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硝烟后的丛林博弈
2014-08-13张凯峰
张凯峰
1914年6月的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在萨拉热窝的大街上,一名热血沸腾的塞尔维亚中学生对准来此访问的奥匈帝国皇太子扣动了扳机,原只想出一口民族主义的恶气,不料却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用“杀人盈野”、“流血漂杵”似乎都不足以形容这场战争的残酷。当漫长的战争结束之后,心有余悸的人们发现,世界变了。
英国:这活没法干了
我们常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霸权的挑战者是欧洲的后起之秀——德国,结果兵挫地削、丧权辱国、枷锁缠身。而卫冕者大英帝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这场胜利却让它笑不出来。
对于英国来说,这其实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英国参加这场战争的目的原本是希望像17世纪以来的历次大战那样,打败竞争对手,巩固自己的霸权,但这一次它失算了。
战前无论英国还是德国,都认为这将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连精明的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也没有估计到这场战争会对英国乃至欧洲带来多大的损失,他曾略带乐观地说:“我们拥有定然能保卫商业、海岸和我们的利益的强大舰队,对于我们来说,与袖手旁观相比,参战所带来的损失不会更多。”
然而战后,人们才发现世界大战实在是一场奢侈的游戏,奢侈得连大英帝国都承受不起。英国在大战期间每10天的开支等于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开支总合。英国的黄金储备在战争期间急剧下降,是除德国外下降最多的国家。为了购买粮食和军火,英国还卖掉了1/4的海外资产。
战争期间,为了提携兄弟们并肩作战,英国向美国大量举债,转借给欧洲大陆的盟国。这些钱要能收回来也行,但是,战后法国和意大利穷得揭不开锅,根本还不上,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干脆宣布拒绝支付沙俄时期欠下的战争债务。这些贷款全都打了水漂。而英国欠美国的债,美国人却一分钱也不愿意减免。
英国战后夺取了德国在东非、西南非以及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虽然使英帝国的版图扩大了260万平方千米,却也让英国越发不堪重负。不少殖民地的商业税收甚至还抵不上殖民政府的行政开支。
英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航运国,当时,仅航行于大西洋上的悬挂英国国旗的商船就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一半。英国作为世界“摆渡人”的盛况可见一斑。这支规模巨大的商船队每年都能为英国带来一笔7000万镑的可观收入。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商船队70%的船只被德国击沉,英国从此失去了盘踞了250年的海上运输垄断地位,这笔收入也没了。不仅如此,一战后期甚至连英国本国的进口货物也要部分地依赖美国商船来运输了。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加上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使得英国很早就占有了一个广阔的海外市场,其产品不愁销路。可是在战争期间,英国企业忙于生产军需用品,拉美市场被美国趁机夺走,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也从英国变成了日本。日本产品甚至还侵入了澳大利亚、印度和马来西亚等英国的传统市场。由于大量原本应投入汽车工业和电器工业的资金和资源被用于坦克和炸药的制造,英国拱手将这些产业上的领先地位让给了美国。英国的一些自治领和殖民地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印度以及它在拉美的一些传统市场如阿根廷、智利和巴西等国,也都利用英国商品输入减少的机会迅速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当战争结束以后,英国人发现英国工业品要想重新占领过去的市场已力不从心了。一战之后的那段时间,英国工业发展速度愈加缓慢,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工业发展最缓慢的国家之一。
战争在各方面都削弱了英国。维持了几个世纪的霸权无可挽回地衰落了。
为实现财政平衡,战后英国不惜一切地压缩内政外交各项开支。一位学者在1922年写道:“英国对一切都不感兴趣……恰像一个大量失血后正在休养的病人。”1919年8月,英国议会提出并通过了一项此后10年的防务预算,这是一项以10年内不会爆发大规模战争为条件的议案,即所谓的“十年无战争”原则。
战后的1919年,美国海军拥有包括29艘战列舰在内的共398条军舰,比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的总和还多。英国竭力想保住海上霸权,却力不从心。美国是一个在经济实力上远远超过英国的对手,英国在军备竞赛中几乎取胜无望。正如英国外交部的一份文件所写的那样:“在我们与美国的争斗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拥有8英寸口径舰炮军舰的多少,而是两国的经济实力对比。”
1920年英国放弃了海军“两强标准”而采取“一强标准”,即英国的海军力量从超过其他两个海军强国的总和,降为不低于世界任何一个海军强国。这是英国维持其海上霸权所能接受的最低限度。1930年在伦敦裁减海军军备会议上,英国不再强求绝对优势,主动妥协,认可美国在战列舰和航空母舰上都与英国平起平坐,仅仅以巡洋舰比美国多一艘聊以自慰。一个英美共享海上优势的局面出现了。
