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好作风应着眼于四个重点
2014-08-11邱士林
邱士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强调,“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是查摆和解决党员干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促使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坦率地说,对照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一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诸多方面还差得远,譬如不思进取、因循守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譬如贯彻上级指示习惯于照葫芦画瓢,不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譬如缺乏责任意识、大局意识,面对现实矛盾敷衍推诿、不敢担当,等等。我认为,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在加强作风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抓住四个重点。
一是养成勤于学习的作风。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领导干部与时俱进、做好工作的时代要求。只有坚持学习、善于学习,才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启迪思维、提升境界。作为领导干部,由于有着非同一般的社会职责,也就应该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潮流下,在知识爆炸的现实背景下,如果领导干部满足于学历教育阶段所掌握的知识,或者只是热衷于追求更高的学历学位,都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需要,无法做到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上的与时俱进。既要养成勤于学习的作风,又要养成实事求是的学风,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真正学懂弄通,掌握精神实质,提高理论素养,不断发挥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还要结合工作的实际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并着力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养成联系群众的作风。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作为人民公仆的领导干部,必须怀有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群众,真正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不图任何回报,不侵害群众利益,不与民争利。要以时代先锋为镜,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学习于海河同志时刻牢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的角色定位,在办事情、做决策、干工作时,真正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扎扎实实地深入基层,体民情、察民意、接地气、见真知;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汲取群众的丰富智慧,通过问计于民,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推动工作的经验。坚决杜绝“看起来身在基层,其实离群众很远”的现象发生,做一个真正爱民、亲民、为民的好干部。
三是养成真抓实干的作风。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过程中语重心长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这一思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真抓实干是推动工作、加快发展、增长才干的关键所在。要实现中华民族以及每个人的“中国梦”,就必须具有重实践、重实干的精神状态,增强推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繁杂的应酬事务中解放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上,多做破难题、解民忧的事情,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
四是养成廉洁自律的作风。领导干部作风转变得如何,关键取决于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的认识是否到位,取决于领导班子的率先垂范作用是否发挥到位,取决于领导班子是否做到“三严三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需要切实解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总开关”问题,通过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头脑有信念,心中有激情”。要对“权力、责任、纪律”怀有敬畏之心,自觉远离低级趣味,坚决抵制歪风邪气,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做到为政清廉;坚持勤俭办事的原则,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奢侈享乐之风,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作者系中共佳木斯市郊区区委书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