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們與“宜居城市”何以漸行漸遠

2014-08-11

澳门月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官員分類意識

“構建低碳澳門,共創綠色生活”,這是澳門環境保護規劃中所提出的願景,符合澳門作為國際城市的身份,也與“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理念吻合。應該說,這部環境規則頒佈後,本澳環保工作取得一些成績,十年環保規劃首三年實施成效評估中,環境空氣,水處理等六項指標達標。但影響深遠的“廢棄物質源回收率”為19.1%,未達20%的預期目標。究其原因,如垃圾量增加,回收力度不夠等。有環保團體指市民雖對垃圾分類和回收有一定意識,但由於覺得麻煩,無動力去實行。建議當局推出獎勵計劃,推動全民主動廢物回收工作,促當局儘快落實膠袋、垃圾等徵費措施。a

垃圾征費,強制污者自付,方向是對的,但說到收錢,若無緩衝適應期,一定會遭到社會大力反對。南韓首爾和臺北垃圾徵費前,政府大規模推行垃圾源頭分類,回收再用,廚餘回收等措施下,兩市的垃圾量,十年來分別下降四到六成。本澳應以先易後難方式推進,讓住戶習慣減廢,到正式推行垃圾徵費時,阻力只會較低,何況獎勵與徵費並行,市民垃圾分類積極性提高,減廢意識也隨之增強。是以垃圾徵費,涉及到千家萬戶,推行應考慮周詳,循序漸進是必要的。

倒是膠袋徵費可大刀闊斧,強制執行。徵費計劃下,市民為免被“徵費”,購物自會備妥購物袋,相較製造垃圾難免,儘量不使用膠袋,很多人還是可以做到,無甚怨言。本月五日世界環境日,本澳舉辦的連串活動的主題便是“減用塑料袋,全城綠起來”。活動吸引眾多市民參與,有的攜子女前來,培養子女環保意識,可見社會共識所在。然而我們的環保官員在回應媒體有關膠袋徵費計劃時,卻以沒有社會共識,會遇到阻力為由,希望透過諮詢聽取大家意見,將膠袋徵費諮詢列入明年工作。這不能不叫人失望。須知澳門鄰近地區如廣東,早在2008年就開始收膠袋稅,香港2009年7月也已實施。我們卻要等到明年,且口口聲聲“民意諮詢”,官員這是叫前不久反“官員離補法案”遊行,弄得杯弓蛇影了吧?抑或拘泥古板的工作積習,一時難改?

見微知著,僅這膠袋徵費,政府環保部門便一拖再拖,其它如光污染,電子污染,汽車尾氣污染等,常年得不到有效解決與根本治理,就一點不奇怪了。如此環境,居民“居得住”已屬不易;樓價、物價居高不下,生活成本上漲,政府對此束手無策,居民“居得起”與否,便可想而知。果然日前出爐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澳門由去年“宜居城市”的第二名,今年直落十強之外。坊間疑慮,若今後發展與生活之間的矛盾持續惡化,本澳豈不要變成“移居城市”?

或許這是杞人憂天,但政府連垃圾分類和膠袋徵費這樣的小事都搞不定,我們與“宜居城市”能不漸行漸遠?(澳門/岑馳明)

猜你喜欢

官員分類意識
阅读理解专练(三)
A Misunderstanding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examination skills
跟踪导练(五)(4)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A Review: The Analysis of Retained Object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Based on Case Theory
带病提拔自有病根
说说分类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