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相对下降,削弱了英国保护其殖民帝国的能力。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巨大破坏,使英国民众对战争深恶痛绝,普遍存在厌战和惧战情绪,渴望和平,反对政府采取任何可能引起战争的对外政策,英国政府不得不对其全球战略作相应的调整。1926年英国外交部在一份备忘录中指出:“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切或者更多一些,我们唯一的目标是保持我们所要的东西并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备忘录中还说,对英国来说最重要的是避免发生和卷入任何战争。“战争和关于战争、争吵及摩擦的谣言,无论发生在世界哪个角落,都会给英国的贸易和财政利益带来损失和损害……”
这种保守的战略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一战后英国的对外政策。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1939年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英国都袖手旁观,在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上,英国更是希望通过出卖捷克斯洛伐克苟且偷安。讽刺的是,英国人到头来却陷入了另一场更为残酷的战争。
美国:谁乐意干谁干
大英帝国的霸主地位无可奈何花落去,接班人是在大西洋彼岸自得其乐的美国。虽然美国直到1917年4月才参战,但战争对美国的影响从战争一开始就产生了。一家美国报纸说:“欧洲战争对美国制造业获取世界市场是一次极大的机会。”
协约国的订单使美国产品出口急剧增长。1914年10月,法国和俄国向美国订购了一千辆卡车,几天以后,订单扩大到汽车和拖拉机。到10月底,美国工厂制造业接到了220万双鞋和50万双钉靴的订单。欧洲国家还签订合同,购买2万匹马和10万大桶面粉、小麦,以及许多皮革制品、马具、毛毯和大量的服装。美国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要工厂。
1913年至1920年的7年间,欧洲制造业生产量下降了23%,美国却增长了22%。至1920年,美国的发电量相当于欧洲的总和,钢产量占全世界产量一半以上,石油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3。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落入美国手里。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列宁曾指出:“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几乎是最富的,并且在地理条件上处于最安全的地位。他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
这场大战也提高了美国的政治地位。战前欧洲人普遍视美国为腰缠万贯却缺乏教养的“暴发户”。1917年在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美国加入战团扭转了战局,成为主导欧洲命运的决定性因素,使得欧洲人不得不正视这个新兴霸主的崛起。
在大英帝国步履艰难的时候,美国站出来领导世界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那时候的美国对此却毫无兴趣。欧洲人要求美国人保证参与维持战后新的国际秩序。美国人则宁愿保留自己行动的自由。
战后美国恢复了孤立主义外交,1920年,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不参加他们自己的威尔逊总统倡议建立的国际联盟。继威尔逊之后任总统的沃伦·哈定在就职演说中明确宣称:“我们压根就不谋求左右旧世界的命运。我们无意牵扯其中。”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卡尔评论说:“在差不多一致赞同的情况下,世界领导权已经被奉献给美国……但被拒绝了。”
尽管如此,美国仍然在政治之外让世界感受到了自己强大的统治力。战后美国成为债台高筑的欧洲国家寻求资金的主要来源。1922年2月,美国国会成立了世界大战外债委员会,专门负责向欧洲人追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认为自己为了战争胜利付出了很多,从道义上讲,他们欠美国的债都应该一笔勾销。美国可不吃这一套,以断绝向两国继续贷款作为报复。在强大的经济制裁压力下,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分别于1925和1926年屈服了。欧洲的一些小国同样也俯首听命。
美国文化也风靡世界。20 年代中期,美国电影席卷欧洲。《纽约时报》刊文说:“伦敦现在很多流行的外国话来自银幕。巴黎也处在美国故事片的重重包围之中。”美国的大众文化也在光影之中昂首挺进欧洲。欧洲社会的精英感到自己的传统文化受到威胁,却又束手无策。1930 年,法国驻美大使对美国人说:“你们的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把美国的生活、方法和方式渗透到法国人的脑海中……我们越来越以美国为榜样。”
文化入侵的背后是商业入侵。由于受美国电影的影响,外国观众在诸如鞋、衣服、汽车和家具等多种产品上对美国样式和品牌的需求增多。美国《科利尔杂志》刊文指出,美国的电影“正在使南美洲和非洲、亚洲和欧洲熟悉美国的风俗习惯,正在培养这些国家适应美国的生活标准,正在向它们展示美国的服饰和家具、汽车和住房。电影巧妙而确确实实地形成了一种对这些美国制造的产品的欲望。”
法国:赔钱!德国:没有!
