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另类”的慈善市场
2014-08-11晨风
晨风
在英国,跳蚤市场、慈善商店遍布各地,从街道、球场到百货商场,几乎随处可见。这类市场不仅方便、实惠,还能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帮助。
到英国留学的第一天,我在寝室整理行李时发现少带了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于是去了附近的一家商场。到了商场才发现,英国的商品价格高得令人咂舌——一条毛毯居然150英镑,就连一条毛巾也要20英镑。如果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这些商品的价格比国内高出近十倍!
突然间,我倍感生活的压力巨大,悻悻然空手而归。
回到寝室,我向室友抱怨英国的商品超贵,问有没有既经济又实惠的卖场。室友张强对我说:“你听没听说过跳蚤市场?在英国,每到周末都会有一些人在自家门口、街道、球场等地方卖一些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虽然那些物品都是二手的,但价格超便宜,质量也不错,就连英国人都经常买。你不妨一试。”
想到第二天就是周六,我便跟张强提出“明日去跳蚤市场逛逛”的请求。
第二天,张强带我来到一个球场。球场上摆摊的人超多,地上摆放的东西五花八门,就跟国内的旧物市场似的。逛了一会儿,我发现卖主们并不急于卖掉自己的物品,而是喜欢跟周边的人聊天。当有人询问价格时,卖主会很自然地先说一声“对不起”,然后开始介绍自己的物品,包括详细告知物品存在的问题。我找到要买的东西后,本以为会有一个讲价的过程,可当我的报价一出口,卖主竟“OK”一声,说“这个东西是你的了”。这让我感觉卖主好像是在送我东西而不是卖给我东西。于是,商场卖150英镑的毛毯,我只付了5英镑。看着已经归我的东西,我愣愣地瞅着张强。他耸了耸肩,那意思是在说:“没什么好奇怪的,就是这样。”
见这里的东西物美价廉,我便又买了几样。出了球场,我问张强:“这些人是在卖东西还是送东西呀?”
张强笑着说:“可以说是半卖半送。英国人不喜欢把东西直接送给他人或捐赠给他人。他们认为,无论是谁,要想得到点什么,总是要有所付出的。”
我又好奇地问:“在球场这样的公共场所摆摊,政府不管吗?散场后,卫生谁来打扫?”
张强说:“政府不仅不制止这种民间交易,反而十分提倡。至于卫生嘛,则由卖主们自行打扫。政府只负责免费提供场所。走,我带你去下一个地方。”
我跟着张强走进一家名叫Oxfam(简称:乐施会)的商店,所有物品都两英镑出售。我随手拿起一本书,翻了几页,看见几行手写的文字,就问张强:“这是‘二手货商店?”
张强说:“你可以把这里理解成‘二手货商店,但这里其实是一家慈善商店——每件东西都来自公众的捐赠。这里的东西没有固定的种类,像你手里拿的这本书,就是昨天有人捐赠的。”
我很惊讶:“这你都知道?这本书不会是你捐的吧?”
张强笑着说:“书不是我捐的,但我空闲的时候会来这里做义工。这本书是我昨天接收并登记的。”
浏览的过程中,我看到一架古香古色的旧式电话机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一个问题油然而生:“捐赠者不担心捐出去的物品可能被商店从中牟取利益吗?”
张强对我摇了摇手指:“绝无可能。英国早在1601年就颁布了《慈善法》,是世界上最早为慈善立法的国家。英国人的守法意识很强,所以捐赠者不必担心捐赠的物品会被人用来牟利。同时,政府会对这类慈善商店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公民、媒体也经常对其进行监督。你知道吗——这类慈善商店的绝大多数工作人员是义工,出售物品的收入基本上都被用于慈善事业。”
英国人为什么不直接把东西捐给需要的人群,而是通过各种“交易”的方式送达呢?随着在英国停留时间的延长,我逐渐体会出其中的意味——有所付出,人们才会珍惜并合理利用“馈赠物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