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2014-08-11史作鹏

关键词:利格列汀抑制剂体重

史作鹏

【摘要】目的:观察利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录119例初发T2DM患者,在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利格列汀5mg,每日1次治疗,疗程24周。结果:治疗24周后,患者的体重、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及C肽释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BMI)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格列汀治疗初发T2DM患者安全有效,可明显降低HbA1C及FPG、2hPG,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关键词】2型糖尿病;利格列汀;糖化血红蛋白

近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不断升高,20岁以上成年人T2DM患病率约为9.7%[1]。在初发糖尿病的强化治疗中,皮下注射胰岛素常使患者感到不便,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为糖尿病临床治疗翻开了新篇章[2]。本研究旨在观察DPP-4抑制剂利格列汀5mg,每日1次治疗初发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就诊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19例(男68例、女51例)。研究对象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3],平均年龄(38.1±12.4)岁,体重指数(BMI)23.2~32.6kg/m2,肝肾功能正常,尿微量白蛋白正常,能坚持用药24周以上,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高血压,严重感染及手术等应激情况,排除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影响血糖药物者以及生活不规律、不能按时服药者。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愿意接受利格列汀治疗。

研究方法:所有入选的研究对象治疗前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计算体重指数;抽取静脉血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行75g无水葡萄糖OGTT检测胰岛素及C肽释放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血标本离心(5min,3000r/min)后取血清检测。监测7个时点(三餐前0.5h、三餐后2h、22:00)血糖,留取24h尿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研究对象的饮食、运动相对稳定,均采用利格列汀5mg,每日1次口服控制血糖,未加服其他药物。

治疗第1天起连续监测3天血糖,每天测7个时点,以后每5~7天测7个时点血糖,每周随访1次,随访时统计7个时点血糖测定值及体重变化,记录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查利格列汀使用情况,1个月后改为每月随访1次,期间每4周集体进行1次饮食、运动指导,指导患者自我监测并记录血糖,以及判断并记录不良反应,12周末重复检测1次HBA1C、TG、TC、LDL-C、ALT、SCr、UAlb,并行胰岛素释放试验,24周后复查上述指标。血糖测定统一采用雅培利舒坦血糖仪,生化检测所用仪器为奥林巴斯AU640生化分析仪,所用试剂为奥林巴斯专用试剂,HBA1C测定用酶比色法,胰岛素释放测定所用方法为化学发光法(全自动酶免分析仪)。

24周随访期间,119例患者中,1例失访,2例因血糖控制不佳退出本研究,其余116例患者按要求完成整个观察研究。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用药前后疗效分析采用t检验。

讨论

生活方式干预联合二甲双胍一直被指南推荐为治疗初发T2DM的基础方案。但近年研究显示,DPP-4抑制剂为治疗初发T2DM指出了新方向。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IV而减少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在体内的失活,增加GLP-1在体内的水平,而GLP-1能够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4],从而延缓胃排空及刺激下丘脑的饱食中枢、抑制食欲而起到调控血糖的作用[5]。利格列汀是一种高效、选择性、可逆、具有口服活性的竞争性DPP-4抑制剂,对于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都有明确作用,既能降低空腹血糖又能改善餐后血糖,且口服能快速而广泛吸收,不受饮食影响,不用调整剂量,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的特点。

本研究对116例生活方式干预联合利格列汀治疗的初发T2DM患者进行了为期24周的观察,结果发现,利格列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此类患者的FPG、2hPG及HbA1C,与此同时,胰岛素抵抗指数也有所降低,说明该治疗既改善了血糖控制水平,又减轻了胰岛素抵抗程度。在IR大鼠中,与安慰剂组相比,DPP-4抑制剂分别使肥胖和瘦体大鼠的胰岛素反应增加150%和27%[6]。另外,接受治疗患者的血脂、血压、BMI和腰围等指标也有所好转,说明利格列汀治疗亦有改善代谢的作用,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治疗期间,共发生3人次低血糖事件,但均在午餐前发生且比较轻微,患者可以自己进行预防和处理,考虑反应性低血糖可能性更大。本研究中,包括体重指数在内的很多指标虽然绝对值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发现,在严格监测血糖的基础上服用利格列汀治疗,可使HBA1C及血糖控制达标又未增加低血糖的风险,胰岛素释放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且研究过程中尚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体重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增加。综上所述,DPP-4抑制剂利格列汀治疗初发T2DM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Yang WY,Lu JM,Weng JP,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2]纪立农.肠促胰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8):1-3.

[3]Drouin P,Blickle JF,Charbonnel B,et al.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J].the new criteria.Diabetes Metab,1999,(25):72-83.

[4]刘烨,洪天配.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合理性及其研究证据[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12):1033-1034.

[5]骆天红,郑以漫.胰升糖素肽1对胰岛β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6):6-9.

[6]Pedrson RA,White HA,Schlenzig D,et al.Impeoved glucose tolerance in Zucker fatty rats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peptidyl peptidase Ⅳ inhibitor isoleucine thiazolidide[J].Diadetes,1998,(47):1253-125.

