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尸出没,请注意!
2014-08-13唐泰田
唐泰田
有这么一种人——眼神涣散,歪着脑袋,弯腰垂手,慢吞吞挪着脚步,嘴里不时发出你听不明白的、阴森嘶哑的动静。如果被这种人逮到,可能他会吃掉你的脑子,或者当你不小心被他咬一口,你就会变成和他一样的怪物……
你可能已经反应过来:“这不是丧尸么?!”没错,这样的丧尸形象我们已经从《活死人之夜》、《丧尸肖恩》等电影以及《生化危机》、《植物大战僵尸》等游戏中多次见识过了。
丧尸是近些年全球热门的文艺创作题材,科学家对丧尸也很有兴趣,他们在“丧尸”上搞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研究。比如最近加拿大数学家研究出丧尸扩散速度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得出“世界何时被丧尸统治”的“高见”;而德国化学家则研制出了含有尸胺等成分,可能具有丧尸气味的“香水”,他们认为,以之来遮掩活人气味、可以糊弄丧尸,避免自己被攻击……
为什么丧尸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种虚幻的艺术形象的渊源。
丧尸来自哪里?
丧尸源自西方古老的传说,就是英文中的“zombie”,也被称为“活死人”,字面上看是指“活着的死人”,即在巫术中复活的死尸,或活人被施以药物、被其他丧尸咬伤而形成的“活死人”。在电影和游戏中,丧尸咬伤或抓伤正常人,正常人因受血液感染,也成为丧尸并去攻击其他正常人。正是通过这样的途径,越来越多的人被感染而成为丧尸——丧尸几乎呈几何数量级增长。例如电影《丧尸肖恩》中,起初少数丧尸发难,竟导致伦敦一夜之间成为血案遍地、鬼影重重的人间地狱。
我们不难发现,文艺作品所描绘的丧尸围城,与中世纪的天花、霍乱、黑死病、痢疾等高致死率的急性传染病肆虐欧洲大陆的情形高度相似,都是疾病传播速度惊人,与病人、死尸有接触的人都不可幸免地染病上身,然后继续把病传给更多人,而自己也彻底没得活。其中,仅爆发于14世纪的黑死病,在欧洲就造成逾2500万人丧生!
这些疾病的迅速传播给人们造成的恐慌难以磨灭,因此历史学家指出,欧洲文学家笔下的丧尸形象,或多或少影射了这些曾经要命的传染病。
丧尸,怕你怕在骨头里
丧尸影射了历史上的灾难性疾病,但科学家认为人害怕丧尸这种形象的根源并非因为人害怕疾病。
科学家曾经专门进行了实验。在实验中,他们截取了大量丧尸对活人追尾堵截的紧张镜头,给观众欣赏,并记录下观众在观影中的各项相关生理数据。实验表明,在观影时,观众肾上腺素大量分泌,不由自主地肌肉紧张,血流量增加,有轻微刺痛感并且呼吸加快。这些身体变化是大脑皮层下控制情感的区域被激活,尤其是杏仁核受到刺激而激发身体产生的一系列反应,
这说明,人观看丧尸镜头后进入了深度恐惧的状态。科学家解释说,深度恐惧不受意识控制,是人的身体应对威胁、战斗或身在高处时的本能反应。这种恐惧是人类在进化中获得的一种优势,让我们尽量回避大型食肉动物、避免置身于高处,从而保护生命安全,提高成功繁殖后代的概率。
因此,电影或游戏中丧尸追逐活人的镜头,激发了镌刻在观众或玩家骨子里的、人类祖先被大型食肉动物追逐杀戮、或是人类祖先被逼到悬崖、囚困于高处而不得解救的恐惧感。由此可见,尽管丧尸并不存在于现实中,人类对之的恐惧却是有理有据并且深入骨髓的。
喜欢丧尸,也不是没道理
丧尸让人们感觉恐惧,然而科学家指出,观看丧尸电影可能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现代人生活在文明社会,在学校要遵守纪律,在工作单位要夹着尾巴做人,自己有了不如意却不能随意发泄,只能默默忍耐或尽力化解,所以说,人们一般是过得比较憋屈的。但在观看丧尸电影时,人们往往被影片中惊心动魄的场景吓得大叫连连,除了抒发胸中的恐惧,连带着平时只能默默消化的各种不良情绪也一并发泄出来。心理学家认为,这和人们在乘坐过山车时惊叫的健康效果差不多。当过山车停靠在终点时,人们会感觉爽快,痛苦、悲伤等沉积在心里的垃圾情绪已经一扫而空,而看完丧尸电影,人们也会有类似的爽快感。所以心理学家认为,偶尔观看丧尸电影,这对健康是有一定好处的。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有部分观众表示,他们喜欢丧尸电影,是因为他们羡慕丧尸的生活状态!
丧尸不用上学,所以不必为既难又没完没了的作业和考试而发愁;丧尸不用上班,不必朝九晚五守在办公室里,为了挣糊口的饭钱而把板凳坐穿。丧尸逮着谁就咬谁,而他本身难以被杀死。丧尸慢腾腾地挪动着,见着活人,会突然加速走动,给活人以巨大的恐惧,这些技能让部分观众感觉爽快,他们甚至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做人太累,我能成为丧尸就好了。”
当心感染“丧尸病毒”!
还真有人“梦想成真”了。不信?你看看周围,不少人已经感染了“丧尸病毒”,如果你疏于防范,也可能被传染而成为他们的同伴!
感染了“丧尸病毒”的人看起来和电影、游戏里的丧尸差不多:眼神空洞、表情麻木、行动迟缓。职场里就有不少“丧尸”,他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心精进业务,数十年如一日地混温饱……这些“丧尸”身上的“病毒”在周围人群中迅速扩散,不少原本勤奋上进、抵抗力却不足的人中了招,也变得消极堕落。
你大概看出来了,这种“丧尸病毒”正是“混日子”的心态。心理学家指出,当人认为自己无法把握或预测外部条件变化时,担心自身付出的努力无法获得预期的回报,就可能会产生少付出、甚至不付出努力的“混日子”的心态。
对于个人而言,“混日子”的心态很要命。一味追求所谓的稳定与安逸,抑制了自身潜能,降低了竞争力,而且可能被时代所淘汰;对于企业而言,如果存在大量“混日子”的员工,那么企业内部资源和大量时间将被无谓地消耗,导致人浮于事,并且降低企业市场竞争力;对于政府而言,如果领导干部“混日子”,工作不积极、无所作为,甚至消极懈怠,就会贻误发展良机,最终严重影响一方水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电影和游戏中,人们必须与邪恶的丧尸战斗。与之类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积极对抗危险的“混日子”的心态。我们要了解并接纳自己,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它而努力,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和工作——这是有效抵抗“丧尸病毒”的感染、收获快乐和幸福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