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的德育心理价值及引导策略
2014-08-11马希良李玉花
马希良+李玉花
表扬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应该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司空见惯、无处不用的一种工作方法了。它是对学生好的思想和行为的肯定,使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进一步巩固和发扬,同时让其他同学也从中接受教育。就是这样一种人人喜欢、个个欢迎的德育方法,在德育实践中却遭遇了比较尴尬的境地,虽然表面上人人满意,但就其德育效果却并非使教育者如意,受教育者顺心。表现在德育的现实生活中就是,教育者倾心尽力地进行了表扬,然而被表扬的学生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并未产生期望的实质性变化、进步和发展,而其他学生也并未从被表扬学生的身上,受到使教育者所期望的那种应有的教育与影响。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其中缺乏对表扬的德育心理价值理性的认识与科学的引导策略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问题。
一、表扬的德育心理价值的全面、理性认识及表现形式
表扬的德育心理价值在于通过对学生的表扬、鼓励以及肯定,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然而“赞许本身无损于你的精神健康;事实上,受到恭维是十分惬意的。寻求赞许的心理只有成为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愿望时,才成为一个误区”。从当代美国高级精神病学家韦恩·W·戴埃博士的这一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表扬除了具有正面、积极的德育价值外,还蕴藏着它的另一面,即负面价值。其实在德育教育的实践中我们每一个教育者也都深有体会与感受。比如,有一次,学生琳琳交给班主任一元钱,说是在街上捡的。班主任很高兴,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她。两三天后,她又交了十元,再后来又交了五元,大家都说琳琳同学进步了。可是在一次家访中,才知道这钱是她向妈妈拿的,根本不是拾的。在询问中得知,琳琳想让老师表扬自己,在同学们中间露一次脸。刚开始蒙骗老师有点害怕,但没有被老师发现破绽,而且还受到了老师的即刻表扬,她心中乐开了花,所以胆子也就大了起来,一次接着一次干。这一案例印证了韦恩·W·戴埃博士表述的可信。可见,表扬并非一定是巩固学生正确思想和行为的好方法,其效果也并非完全良好,拿捏、把持不好时甚至是破坏性的。因此,我们不妨按照表扬所产生的不同德育心理价值,将其形式划分为如下两种:一种是正面德育心理价值。它是由表扬信息的反馈效应激励而产生的一种教育者期望的正能量。它表现为表扬确实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了积极的强化作用,也在其他学生中产生了正面影响。一种是负面德育心理价值。它是由表扬的负逆效应激励而产生的一种并非教育者所期望的负能量。它表现为学生把表扬当成了目的,而做好事成了手段。
二、表扬的德育心理价值产生的心理机制剖析
(一)表扬的正面德育心理价值产生的心理机制。表扬是一种德育的方法,对学生的表扬,要因事、因地、适当而为之。一般而言,其机制就是将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借助于学生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做的每一件有意义的事及有一定影响的事,对其予以肯定,促进学生将蕴含或显露在所做过的这件事中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品德的过程。表扬的正面德育心理价值产生的心理机制示意流程是:好人好事→表扬→正面心理过程→正面认识过程→正面道德认识(正面态度定势与心理准备+正面道德观念的形成)+正面情感过程→正面道德情感(正面道德感与良心形成)+正面意志过程→正面道德意志(抗诱惑感和道德意志力+正面道德行为的技能与习惯)。
(二)表扬的负面德育心理价值产生的心理机制。表扬的负逆性心理机制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的:“不要相信自己,先听听别人的意见。”我们的社会总是强调,寻求赞许的行为是一种生活准则。独立思考不仅不合常理,而且是我们社会传统的大敌。你如果在这种社会环境中长大,便或多或少带有这种特性。“不要过于相信自己”,这便是需要赞许心理的实质所在。我们是不是已经看到了:在现下的学校教育情境中,弥漫着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将他人的意见看得比自己的意见更为重要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如果你得不到他人的表扬,就完全有理由感到内疚、情绪低落,甚至觉得毫无价值。因为别人比你更重要,别人赏赐的表扬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支配力量。你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别人的看法,一旦别人不再施舍表扬,你会觉得自己一钱不值。因此,你越是需要得到表扬,就越有可能受到别人的支配。表扬的负面德育心理价值产生的心理机制示意流程是:“好人好事”(获取表扬手段)→表扬(好人好事目的)→负面心理过程→负面认识过程→负面道德认识(负面态度定势与心理准备+负面道德观念的形成)+负面情感过程→负面道德情感(负面道德感形成)+负面意志过程→负面道德意志(虚荣感和道德意志力薄弱+负面道德行为的技能与习惯)。
三、表扬的德育心理价值的引导策略
我们认识表扬的德育心理价值及表现形式和把握表扬的德育心理价值产生的心理机制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在学校教育的现实生活情境中进一步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进而运用好表扬这一德育的方法。那么,我们如何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把握好表扬的引导策略呢?