【摘要】目的:观察利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录119例初发T2DM患者,在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利格列汀5mg,每日1次治疗,疗程24周。结果:治疗24周后,患者的体重、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及C肽释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BMI)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格列汀治疗初发T2DM患者安全有效,可明显降低HbA1C及FPG、2hPG,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关键词】2型糖尿病;利格列汀;糖化血红蛋白

近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不断升高,20岁以上成年人T2DM患病率约为9.7%[1]。在初发糖尿病的强化治疗中,皮下注射胰岛素常使患者感到不便,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为糖尿病临床治疗翻开了新篇章[2]。本研究旨在观察DPP-4抑制剂利格列汀5mg,每日1次治疗初发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就诊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19例(男68例、女51例)。研究对象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3],平均年龄(38.1±12.4)岁,体重指数(BMI)23.2~32.6kg/m2,肝肾功能正常,尿微量白蛋白正常,能坚持用药24周以上,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高血压,严重感染及手术等应激情况,排除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影响血糖药物者以及生活不规律、不能按时服药者。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愿意接受利格列汀治疗。

研究方法:所有入选的研究对象治疗前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计算体重指数;抽取静脉血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行75g无水葡萄糖OGTT检测胰岛素及C肽释放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血标本离心(5min,3000r/min)后取血清检测。监测7个时点(三餐前0.5h、三餐后2h、22:00)血糖,留取24h尿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研究对象的饮食、运动相对稳定,均采用利格列汀5mg,每日1次口服控制血糖,未加服其他药物。

治疗第1天起连续监测3天血糖,每天测7个时点,以后每5~7天测7个时点血糖,每周随访1次,随访时统计7个时点血糖测定值及体重变化,记录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查利格列汀使用情况,1个月后改为每月随访1次,期间每4周集体进行1次饮食、运动指导,指导患者自我监测并记录血糖,以及判断并记录不良反应,12周末重复检测1次HBA1C、TG、TC、LDL-C、ALT、SCr、UAlb,并行胰岛素释放试验,24周后复查上述指标。血糖测定统一采用雅培利舒坦血糖仪,生化检测所用仪器为奥林巴斯AU640生化分析仪,所用试剂为奥林巴斯专用试剂,HBA1C测定用酶比色法,胰岛素释放测定所用方法为化学发光法(全自动酶免分析仪)。

24周随访期间,119例患者中,1例失访,2例因血糖控制不佳退出本研究,其余116例患者按要求完成整个观察研究。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用药前后疗效分析采用t检验。

讨论

生活方式干预联合二甲双胍一直被指南推荐为治疗初发T2DM的基础方案。但近年研究显示,DPP-4抑制剂为治疗初发T2DM指出了新方向。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IV而减少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在体内的失活,增加GLP-1在体内的水平,而GLP-1能够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4],从而延缓胃排空及刺激下丘脑的饱食中枢、抑制食欲而起到调控血糖的作用[5]。利格列汀是一种高效、选择性、可逆、具有口服活性的竞争性DPP-4抑制剂,对于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都有明确作用,既能降低空腹血糖又能改善餐后血糖,且口服能快速而广泛吸收,不受饮食影响,不用调整剂量,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的特点。

本研究对116例生活方式干预联合利格列汀治疗的初发T2DM患者进行了为期24周的观察,结果发现,利格列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此类患者的FPG、2hPG及HbA1C,与此同时,胰岛素抵抗指数也有所降低,说明该治疗既改善了血糖控制水平,又减轻了胰岛素抵抗程度。在IR大鼠中,与安慰剂组相比,DPP-4抑制剂分别使肥胖和瘦体大鼠的胰岛素反应增加150%和27%[6]。另外,接受治疗患者的血脂、血压、BMI和腰围等指标也有所好转,说明利格列汀治疗亦有改善代谢的作用,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治疗期间,共发生3人次低血糖事件,但均在午餐前发生且比较轻微,患者可以自己进行预防和处理,考虑反应性低血糖可能性更大。本研究中,包括体重指数在内的很多指标虽然绝对值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发现,在严格监测血糖的基础上服用利格列汀治疗,可使HBA1C及血糖控制达标又未增加低血糖的风险,胰岛素释放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且研究过程中尚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体重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增加。综上所述,DPP-4抑制剂利格列汀治疗初发T2DM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Yang WY,Lu JM,Weng JP,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2]纪立农.肠促胰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8):1-3.

[3]Drouin P,Blickle JF,Charbonnel B,et al.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J].the new criteria.Diabetes Metab,1999,(25):72-83.

[4]刘烨,洪天配.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合理性及其研究证据[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12):1033-1034.

[5]骆天红,郑以漫.胰升糖素肽1对胰岛β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6):6-9.

[6]Pedrson RA,White HA,Schlenzig D,et al.Impeoved glucose tolerance in Zucker fatty rats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peptidyl peptidase Ⅳ inhibitor isoleucine thiazolidide[J].Diadetes,1998,(47):1253-125.

