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学案有感
2014-08-12赵俊荣
赵俊荣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导学案的编写工作日益成熟,作为初中部英语组的教研组长,我有幸领导和参加了这项工作。下面谈谈在编写导学案过程中的几点感受。
一、实施导学案的意义重大
在新课改中借助导学案,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教师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有利于新课改和高效课堂的实施。
二、注意区分导学案和教案
教师的教案是面向教师的,是老师对整节课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环节和活动的总体安排。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一份好的导学案包含三大块:预习案、合作案和训练案,体现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达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梳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
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三、导学案编写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对象是学生,学生是使用的主体,设计的思路紧紧围绕学生怎样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导学案不同于教学案,它要求老师转换角度,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知识储备等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预习方案,使之真正成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载体。在制订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遵循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原则、以教材为主线的灵活性原则及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性原则。
2.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既要有学习内容的指导,又要有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其导学性。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本学科的阅读法、对比法、置疑法、记忆法等,可以让学生在这些学习法中获得感悟和提高,最后慢慢强化能力。也可在导学案上给予必要的前置性提示,另一种是学生平时普遍采用的学习方法,如:如何自主学习,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使用导学案预习,等等,一般是以老师在导学案上的提示为主。
3.探究性原则。把知识点加工成具有可探究性的问题点、能力点、思维发散点。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是高效学习的重要措施,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对问题的充分探究下,教师进行点拨提升,让学生从设计的问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通过问题的解决,转化成学生能力的养成。
4.层次性原则。按学生的认识规律把难易不一的教材内容梳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知识、能力的跨度太大、太小,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能力的发展。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认真分析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然后进行适当的重组整合,编写时做必要的提示,铺设跳板,作有关的知识回顾或知识链接,同时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导学案的设计尽可能建立一个知识的感知(了解)—深化(理解)—运用(巩固)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
四、导学案的编写需要合理分工,群策群力
导学案不同于传统的自备自用的教案,注重的是教师的合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需要大家分工合作。在制订导学案前,要由备课组长精心安排,每个人负责一个小部分,并集体商议每部分编写时应注意的事项。在完成各自任务后还要大家在一起讨论,归纳总结,验收合格才能定稿。这样合理分工、谨慎决策才能保证每一份导学案的质量。
导学案是实施新课改的有效工具,导学案的编写应在于精,在于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