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14-08-11黄佩民何永通罗炎光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无创正压通气疗效

黄佩民++何永通++罗炎光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IPPV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RR、HR和SaO2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1.3%VS73.9%),且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无创正压通气;疗效

急性左心衰竭是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明显加重,造成急性左心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从而出现一系列急性肺淤血、肺水肿等症状的临床综合症。近年来随着通气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创正压通气(NIPPV)被不断应用于临床,我院近年来采用NIPPV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6例,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紫绀等,听诊两肺可闻及湿罗音,且所有患者均符合主编的《内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11例,女性35例,年龄45~89岁,平均年龄77.2±6.3岁,基础疾病:冠心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9例,扩张性心肌病8例,缺血性心脏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3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IPPV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基础疾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利尿、扩血管和强心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CM812A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机采用中国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ACM812A型呼吸机,呼吸机模式(无创),根据病情适当调整吸气压、呼气压以及氧流量,一般吸气压从6~8cmH2O开始,并以患者耐受程度逐渐上调至12~16cmH2O;呼气压从3~4cmH2O开始,逐渐上调至6~8H2O,潮气量保持在8ml/kg左右,氧浓度维持在30%~40%,并密切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记录心率(HR)、血压、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R)。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BP(收缩压)、RR、HR和SaO2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疗效判定标准:若患者在呼吸困难程度、两肺哮鸣音及湿性啰音消失或显著减轻,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恢复或接近正常判定为有效,否则判定为无效。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统计分析资料,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心力衰竭患病人数高达2250万,且每年以200万的人数增加。我国心衰的患病率为0.9%,且一旦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5年生存率仅为25%,因此有效防治心力衰竭,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

无创正压通气(NIPPV)是一项新的通气技术。近10年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以及其它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且近年来也逐步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有临床研究显示[2],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发作时不失时机地给予NIPPV可迅速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并能更好的发挥常规利尿、扩血管和强心治疗的作用[3]。在本组的资料中,我们对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IPPV的观察组和仅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其在治疗后的SBP、RR、HR和SaO2指标明显改善,且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IPPV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作者根据临床经验认为NIPPV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其一,双水平NIPPV的应用相当于压力支持+呼气末正压,而双向正压通气可显著降低胸腔负压,从而使左心室跨壁压下降,即降低了后负荷[4];其二,胸内正压作用可降低回心血量,从而降低心脏前负荷;其三,前后负荷的下降可明显降低心肌张力,从而改善冠状动脉血供,增加心肌供氧;最后双水平的正压通气还可减轻呼吸肌做功,从而降低耗氧量。

总之,NIPPV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应用可迅速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的重要辅助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41.

[2]谭世繁,叶海鹏,宋一波,等.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5):23-25.

[3]韦庆锋.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8):88-90.

[4]邓志辉.BiPAP无创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1.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IPPV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RR、HR和SaO2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1.3%VS73.9%),且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无创正压通气;疗效

急性左心衰竭是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明显加重,造成急性左心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从而出现一系列急性肺淤血、肺水肿等症状的临床综合症。近年来随着通气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创正压通气(NIPPV)被不断应用于临床,我院近年来采用NIPPV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6例,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紫绀等,听诊两肺可闻及湿罗音,且所有患者均符合主编的《内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11例,女性35例,年龄45~89岁,平均年龄77.2±6.3岁,基础疾病:冠心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9例,扩张性心肌病8例,缺血性心脏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3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IPPV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基础疾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利尿、扩血管和强心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CM812A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机采用中国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ACM812A型呼吸机,呼吸机模式(无创),根据病情适当调整吸气压、呼气压以及氧流量,一般吸气压从6~8cmH2O开始,并以患者耐受程度逐渐上调至12~16cmH2O;呼气压从3~4cmH2O开始,逐渐上调至6~8H2O,潮气量保持在8ml/kg左右,氧浓度维持在30%~40%,并密切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记录心率(HR)、血压、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R)。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BP(收缩压)、RR、HR和SaO2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疗效判定标准:若患者在呼吸困难程度、两肺哮鸣音及湿性啰音消失或显著减轻,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恢复或接近正常判定为有效,否则判定为无效。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统计分析资料,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心力衰竭患病人数高达2250万,且每年以200万的人数增加。我国心衰的患病率为0.9%,且一旦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5年生存率仅为25%,因此有效防治心力衰竭,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