【摘要】目的:观察利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录119例初发T2DM患者,在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利格列汀5mg,每日1次治疗,疗程24周。结果:治疗24周后,患者的体重、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及C肽释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BMI)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格列汀治疗初发T2DM患者安全有效,可明显降低HbA1C及FPG、2hPG,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关键词】2型糖尿病;利格列汀;糖化血红蛋白

近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不断升高,20岁以上成年人T2DM患病率约为9.7%[1]。在初发糖尿病的强化治疗中,皮下注射胰岛素常使患者感到不便,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为糖尿病临床治疗翻开了新篇章[2]。本研究旨在观察DPP-4抑制剂利格列汀5mg,每日1次治疗初发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就诊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19例(男68例、女51例)。研究对象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3],平均年龄(38.1±12.4)岁,体重指数(BMI)23.2~32.6kg/m2,肝肾功能正常,尿微量白蛋白正常,能坚持用药24周以上,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高血压,严重感染及手术等应激情况,排除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影响血糖药物者以及生活不规律、不能按时服药者。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愿意接受利格列汀治疗。

研究方法:所有入选的研究对象治疗前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计算体重指数;抽取静脉血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行75g无水葡萄糖OGTT检测胰岛素及C肽释放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血标本离心(5min,3000r/min)后取血清检测。监测7个时点(三餐前0.5h、三餐后2h、22:00)血糖,留取24h尿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研究对象的饮食、运动相对稳定,均采用利格列汀5mg,每日1次口服控制血糖,未加服其他药物。

治疗第1天起连续监测3天血糖,每天测7个时点,以后每5~7天测7个时点血糖,每周随访1次,随访时统计7个时点血糖测定值及体重变化,记录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查利格列汀使用情况,1个月后改为每月随访1次,期间每4周集体进行1次饮食、运动指导,指导患者自我监测并记录血糖,以及判断并记录不良反应,12周末重复检测1次HBA1C、TG、TC、LDL-C、ALT、SCr、UAlb,并行胰岛素释放试验,24周后复查上述指标。血糖测定统一采用雅培利舒坦血糖仪,生化检测所用仪器为奥林巴斯AU640生化分析仪,所用试剂为奥林巴斯专用试剂,HBA1C测定用酶比色法,胰岛素释放测定所用方法为化学发光法(全自动酶免分析仪)。

24周随访期间,119例患者中,1例失访,2例因血糖控制不佳退出本研究,其余116例患者按要求完成整个观察研究。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用药前后疗效分析采用t检验。

讨论

生活方式干预联合二甲双胍一直被指南推荐为治疗初发T2DM的基础方案。但近年研究显示,DPP-4抑制剂为治疗初发T2DM指出了新方向。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IV而减少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在体内的失活,增加GLP-1在体内的水平,而GLP-1能够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4],从而延缓胃排空及刺激下丘脑的饱食中枢、抑制食欲而起到调控血糖的作用[5]。利格列汀是一种高效、选择性、可逆、具有口服活性的竞争性DPP-4抑制剂,对于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都有明确作用,既能降低空腹血糖又能改善餐后血糖,且口服能快速而广泛吸收,不受饮食影响,不用调整剂量,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的特点。

本研究对116例生活方式干预联合利格列汀治疗的初发T2DM患者进行了为期24周的观察,结果发现,利格列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此类患者的FPG、2hPG及HbA1C,与此同时,胰岛素抵抗指数也有所降低,说明该治疗既改善了血糖控制水平,又减轻了胰岛素抵抗程度。在IR大鼠中,与安慰剂组相比,DPP-4抑制剂分别使肥胖和瘦体大鼠的胰岛素反应增加150%和27%[6]。另外,接受治疗患者的血脂、血压、BMI和腰围等指标也有所好转,说明利格列汀治疗亦有改善代谢的作用,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治疗期间,共发生3人次低血糖事件,但均在午餐前发生且比较轻微,患者可以自己进行预防和处理,考虑反应性低血糖可能性更大。本研究中,包括体重指数在内的很多指标虽然绝对值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发现,在严格监测血糖的基础上服用利格列汀治疗,可使HBA1C及血糖控制达标又未增加低血糖的风险,胰岛素释放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且研究过程中尚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体重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增加。综上所述,DPP-4抑制剂利格列汀治疗初发T2DM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Yang WY,Lu JM,Weng JP,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2]纪立农.肠促胰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8):1-3.

[3]Drouin P,Blickle JF,Charbonnel B,et al.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J].the new criteria.Diabetes Metab,1999,(25):72-83.

[4]刘烨,洪天配.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合理性及其研究证据[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12):1033-1034.

[5]骆天红,郑以漫.胰升糖素肽1对胰岛β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6):6-9.

[6]Pedrson RA,White HA,Schlenzig D,et al.Impeoved glucose tolerance in Zucker fatty rats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peptidyl peptidase Ⅳ inhibitor isoleucine thiazolidide[J].Diadetes,1998,(47):1253-125.

猜你喜欢

利格列汀抑制剂体重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称体重
利格列汀与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你的体重超标吗
对用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格列汀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凋亡抑制剂Z-VAD-FMK在猪卵母细胞冷冻保存中的应用
我为体重烦
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利格列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