角色。例如一个团队中有建设方、承包商、招标代理、项目管理公司、造价咨询等不同项目参与方,建设方可以做编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策划、项目评估、项目融资方案等相关内容;承包商可以做投标报价、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相关内容;招标代理可以编制招标文件和针对具体项目特点编制对建设方的招投标建议书等相关内容;造价咨询单位可以编制标底或招标控制价等相关内容;项目管理公司可以就该项目的具体特点编写项目管理任务书和监理大纲等相关内容。对于每一个团队的题目,虽然每个学生完成的内容不同,但工程建设程序环环相扣,每个学生必须和团队其他成员通力配合,全面沟通才可能圆满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在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时,不仅要考虑到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还必须从整个团队完成任务的情况来综合考量。

四、结语

地方本科院校要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就必须上下合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教学活动中将该实践体系落在实处,并在实施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创新该体系。

参考文献:

[1] 钱国英.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 任条娟,刘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的思考——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2):20-22.

[3] 付兴锋,张常年,尹天光,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6):148-150.

[4] 杨桂芳,蔡安江.工科院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7-89.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应用型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