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品德学科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2014-08-12仇惠珍

考试周刊 2014年44期
关键词:文明礼貌社会公德保护环境

仇惠珍

校园里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随处可见,如随地吐痰、口出脏话、破坏公物、浪费粮食、乱刻乱画等,给老幼病残让座的光荣传统也被某些人抛至脑后。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不禁思考: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不能局限于提高青年一代科学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

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因此,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公民应有的品德操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二十个字,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做了明确规范。

下面我结合《思品》学科谈谈如何运用品德学科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做法。

一、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人们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在人们的互相交往中,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等,是相互尊重、友好的表现。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当我发现学生在教室里大吵大闹,进入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出现拥挤、争抢座位等不讲文明礼貌的行为时,不是简单地训斥,要求学生立即不说脏话,不说粗话,不争抢座位,等等,而是让他们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正自己的行为。还利用《品德》教材中的《我随妈妈看演出》、《在公共汽车上》这些内容,让学生探讨:我们在公共场所应该怎样做个文明人?通过学习自主交流,学生知道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影响别人;不能争抢座位,而应该对号入座或者看见老弱病残主动让座;不在门口拥挤造成堵塞或伤害,等等,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萌发做“文明人”的道德意识,懂得在公共场所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二、进行助人为乐教育

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大家乐于相助,把别人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给予热情和真诚的帮助与关怀,这就是助人为乐。每个人在一定的人际交往中生活,都会遇到一些困难、矛盾和问题,都需要别人的关心与爱护,更需要别人的支持与帮助。

我们学校有个残疾学生,因为小时候遭遇车祸,一条腿没有了,平时只能拄着拐杖上学。有些同学看见后,不仅不主动帮助他,有时还在后面故意一瘸一拐地学他走路的样子,使得那个残疾学生很自卑。面对这一情境,我决定利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想象他们的难处》、《生死不离》和《伸出我的手》这些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讨论:残疾人有哪些难处?汶川地震中的那些英雄少年是怎样帮助别人的?我们应该如何向残疾人伸出援助之手?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感受到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可贵品质,感受到同龄孩子在灾难面前,对同伴表现出的至真至纯的爱,体验到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的快乐。引导学生深刻审视自己,让助人为乐、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美德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从而潜移默化地将这种爱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的身边。

三、进行爱护公物教育

公共财物包括一切公共场所的设施,它们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大家享有各种服务和便利的物质保证。对待公共财物是爱护、保护,还是浪费、破坏,是一个公民有没有社会公德的反映。校园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损坏课桌椅、撞坏墙壁及在墙上乱涂乱画的现象,老师的严厉批评不见效,我发现利用学生喜欢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教育他们,效果比较好。我让学生学习《不说话的“朋友》一课,要求学生讨论: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损坏公用设施会带来哪些危害?当你破坏教室里的公物,会给大家带来什么麻烦?学生在交流中明白:公用设施是为大家服务的,是我们的朋友,教室里的公物是同学们学习需要的,知道爱护公用设施是有公德心的表现,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形成爱护公共财物的好品质。

四、进行保护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黄河的长时间断流、沙尘暴的频频发生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环境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还是遵守社会公德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保护环境的意识必须从娃娃抓起。我经常结合《品德与社会》书上的内容,让学生学习《环保小卫士》、《有多少人为了我》、《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等系列课文,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养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如自觉节约能源,反对浪费,不乱倒垃圾、污水等。此外,我们还应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保护环境。

五、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一个公民来说,是否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纪律观念、法制意识强不强,体现着他的精神道德风貌。小学生尽管年龄比较小,但也应该对他们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现在某些学生自私自利,看见别人有好的东西,就想着法拥有它,趁别人不注意,将他们占为己有。学校也经常开展法制教育讲座,但学生小偷小摸的行为还是经常发生。如果不及时纠正,将来就会铸成大错。作为班主任,我除了利用每天的晨会课进行教育外,还利用《品德与社会》书上的《我是共和国的公民》和《法律护我成长》这些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作为一个小公民,有哪些权利与义务,我们都应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形成法纪观念,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履行法纪规定的义务,敢于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乱纪现象作斗争,并能正确运用法纪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真正做到遵纪守法。

总之,学校以育人为根本,应当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础工程,常抓不懈。我们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使公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渗透与发展,不断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劳动意识、自立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猜你喜欢

文明礼貌社会公德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
3月历史大事记
社会公德内涵研究述评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推进社会公德 激励向上向善——浅析武陵都市报十一年坚守“圆我读书梦”活动的价值取向
保护环境
幼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幼儿文明礼貌培养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