(一)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倡导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历史地、辩证地去认识表扬的德育心理价值发生、形成、发展的本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在学生性格形成的时期确实需要得到老师的表扬,但表扬不应当以学生的听话、服从、规矩为条件,也不应该要求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想法、每一种感情、每一种行为都得到老师的同意。作为一名成熟的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教育学生认识自我,逐步采取与自身发展节律相一致的措施,运用心理引导的方法,努力培养自我表扬意识以及抗击他人意见左右的意识。并且使学生明白,在抵抗别人表扬的诱惑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来自他人的非难与责备以及来自内心的不安与忐忑。遇到这种情形时,需要毅力与耐心以及相当的承受能力。同时,教育学生明白,克服他人表扬的负面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途可能会出现反复与曲折,出现问题时要直面以对,及时主动寻求帮助,克服困难,调整心态,放下包袱,轻装前行。endprint
(二)正确引导表扬产生德育心理价值的方法,就是教师要树立正确认识,认识到由于每个学生的气质不同,行事、待人也各不相同,表现在思想、行为上也就各异,在运用表扬这一手段时要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进行。在德育实践中,针对多血质、胆汁质的学生,这表扬一定要少而精,并且要选择与拿捏恰当的时机、场合、情境进行表扬,有时可以延迟进行。因为他们是以热情、冲动为基本性格特点的,一旦表扬不当,就会容易三分钟热度且情绪极易失控,那样表扬就会失去意义,且产生不良后果。对粘液质、抑郁质的学生,表扬要正面、客观、庄重、严肃,表扬的强烈程度上可以重一些,数量上可以适度放开,并且表扬要及时,不能延迟。
(三)表扬的德育心理价值的引导核心策略,就是原则上不能轻易表扬一个学生做的好人好事,最起码的是要经过调查研究之后,在确认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扬。也就是说在获取学生做好人好事的结果后,要开展逆向追踪,了解学生做好人好事的整个过程,进而分析其动机、目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从源头上阻止与防备表扬负逆效应的发生,力戒及规避一些学生在成长中把表扬当成目的,把做好人好事当成寻求表扬的手段,从而形成对健康成长的干扰。
(四)表扬的德育心理价值的引导策略的关键点,在于教师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的教育与努力,积极帮助学生建立克服表扬负逆效应的利器——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主体对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它一般从自我认识、自我态度和自我行为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观念、自尊自卑感、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等。自我意识把作为主体的自我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它决定了性格行为方式的原则性,影响兴趣、爱好、品德、信念等的方向,是个性结构中的自我调节系统。鉴于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德育情境中,使用表扬时就得有意识地教会学生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只有掌握社会道德规范的学生,才能顺利地、正面地接受表扬,才能够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品德。否则,那些未掌握社会道德规范的学生,如果我们不加调查、分析、研究而盲目表扬,就会本末倒置,将做好人好事当成寻求表扬的手段,把受表扬作为目的。这样就会使表扬的德育心理价值呈现负增长,与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规定的人才价值标准以及教育者的期望值的距离会越拉越大,也就从根本上悖逆了表扬作为德育手段的初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武威市凉州区西关小学 733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