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对提高高职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实践研究
2014-08-13胡乃君杨银儿
胡乃君,杨银儿
(1.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慈溪市三山高级中学,浙江 慈溪 315300)
0 前 言
拓展训练的最初雏形是体验式培训,起源于二战,是由德国人库尔特·汉恩提出的。他与英国人劳伦斯·豪尔特在陆地上建立一所阿伯德威海上训练学校用以训练当时参加二战身处险境的船员,培养他们坚毅的性格和激发他们无惧的勇气。1995年进入中国,不断迅速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推崇。1999年,我国拓展培训经历了四年的发展和提高后,首次在学校教育的培训活动中亮相,被纳入课程体系之中,浙江大学等高校更将拓展列为MBA/EMBA教育中的指定课程。2002年在教育部体育卫生司的倡导下,我国7所高校首次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引进了拓展训练的内容。拓展训练是一种突破传统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要求的全新的教育和学习模式,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一大突破。许多高校纷纷加入行列,尝试开设拓展训练,从而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学生的人格魅力和团队的凝聚力,从而真正达到身心和谐统一。21世纪是竞争激烈的世纪,同时也是一个更需交流与合作的世纪。合作与竞争是推动人类持续发展的两个轮子。合作与竞争意识是新世纪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生一样都要面临职场的严酷竞争,且存在一定的竞争劣势。因此,除了努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操作应用水平和知识储备外,培养良好的自我挑战精神、团队精神、意志力等更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仅就拓展训练是否提高我院高职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进行实验、分析与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共四个班级的大一普通学生,共146名。涉及不同的生源地,样本具有代表性(表1)。
表1 参加实验研究对象具体情况一览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拓展训练的书籍、期刊、网上搜索相关拓展训练的资料,总结拓展训练的研究现状与成果。
1.2.2 实验法。根据我院的实际硬件和软件情况,设定符合我院学生的拓展项目(破冰、背摔、逃生墙、风火轮、水上荡木桥、同心协力、电网、木拖鞋、穿越封锁线,激情300秒、定向)。实验班进行拓展训练,对照班进行正常的体育选项教学。然后将得出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预期得出拓展训练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有一定影响。
1.2.3 问卷调查法。根据谢晓非、余媛媛等编制的《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量表[3]》,设计符合我院高职学生的《大学生体育课合作与竞争意识问卷》。该问卷包括合作、竞争2个维度,其中合作维度包括包容性、互惠性、合群意愿三个维度,竞争分量表包括过度竞争、自我成长、超越他人三个维度。该量表共有14个项目,均按照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采用5级记分制,分别为5、4、3、2、1。合作、竞争问卷效度都为100%,合作问卷信度为85%,竞争问卷信度为80%。发放问卷146份,回收问卷146份,回收率100%。
1.2.4 数理统计法。数据处理采用Excel2003与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实验过程
本实验在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进行,以28节课为一个完整的实验周期。实验班为工商企业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专业12级学生,共72人;对照班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12级学生,共74人。对照班和实验班每周安排两节体育课,均由本人负责教学。对照班按常规的体育选项课进行教学,实验班则以拓展项目为内容进行训练,每一次两节课完成一个项目的训练。每次课均在校园运动场地上进行,不受外界干扰,认为对照班与实验班的教学环境基本一致。
实验前、后组织各班学生填写《大学生体育课合作与竞争意识问卷》。通过所得数据分析对照班和实验班分别通过常规的体育选项课教学和拓展训练之后,实验前后他们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比较
表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高职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比较表
实验前,对我院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问卷》调查。由表2可以得出,虽然两班的学生分别来自工商管理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但是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学生在合作与竞争意识总体水平一般。说明我院的大一高职学生在合作与竞争意识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这为我们进行实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对象基础。
3.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比较
表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高职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比较表
从表3可以看出,在合作与竞争方面,经过一学期拓展训练的实验班与进行常规体育选项教学的对照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合作意识比竞争意识提升幅度更明显。这与拓展训练的项目特点有关。拓展训练是一套塑造团队活力,推动团体成长的不断增值的训练课程,是专门配合团队建设需要而设计的一套户外体验式模拟训练。它能让团队成员更深刻地体验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从而激发团队的凝聚力。它也能让团队成员更深刻地体会到挑战极限、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的成功感。
3.3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比较
3.3.1 实验班。从表4分析得出,我院实验班经过一学期28节课的拓展训练后,合作与竞争意识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其中合作维度中的包容性子维度变化最显著(P<0.01),其次是合群意愿(P<0.01),最后是互惠性(P<0.05)。说明团队成员之间只有互相包容,每个成员主动融入团队,才能达到互惠,才能更出色地完成任务。
另外,我院实验班在拓展训练后,他们的竞争意识也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拓展训练中的个人挑战类项目,如背摔,主要是学生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挑战极限,激发潜能,增强个人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竞争精神。
表4 在实验前、实验后实验班高职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比较表
3.3.2 对照班。从表5可以得出,我院对照班的竞争意识比合作意识表现更明显(P<0.01)。但实验前后对照班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实验的一学期中,对照班进行常规的选项教学,如球类、武术等,项目多样,内容丰富,但主要注重运动技能的掌握,身体素质的提高,体能的发展。数据显示,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有所提高,但差异性不显著(P>0.05)。
表5 在实验前、实验后对照班高职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比较表
3.4 对照班与实验班高职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的相关分析
从表2-5分析得出,无论实验前还是在实验后,我院高职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学生的合作意识越强,其竞争意识也越强。
4 结论与建议
我院管理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总体水平不高。拓展训练提高我院高职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有显著作用。拓展训练具有较强的教学针对性,教学效果显著,将其引入高职体育课堂是切实可行的。因此,我院可扩大拓展训练的面向范围,鼓励学院不仅在体育课中开设拓展训练,而且在全院范围内单独进行拓展训练课程的尝试与开发。如何致力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如何探索更多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是我们进一步需要深入解决的问题。
我院高职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我院素质教育应积极利用这正相关,积极探寻提高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的途径、方法。
拓展训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性大,是提高学生团队意识、竞争意识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拓展训练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学的首要是安全教育。平时要做好场地器材的定期维护和检查。拓展训练所需器材较多,学校可倡议学生自制器材,或利用现有或废弃的器材进行改制,节约成本,变废为宝。
[1] 赵东岩,赵世杰.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合作意识的实验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5):116-118.
[2] 石丽.拓展训练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构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88-90.
[3] 谢晓非,余媛媛,陈曦,陈晓萍.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测量[J].心理学报,2006,38(1):116-125.
[4] 王长虹,曹承,刘洪福.学校体育培养和发展学生合作与竞争能力途径和方法改革的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2B):208-210.
[5] 雷敏,刘洋,王冰.拓展训练进入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可行性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4(2):172-174.
[6] 刘立军.拓展训练有效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2014(3):124-125.
[7] 施章清,方海明.高师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现状调查[J].青年研究,2002(3):22-26.
[8] 周晓虹.大学教育与管理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9] 周燕.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开展拓展训练的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1):37-39.
[10] 李鹏.谈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中的开展[J].教学·探索,2014(2):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