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2014-08-11户稼庆
户稼庆
(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江苏 邳州 2213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户稼庆
(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江苏 邳州 22130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7例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医组41例,仅以西药氟西汀(百忧解)进行治疗;中医组24例,仅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进行治疗;结合组52例,以氟西汀配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方进行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2,4周对患者的HAMA及SDS评分进行采集、整理并进行比较。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各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均显著降低。结合组疗效最佳,而中医组的提升有限。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效果较好。
中西医结合疗法; 脑梗死;抑郁症;氟西汀;柴胡疏肝散
脑梗死后患者常伴发抑郁症(PCID),其临床发病率高达60%[1]。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为5%~25%[1]。对于该疾病的发生机制,笔者倾向于器质病变及心理压抑双重的作用。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以西药治标,并配合中药治本,可以有效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本院通过对传统方剂柴胡疏肝散的加减配伍,在治疗PCID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提高了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脑梗死患者117例,西医诊断符合1996年全国第3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并经过脑CT及MRI确诊。中医辨证则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及《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的要求[3-4],患者临床辨证均为风痰瘀血、闭阻脉络。抑郁症诊断标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5]抑郁自我评价标准评分量表(SDS)总积分≥50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总积分≥19分。排除既往有抑郁症、狂躁症、癫痫及家族遗传精神性疾病史者;各种药物过敏史、肝肾及心肺功能不全者;神志不清、智力低下、失语及其他无自主行动能力者。男73例,女44例;年龄45~81(60.21±9.67)岁。根据患者意愿及临床情况分为3组:西医组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41~80(58.12±10.25)岁。中医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46~82(61.15±8.25)岁。结合组52例,男37例,女15例,年龄43~82(59.05±9.45)岁。3组年龄、发病情况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式 全部患者遵医嘱给予吸氧、降压、脱水降颅内压及抗凝等脑梗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患者出现的抑郁症症状进行治疗。其中西医组予氟西汀(美国礼来公司)20 mg/d口服。中医组予柴胡疏肝散加减进行治疗,组方:柴胡、川芎15 g,枳实、香附、陈皮、厚朴各10 g,白芍、半夏、甘草各5 g。根据文献[6]对患者的抑郁证型进行辨证,并相应对患者的方剂进行调整,气滞血瘀型加木香10 g、红花15 g、鸡血藤15 g,肝气郁滞型加郁金15 g、青皮10 g,气郁化火型加黄连5 g、龙胆草15 g。1剂/d,水煎,分早晚2次服下。结合组给予氟西汀20mg/d口服,同时根据患者的辨证证型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采集SDS评分,取平均值。
2 结 果
2.1 3组SDS评分比较 结合组在第2周的时候,SDS评分明显下降,与同期西医组及中医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时,3组SDS评分进一步下降,而西医组显著低于中医组(P<0.05),结合组显著低于其他2组(P均<0.05),而中医组及西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3组治疗各时点SDS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本组治疗0周比较,P<0.05;②与中医组比较,P<0.05;③与结合组比较,P<0.05。
2.2 3组HAMD评分比较 治疗2周时,西医组及结合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中医组(P均<0.05),治疗4周时,结合组显著低于西医组及中医组(P均<0.05)。见表2。
表2 3组治疗各时点HAMD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中医组比较,P<0.05;②与结合组比较,P<0.05。
3 讨 论
目前对于PCID的发生西医多从器质性病变及心理方面双重因素进行研究。脑梗死多会损伤中枢神经元,而梗死的脑组织由于缺氧,一般多会产生水肿、变性乃至坏死,并进一步产生大量炎症细胞因子,而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系统是引起抑郁的重要因素[7]。而中医辨证则从脑梗死(中风)及抑郁症(郁证)两个角度进行。中风的发病机制多为肝郁脾虚、痰浊中阻,《灵枢·九宫八风篇》云:“其有三虚而偏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丹溪心法·中风》认为“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而发为中风。由上可知,一般中风的患者,多有脾虚、内郁的症状。而抑郁症的症状则在中医辨证体系内多以郁证或虚证论治,如肝郁、脾虚等证型均能引起抑郁症[8]。故对于PCID的治疗,可以通过柴胡汤、温胆汤、逍遥散等方剂缓解患者的肝郁症状,最终缓解抑郁及脑梗死的临床症状。
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摄取影响极少,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作为一种临床稳定的常用药,氟西汀被大量应用在各类抑郁症的治疗上,临床效果佳。但是作为一种单一的药剂,其仅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而对患者的中风治疗并无明显的辅助作用。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临床上有广泛的报道。柴胡疏肝散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抗抑郁的治疗当中[9],其配伍得当,该方主要以柴胡、川芎为主,并配以香附、枳壳、陈皮等理气疏肝;郁金、青皮理气解郁;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肝气瘀滞症状。另外,当归、白芍、炙甘草等一方面可化肝中之瘀,又可濡养筋脉,对患者中风筋脉失养的证候也会带来明显的改善。基于上述原则,本院以柴胡疏肝散配合氟西汀治疗PCID,兼顾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辨证情况。以笔者临床经验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PCID的优势:①中风与PCID在临床辨证上属于双病同因,论治重点为疏肝解郁,强心濡养筋脉。而柴胡疏肝散则可兼顾两者,在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的基础之上,又可以辅助临床脑梗死的治疗。②氟西汀长期作为一线的抗抑郁用药被广泛应用。除了一般报道的头痛、口干、消化不良、呕吐等不良反应外,精神类药物的依赖性一直为临床长期诟病,而中药一般不存在此类缺点;临床上各种抗抑郁类方剂的应用,为PCID的治疗提供了大量的临床参考;同时,由于PCID患者的临床特点,导致部分患者很排斥氟西汀等精神类药物的使用,此时使用中药,就较易被患者所接受。③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SDS及HAMD评分快速下降,缩短疗程,使患者从抑郁症的状态中尽快脱离,加速脑梗死的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2周时,中医组患者的抑郁指数下降效果不及西医组和结合组明显。治疗4周时,结合组各评分明显低于其他2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PICD效果满意。
[1] Wiart L. Post-cerebrovascular stroke depression[J]. L'Encéphale,1997,23(3):51-54
[2]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中华神经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 任占利,王顺道,王永炎.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S].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4] 任占利,王顺道,高颖.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S].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64-66
[5]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3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89
[6] 韩辉,吴丽敏,杨文明,等.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证候特征[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5):427-431
[7] 赵红,魏文化. 脑卒中后抑郁与脑损伤部位相关性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3):25-26
[8] 李涛,梅妍,张鑫,等. 关于抑郁症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的第一轮专家问卷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5):352-354
[9] 王任昌,朱自强. 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4):257-259
10.3969/j.issn.1008-8849.2014.34.028
R743.3
B
1008-8849(2014)34-3837-02
201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