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4-08-11靳尔婷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7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文章

靳尔婷

近年来,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语文教学在美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适宜的方法构建良好的审美氛围,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品词析句,引导学生欣赏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名作,其中的文字和语言丰富多彩,篇章结构变化有致,并且蕴含了生动的人物形象等美学要素。教师应该做到洞察幽微,指导学生在词语和段落之间去发现美和欣赏美。

例如,赵丽宏的《望月》这篇文章文辞优美,语言清新俊逸,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月”的传说和诗歌,并在课堂上讲述与月亮相关的故事,运用朗读训练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句的兴趣。讲解课文之前让学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篇章结构。然后让学生说出关于“月”的诗歌,从《诗经》到明清时期的诗歌均可涉及,以此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之后让学生再次诵读课文,学会品词析句、分析课文的篇章结构,并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感受文章美的意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文中描述的画面,并尝试了解文中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象句子的含义,用童心感受月光之美、形象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审美阅读,引导学生感悟美

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品鉴和分析文字资料,更应该引导学生放开思路,扩展开去,发现和感悟生活中各种美的事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发现美、感悟美,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感受美的经验。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感受语言的魅力,体味文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体验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最后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素质。

例如,教授《长江之歌》,在上课之前可以先播放关于长江的动人音乐,运用试听结合的方式诱发学生的情感,并从视觉和听觉等方面激发学生的智能空间,将学生带入充满想象力的动人意境中。之后有感情地带领学生朗诵课文,让学生感受长江的奔腾不息、源远流长,并从历史贡献、民族精神和自然风貌等方面体会长江的气概,激发学生对母亲河长江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中运用这种方式充分结合了优美的音乐和抒情的朗诵,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为丰富,也可以提升学生发现和感悟美的能力,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剖析形象,引导学生创造美

感情和形象是语文美育教学的两个主要特征,通过美的形象的塑造可以培养人崇高的情感。可以说美是通过形象展现出来的,因此语文教学中剖析人物形象是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一篇语文课文中塑造了一个生动感人的形象,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向善的信念;一篇文章中如果塑造了一个丑恶、虚伪的形象,就会让学生产生憎恶的感情。一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越鲜明,对学生产生的情感冲击就会越大,影响也会更为深远。学生在品读文章过程中受到美好形象的感召,自然会产生追求美和创造美的激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美好的形象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追求。同时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善于对文章中的形象进行挖掘,按照科学的审美准则引导学生体会美的本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进一步达成语文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进行分析,通过将老翁、老妇以及孩子的形象进行描述让学生先对人物形象进行大致的了解,并结合相关课件让学生体会到农家的淳朴、农民的勤劳。特别是对小儿的形象进行剖析来向学生说明小儿的天真无邪。通过上述人物描述,让学生感悟到人性的美好,从而体会到简单生活的美,让学生珍惜生活、热爱生活。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己对美的鉴赏力和理解力,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宝应县曹甸镇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文章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好美的雾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