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2014-08-12刘世新
刘世新
摘 要: 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弥补教师的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在导入新课、讲授课文、总结练习时恰当使用多媒体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样如此。为了让多媒体教学在正确的轨道上良性发展,教师应及时发现它的缺憾,并有效运用。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优势 局限性 改进建议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结果。多媒体教学通常指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投影仪及相关办公应用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一系列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更生动、形象的信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所以课堂教学必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获得有效的认知。心理学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其他占6%,多媒体课件的精美图片、形象生动和不断变换的画面、内容丰富且声情并茂的声像资料等,都能带给学生直观感和形象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在教学《望天门山》时,如果直接阅读,学生很难解决“天门”的形象、“开”和“回”是怎样与山水联系在一起的等问题。我们可以依据诗的内容设计出这样的情景图:两座高山犹如巨大的石门,两山夹缝中滔滔江水急流回旋,冲破山的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这样由文到图、由静到动,让学生理解“门”、“开”、“回”等关键词语的意义,把学生带到山青水碧、红日白帆的意境中,从而恰当地理解全诗的意境,既疑窦又启发,还激发学生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没有这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理解“门”、“开”、“回”的意境则既费课时又费力气。学生在动画的刺激下,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2.多媒体教学可以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45分钟课堂中往往教师讲解知识、板书占用的时间太多,这种教学模式既费时又沉闷,同时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有限。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大大节省板书时间,使得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多媒体具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使得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声、图、文、颜色、光彩、视听”并举,多渠道、多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增大有效信息的接受量,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授Einstein一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联系Abraham Lincoln、Karl Marx等课文进行对比教学,挖掘文章的共同点,帮助学生总结写人物作文的方法,最后布置一篇描写某一位明星的作文,让学生练习。这样通过前后联系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接触到多篇课文,知识的输入量大了,进行输出的练习就容易多了。另外,在讲授单词用法时,可以利用现成的教学软件,通过技术处理,以该词在课本中出现过的典型句子进行汇编作为例子,让学生总结出单词用法。课文中的句子反复出现,有助于学生记忆,同时一改以往“教单词”就是“搬词典”的做法,让学生开动脑筋,反复思考,归纳总结,发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3.多媒体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演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在短时间内或难以重复演示的一些实验现象。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展示三维立体图形,可以使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图形,甚至可以搭配相应的视频音频动态地演示一些实验的变化过程,也可以把一些重要的实验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演示,加上任课老师的适时点拨讲解,则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突破重难点。
例如,在讲解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及生活习惯时,单靠教师一人讲解,由于受自身表演限制,难以完全表达清楚,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播放一些图片、视频资料等,形象生动地再现当时历史时期的情景,加深学生对文史知识的理解,将教学内容变难为易,强化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1.课件的制作水平与演示质量普遍不高。
目前,有的老师为了节省时间,直接从网上下载课件,或者使用教材配备的多媒体课件。根据人的视觉习惯和颜色搭配原理,人眼对蓝色的视觉疲劳度最小,而与蓝色搭配最佳的是黄色和白色,所以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选择蓝色作为背景色,再搭配以白色或者黄色的字体最佳。但是,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根本不考虑这些,仅凭自己的爱好或者习惯设计,完全忽略学生的视觉感受。有的教师把课件背景画面制作得过于复杂,过多地使用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使得教学内容主次不分,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获取有用信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一知半解,教学过程中一旦出现设备故障,就会造成教学中断,减少教学时间,甚至造成教学秩序混乱,影响教学效果。
2.课件演示取代了互动,减少了师生间的交流。
课堂操作是学生掌握知识、反馈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多媒体走进课堂后,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交流。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如果过于突出教师的表演,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加之精彩解说和绚丽演示,必然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3.图文脱节,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助于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直观性,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迎合学生好新鲜的口味,将插图弄得夸张,但纯粹为了点缀画面而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图,或者插上与授课内容毫不相干的图片,只求得美化效果;播放的音乐不经过严格挑选,与教学内容格格不入。对学生而言,这样精彩的画面、好听的声音的确能提高他们的兴趣,但重形式轻内容、用电脑玩花样的教学,使多媒体课件看上去像一块块美观漂亮却内容贫乏的黑板报,势必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三、多媒体教学的改进建议
课堂教学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及媒体,四个要素紧密联系,互相制约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了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处理好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核心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不是施教的灌输知识者;学生是主导者、知识结构的建构者;多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的认知工具,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建构的认知工具。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辅助不能以多媒体简单地替代教师的传授功能,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功能。针对这些特点,可采用以下建议。
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应当适当地结合板书、形体语言及眼神交流,进而掌握课堂节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能过于依赖制作好的课件,而应该有一个清晰流畅的思路,在不受课件约束的条件下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调节授课进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进行互动式教学,而不是一味让学生被动接收知识。
2.建立科学的多媒体教学评价机制。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扮演的是一对相辅相成的角色,多媒体教学不会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但是有的老师为了与新课程挂钩,无计划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以至于放大了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缺陷。要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深入研究专业课程,恰当地设计配套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使之与教学进度相配套。同时,应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教师培训,与时俱进,建立更科学的多媒体教学评价机制。
3.引导学生利用好课件。
一份优秀的课件是任课老师经过精心准备之后的作品,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后复习,这样才能充分消化、理解课堂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任课老师还可以寻找一些课后补充知识,以课件的形式共享给学生,供其课后使用。
四、结语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美和补充。所以在设计课件时,应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并着重考虑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课件,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教师更应该根据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扬.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中国大学教学,2002.4.
[2]黄秋生.谈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化教育,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