无创正压通气(NIPPV)是一项新的通气技术。近10年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以及其它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且近年来也逐步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有临床研究显示[2],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发作时不失时机地给予NIPPV可迅速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并能更好的发挥常规利尿、扩血管和强心治疗的作用[3]。在本组的资料中,我们对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IPPV的观察组和仅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其在治疗后的SBP、RR、HR和SaO2指标明显改善,且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IPPV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作者根据临床经验认为NIPPV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其一,双水平NIPPV的应用相当于压力支持+呼气末正压,而双向正压通气可显著降低胸腔负压,从而使左心室跨壁压下降,即降低了后负荷[4];其二,胸内正压作用可降低回心血量,从而降低心脏前负荷;其三,前后负荷的下降可明显降低心肌张力,从而改善冠状动脉血供,增加心肌供氧;最后双水平的正压通气还可减轻呼吸肌做功,从而降低耗氧量。

总之,NIPPV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应用可迅速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的重要辅助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41.

[2]谭世繁,叶海鹏,宋一波,等.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5):23-25.

[3]韦庆锋.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8):88-90.

[4]邓志辉.BiPAP无创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1.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IPPV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RR、HR和SaO2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1.3%VS73.9%),且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无创正压通气;疗效

急性左心衰竭是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明显加重,造成急性左心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从而出现一系列急性肺淤血、肺水肿等症状的临床综合症。近年来随着通气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创正压通气(NIPPV)被不断应用于临床,我院近年来采用NIPPV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6例,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紫绀等,听诊两肺可闻及湿罗音,且所有患者均符合主编的《内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11例,女性35例,年龄45~89岁,平均年龄77.2±6.3岁,基础疾病:冠心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9例,扩张性心肌病8例,缺血性心脏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3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IPPV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基础疾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利尿、扩血管和强心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CM812A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机采用中国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ACM812A型呼吸机,呼吸机模式(无创),根据病情适当调整吸气压、呼气压以及氧流量,一般吸气压从6~8cmH2O开始,并以患者耐受程度逐渐上调至12~16cmH2O;呼气压从3~4cmH2O开始,逐渐上调至6~8H2O,潮气量保持在8ml/kg左右,氧浓度维持在30%~40%,并密切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记录心率(HR)、血压、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R)。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BP(收缩压)、RR、HR和SaO2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疗效判定标准:若患者在呼吸困难程度、两肺哮鸣音及湿性啰音消失或显著减轻,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恢复或接近正常判定为有效,否则判定为无效。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统计分析资料,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心力衰竭患病人数高达2250万,且每年以200万的人数增加。我国心衰的患病率为0.9%,且一旦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5年生存率仅为25%,因此有效防治心力衰竭,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

无创正压通气(NIPPV)是一项新的通气技术。近10年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以及其它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且近年来也逐步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有临床研究显示[2],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发作时不失时机地给予NIPPV可迅速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并能更好的发挥常规利尿、扩血管和强心治疗的作用[3]。在本组的资料中,我们对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IPPV的观察组和仅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其在治疗后的SBP、RR、HR和SaO2指标明显改善,且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IPPV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作者根据临床经验认为NIPPV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其一,双水平NIPPV的应用相当于压力支持+呼气末正压,而双向正压通气可显著降低胸腔负压,从而使左心室跨壁压下降,即降低了后负荷[4];其二,胸内正压作用可降低回心血量,从而降低心脏前负荷;其三,前后负荷的下降可明显降低心肌张力,从而改善冠状动脉血供,增加心肌供氧;最后双水平的正压通气还可减轻呼吸肌做功,从而降低耗氧量。

总之,NIPPV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应用可迅速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的重要辅助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41.

[2]谭世繁,叶海鹏,宋一波,等.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5):23-25.

[3]韦庆锋.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8):88-90.

[4]邓志辉.BiPAP无创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急性左心衰无创正压通气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应用有创呼吸机中无创正压通气C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研究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