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救治策略

2014-08-11赵健飞

关键词:腹膜血肿手术

赵健飞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手术时机及相关救治策略。方法:手术治疗组进行探查修补手术。对于稳定型肾周围血肿不伴休克者,则采取非手术治疗措施。结果:手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和判断。针对不同的血肿部位、大小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腹膜;血肿;大血管损伤;手术

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是一种普遍的外伤性疾病。当患者被急诊送入医院时,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接诊医生往往注意力在于腹腔脏器以及腹腔内的损伤,忽略腹膜后的血肿及大血管损伤的情况不在少数,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之间容易产生犹豫,加之思想麻痹,往往出现令人扼腕的结果[1-2]。因而,为探究分析创伤性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的手术时机及救治策略,我院研究分析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救治62例腹膜后出血及大血管损伤患者,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这2年来我院收治的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患者6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手术治疗组31例,男15例,女16例,年龄为25~65岁,平均为(36.80±23.10)岁;非手术治疗组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龄23~64岁,平均为(35.10±18.50)岁。在这所有患者中,刀刺伤的有10例,坠落伤的有22例,车祸伤的有20例,外力挤压伤的有13例。仅8例患者为单纯性腹膜后血肿,其余患者均为多部位损伤,其中合并骨折有12例,脑损伤的7例,胸部外伤的有6例。且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临床表现:62例患者均诉腹痛,其中10例出现休克,诉腰痛患者56例,22例患者诉腹胀的症状。进行腹部查体,其中有44例患者出现腹膜刺激(腹壁紧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其中10例患者存在腹部包块。第一次超声检查,显示36例患者有腹膜后肿,CT和X光检查后提示这62例患者均有创伤性腹膜后血肿。

方法:手术治疗组进行探查修补手术,包括肝脏、小肠、脾脏的手术探查与修补等。对于稳定型肾周围血肿不伴休克者,则采取非手术治疗措施。

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有确切的外伤史及腹痛症状,腹胀,腰背部疼痛多见。当腹部外伤患者出现休克现象,在经过抗休克治疗后效果较差,或症状改善后又迅速恶化的情况,并排除腹内脏器出血可能或气胸可能时,应当首先考虑到腹膜后血肿的可能。对于腹部闭合伤的腹膜后血肿的诊断上,B超和腹部CT能够准确诊断。急诊腹部CT能够为手术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依据,有文献指出它的诊断率甚至可达100%。上述检查可动态观察,临床医生可据此采取合理、恰当的治疗措施。但一些血肿部位的不确定或范围较小的,临床医生往往容易忽视。

所有患者皆康复出院。对于单纯性的腹膜后血肿,由于血液循环等因素,要加强对病情的监测,避免血肿范围的扩大。一旦患者出现不稳定体征,应立刻采取手术治疗,开放静脉通道,确保生命安全。腹膜后血肿和大血管损伤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本次研究手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组。因此,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应得到充分肯定。当腹部损伤患者发生大量出血时,发现腹部脏器破裂和大血管损伤,手术治疗应作为首选,急诊手术立刻展开。

综上所述,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和判断。针对不同的血肿部位、大小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同时要注重病情变化,动态观察,确实把握手术时机。

参考文献

[1]汪志明,李谋秋.腹部CT在外伤性腹膜后血肿诊治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12):736-737.

[2]张有成,宋爱琳,王琛,等.创伤性盆腔型腹膜后血肿39例的诊治[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12):734.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手术时机及相关救治策略。方法:手术治疗组进行探查修补手术。对于稳定型肾周围血肿不伴休克者,则采取非手术治疗措施。结果:手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和判断。针对不同的血肿部位、大小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腹膜;血肿;大血管损伤;手术

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是一种普遍的外伤性疾病。当患者被急诊送入医院时,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接诊医生往往注意力在于腹腔脏器以及腹腔内的损伤,忽略腹膜后的血肿及大血管损伤的情况不在少数,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之间容易产生犹豫,加之思想麻痹,往往出现令人扼腕的结果[1-2]。因而,为探究分析创伤性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的手术时机及救治策略,我院研究分析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救治62例腹膜后出血及大血管损伤患者,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这2年来我院收治的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患者6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手术治疗组31例,男15例,女16例,年龄为25~65岁,平均为(36.80±23.10)岁;非手术治疗组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龄23~64岁,平均为(35.10±18.50)岁。在这所有患者中,刀刺伤的有10例,坠落伤的有22例,车祸伤的有20例,外力挤压伤的有13例。仅8例患者为单纯性腹膜后血肿,其余患者均为多部位损伤,其中合并骨折有12例,脑损伤的7例,胸部外伤的有6例。且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临床表现:62例患者均诉腹痛,其中10例出现休克,诉腰痛患者56例,22例患者诉腹胀的症状。进行腹部查体,其中有44例患者出现腹膜刺激(腹壁紧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其中10例患者存在腹部包块。第一次超声检查,显示36例患者有腹膜后肿,CT和X光检查后提示这62例患者均有创伤性腹膜后血肿。

