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效课堂:生命智慧的自然升腾
2014-08-12杨保威
杨保威
一节观摩课上,一位教者对《祝福》这一传统的篇目进行另类的新读:
“……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挺漂亮的一个妞,啧!啧!”一声轻浮的怪叫清晰地在后排响起。——教者充耳不闻。
“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打狗棒法,丐帮帮主,我挺你!”一个男生挑衅地说。——教者神情漠然。
“你放着罢,祥林嫂!”“就是,晦气!”又一名男生模仿四叔语气肯定地应和,面有得意之色。——教者唅首微笑。
……
听着这样的解读,悲哀和愤慨充斥着我的胸膛,如鲠在喉。也许不是偶然,那个备受蹂躏的弱女子,在震耳欲聋的祝福新年的鞭炮声中悲惨地死去,可天地却以一场洁白的大雪献给她作为祭礼。而今天这位教者却以所谓“陌生化”的解读再次将其早已腐烂的躯体践踏。如果鲁迅先生在世,这位“90后”的教者必将受到炮轰。
人类对弱势生命的悲悯情怀是每一个时代都不能丢弃的一种品质。但遗憾的是对罪恶的无关痛痒却使教者与高效课堂擦肩而过,对弱势生命的恣意亵渎使教者与新课改精神背道而驰,对健康心灵的漠然视之使丑恶的灵魂暴露无遗。这样的教学无效费时,又怎能“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标准》)?作为评委,笔者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失望和愤恨。
“教师应当使学生心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溢热爱人的激情。”语文课是生命的绿地,生命教育是每个语文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语文应关注学生的课堂成长情态,积极倡导指向生命关怀的教学,让生命智慧自然升腾,从而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一、传达正义,关注崇高的生命价值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语文是人学,是美的殿堂,是让一个个健康的生命快乐升腾的园地。
《报任安书》一文中司马迁把生命独立的意志、自由的精神看作生命的本体,把传播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勇毅担当,构成了文章的至高至大的美好价值。在课的尾声,一名学生吟唱《隐形的翅膀》,歌声由小到大,伴奏由弱而强,继而变成了全体师生合唱,激越的歌声顿时令气氛高涨,震撼了每一个心灵。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生命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高效的语文课堂应充分重视自身的美学价值,传授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根植意识,体验高尚的人性之美
“语文学习是学生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经历,是其人生中生命力焕发的重要阵地。”语文课应注重情感、人格领域,根植意识,体验生命,内化精神。
《项羽之死》记叙了项羽的最后生涯,他的英勇善战、霸王之气使人为之折服,他的失败命运令人扼腕叹息。在赏析课文时,一位教者恰当地做了调整,立足于生命化的发展,渲染点拨,学生踊跃发言,精彩纷呈。项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生命之美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角度、心境下才能完美呈现。项羽无论为什么而死,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根植意识,在学生心灵播下人性之美的火种,使课堂生活溶入生命化的光环之中,对学生进行生命化评价是语文课堂新的追求和期待。
三、传播思想,体悟缤纷的生命情怀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达生命的气息。”生命因思想而美丽,课堂因思想而精彩。健康的语文课应传播正确的思想,充盈着人性的悲悯和善良。
《大铁椎传》是一篇小说式的人物传记,以淋漓尽致的形象摹画,蕴含了作者真挚深沉的人生感慨。预设教学时,教者以感悟生命为立足点,在诵读中“观其文,想其人德”。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深刻体味了侠义侠客缤纷的生命情怀、身在江湖无奈的悲情和壮志难酬无尽的绝望。三处“吾去矣!”可谓酣畅淋漓,慷慨激昂。在教者的点拨下,学生放声诵读,直呼“过瘾”!
语文不应仅拘于认知范畴,更应引导学生体悟复杂的人生感悟和多样的生命情怀,融通古今对生命质量的相同体认。
四、尊重个性,倡导多样的价值取向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智慧升腾,从多元解读文本,使学生心灵得以放飞,思维得以激活,心智得以提升。
《荷花淀》是篇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佳作,它以深刻的思想内容、感人的艺术形式和优美的语言给人无限美好的享受。一位教者在讲到“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时,他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设计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女人:一个是性格泼辣要强,拖丈夫后腿的女人;一个是深明大义,刚柔相济的女人;一个性格软弱,生活依赖性很强的女人。学生自由地诵读,模仿她们的语气、声调,充分发挥想象,给听课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课堂是智慧升腾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才能拓展思维,发展生命,也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本位是生命的个性化展示,教育的本真是生命的智慧成长,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卓越发展。让我们关注生命,关爱生命,尊崇生命,让生命智慧在语文课堂中自由地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