法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可是这场胜利对法国来说实在是惨不忍睹。
大战中,法国成了主战场之一,最惨烈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都发生在法国境内,因此法国所蒙受的损失远远大于其它欧洲国家。东北工业区被夷为平地,田原荒芜,80多万幢房屋遭到破坏,成千上万千米的铁路、运河、公路不能通行,战争造成的物质损失达2000亿法郎,阵亡将士达130多万人,受伤近300万人,以至于法国不得不从东方比如中国大量引进劳动力,来弥补国内劳动力短缺。战前法国有“高利贷帝国主义”之称,向外国大量放贷,每年坐收巨额利息,可是战后却欠下了70多亿美元的债务。此外,战后重建费用和伤残、退伍军人抚恤金也压得法国政府喘不过气来,全年开支的一半都花在了这上面。
“为什么要忍受贫困?我们是战胜国,这么大的损失应该由战败国来承受。”法国人都这么想。当时的法国总理白里安说:“如果一个国家遭受了令人发指的侵略,它的十个省受到战争的破坏,而在胜利之后,它却被迫自已出钱在四年战争给其国土造成的废墟上重建家园,这是极其可耻的不公平的事情……我们要求的仅仅是应得的款项。”
1921年4月底,巴黎赔款委员会要求德国每年向协约国赔款20亿金马克,共计1320亿金马克(约330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是给法国的。这个金额远远超出德国的支付能力,德国政府虽然被迫接受了,但是支付完第一笔赔款之后就开始百般抵赖。德国工业和金融巨头在政府的默许之下,拒绝缴税,让资金“逃往”国外,使政府不能再从银行得到贷款,造成经常性赤字。政府则通过大量印刷钞票来弥补。这样一来,德国既可使协约国无法监察其预算,又可借口财政破产,没有支付能力,要求延期支付赔款。
法国总理普恩加莱说:“如果德国人拒不承担赔款的义务,我们就狠狠地抓住他们的脖领子。”1923年1月,法国和比利时出兵占领德国鲁尔工业区。法国原本希望掠夺鲁尔的钢和煤,作为德国拒绝支付赔款的抵偿。可是德国政府下令消极抵抗,并付钱给工人,请他们不要上工。结果法国什么也没得到。而且由于法国国内的钢铁生产也需要鲁尔的煤,德国的消极抵抗导致法国国内铁产量下降了35%。为了这次军事行动,法国甚至还倒贴了10亿法郎。国际上英美两国又站在德国一边,美国人担心在德国的投资打水漂,英国人则不希望欧洲大陆法国独大,都要求法比两国撤兵。出兵并没有达到压迫德国履行条约的目的,反而给法国惹来一身臊。
鲁尔危机导致执政6年之久的法国国民联盟政府倒台,国内的财政危机也始终难以解决,直到20年代中后期,法国都还面临着国内通货膨胀严重、国债迅速增长的重重压力。
而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尽管战后被迫交出它的商船队与海外殖民地,丧失了七分之一的国土、十分之一的国民、三分之一的煤炭工业基地,还得承担巨额赔款,但是它仍然令法国畏惧。1920年6月,法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凡尔赛的德国,无疑是个战败的德国,但它同时又是个保持完整、未受损伤、甚至加强了团结的德国。今天德国虽然是软弱的,也许明天它就会重新变得可怕。”报告结论是,必须对德国严加限制,避免其东山再起。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先是提出把莱茵河左岸并入法国,使之不会再成为德国进攻法国的基地,结果遭到英、美反对。之后法国又力争与其他国家结盟,分别和英、美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但是,由于美国参议院否决了《凡尔赛和约》,作为和约附约的共同防御条约也没有生效。法国竭力向德国索取最大限度的赔款,也是想要彻底削弱德国,可惜没能实现。
更不幸的是,美国发现它在欧洲的那些债户们纷纷以德国不能支付它们赔偿为由,表示难以归还欠美国的战债,意识到必须让这个战败国重新振作起来,才能把自己的钱再拿回来,于是在1924年,美国提出了道威斯计划,向德国提供贷款,扶持其经济。道威斯计划实施以后的15年中,德国从美国和英国得到200多亿金马克的贷款,而同期德国支付的赔款仅为110亿金马克。大量的贷款流入德国,使德国经济起死回生。1927年,德国的工业生产就已恢复到战前的水平,1929年再次超过英法,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
法国内心中对这个战败国的恐惧越来越深。随着德国的经济复苏,法国试图通过国联获得集体安全保证,提出了一个《日内瓦议定书》。这是一个针对德国的、旨在保证维护《凡尔赛条约》所划定的疆界,保护法国的东欧盟国边界现状的一揽子计划。但是英国却奉行它的独立政策,没有签字。
出于对德国的恐惧,法国苦心经营它的安全体系,但法国所争得的安全保障最后几乎都化为乌有。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政治上层中主张以姑息退让来维持法国既有地位,避免战争爆发的一派占了上风,法国开始追随英国实行绥靖政策。
但是,法国人的噩梦正在一天天地变成现实。没人愿意为世界秩序负责任,这个世界还能好吗?一战的硝烟过后,战争的乌云再次积聚,二战指日可待。
小贴士:自治领
大英帝国殖民地制度下一种特殊的国家体制,是殖民地步向独立的最后一步。在19世纪,所有实行自治或半自治的英国殖民地,尤其是那些已具有自身宪政体制的地区,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都被称为自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