方法:手术治疗组进行探查修补手术,包括肝脏、小肠、脾脏的手术探查与修补等。对于稳定型肾周围血肿不伴休克者,则采取非手术治疗措施。

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有确切的外伤史及腹痛症状,腹胀,腰背部疼痛多见。当腹部外伤患者出现休克现象,在经过抗休克治疗后效果较差,或症状改善后又迅速恶化的情况,并排除腹内脏器出血可能或气胸可能时,应当首先考虑到腹膜后血肿的可能。对于腹部闭合伤的腹膜后血肿的诊断上,B超和腹部CT能够准确诊断。急诊腹部CT能够为手术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依据,有文献指出它的诊断率甚至可达100%。上述检查可动态观察,临床医生可据此采取合理、恰当的治疗措施。但一些血肿部位的不确定或范围较小的,临床医生往往容易忽视。

所有患者皆康复出院。对于单纯性的腹膜后血肿,由于血液循环等因素,要加强对病情的监测,避免血肿范围的扩大。一旦患者出现不稳定体征,应立刻采取手术治疗,开放静脉通道,确保生命安全。腹膜后血肿和大血管损伤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本次研究手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组。因此,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应得到充分肯定。当腹部损伤患者发生大量出血时,发现腹部脏器破裂和大血管损伤,手术治疗应作为首选,急诊手术立刻展开。

综上所述,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和判断。针对不同的血肿部位、大小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同时要注重病情变化,动态观察,确实把握手术时机。

参考文献

[1]汪志明,李谋秋.腹部CT在外伤性腹膜后血肿诊治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12):736-737.

[2]张有成,宋爱琳,王琛,等.创伤性盆腔型腹膜后血肿39例的诊治[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12):734.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手术时机及相关救治策略。方法:手术治疗组进行探查修补手术。对于稳定型肾周围血肿不伴休克者,则采取非手术治疗措施。结果:手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和判断。针对不同的血肿部位、大小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腹膜;血肿;大血管损伤;手术

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是一种普遍的外伤性疾病。当患者被急诊送入医院时,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接诊医生往往注意力在于腹腔脏器以及腹腔内的损伤,忽略腹膜后的血肿及大血管损伤的情况不在少数,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之间容易产生犹豫,加之思想麻痹,往往出现令人扼腕的结果[1-2]。因而,为探究分析创伤性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的手术时机及救治策略,我院研究分析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救治62例腹膜后出血及大血管损伤患者,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这2年来我院收治的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患者6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手术治疗组31例,男15例,女16例,年龄为25~65岁,平均为(36.80±23.10)岁;非手术治疗组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龄23~64岁,平均为(35.10±18.50)岁。在这所有患者中,刀刺伤的有10例,坠落伤的有22例,车祸伤的有20例,外力挤压伤的有13例。仅8例患者为单纯性腹膜后血肿,其余患者均为多部位损伤,其中合并骨折有12例,脑损伤的7例,胸部外伤的有6例。且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临床表现:62例患者均诉腹痛,其中10例出现休克,诉腰痛患者56例,22例患者诉腹胀的症状。进行腹部查体,其中有44例患者出现腹膜刺激(腹壁紧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其中10例患者存在腹部包块。第一次超声检查,显示36例患者有腹膜后肿,CT和X光检查后提示这62例患者均有创伤性腹膜后血肿。

方法:手术治疗组进行探查修补手术,包括肝脏、小肠、脾脏的手术探查与修补等。对于稳定型肾周围血肿不伴休克者,则采取非手术治疗措施。

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有确切的外伤史及腹痛症状,腹胀,腰背部疼痛多见。当腹部外伤患者出现休克现象,在经过抗休克治疗后效果较差,或症状改善后又迅速恶化的情况,并排除腹内脏器出血可能或气胸可能时,应当首先考虑到腹膜后血肿的可能。对于腹部闭合伤的腹膜后血肿的诊断上,B超和腹部CT能够准确诊断。急诊腹部CT能够为手术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依据,有文献指出它的诊断率甚至可达100%。上述检查可动态观察,临床医生可据此采取合理、恰当的治疗措施。但一些血肿部位的不确定或范围较小的,临床医生往往容易忽视。

所有患者皆康复出院。对于单纯性的腹膜后血肿,由于血液循环等因素,要加强对病情的监测,避免血肿范围的扩大。一旦患者出现不稳定体征,应立刻采取手术治疗,开放静脉通道,确保生命安全。腹膜后血肿和大血管损伤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本次研究手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组。因此,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应得到充分肯定。当腹部损伤患者发生大量出血时,发现腹部脏器破裂和大血管损伤,手术治疗应作为首选,急诊手术立刻展开。

综上所述,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和判断。针对不同的血肿部位、大小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同时要注重病情变化,动态观察,确实把握手术时机。

参考文献

[1]汪志明,李谋秋.腹部CT在外伤性腹膜后血肿诊治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12):736-737.

[2]张有成,宋爱琳,王琛,等.创伤性盆腔型腹膜后血肿39例的诊治[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12):734.

猜你喜欢

腹膜血肿手术
手术之后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关于腹膜透析后腹膜感染的护理分析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