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诗:中国文学最耀眼的明珠论《全唐五代诗》出版的意义

2014-08-11文博

出版参考 2014年13期
关键词:全唐诗新编唐诗

文博

经过众多学者几十年的努力,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二五”重点规划项目——新编《全唐五代诗》即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从乾隆四十五年(1706年)《全唐诗》编撰成书,至今已经300多年。伴随着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原书缺憾与疏漏已不容回避。新编《全唐五代诗》就是弥补其美中不足,出版价值自然不言而喻。

《全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中国文学都以各自时代的特色流芳于后世,唐诗更是中国文学最为耀眼的奇葩。唐诗诞生于中国盛唐,汇总几万首诗歌的《全唐诗》自然不同凡响。唐诗以其极大的影响力,至今傲视中国历代文学,后人一直难以望其项背。

《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900卷,收录唐代2529位诗人的诗作42863首,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康熙帝给予极高评价,亲自为全书作序并题额为《御定全唐诗》,称“唐三百年诗人之菁华,咸采撷于一编之内,亦可云大备矣!”

《全唐诗》编撰留下的一些遗憾

《全唐诗》将唐一代诗歌汇为一帙,为后学提供了莫大的方便。但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大书,只以十人之力,一年多的时间就编撰而成,其粗糙可想而知。由于成书仓促,存在问题自然在所难免。截至目前,学界认为清编《全唐诗》主要有如下不足之处:“①未及广检群书,故缺漏甚多;②考订粗疏,多有误收,今人考订其误收他朝诗即达数百首之多,唐人张冠李戴、重收复出之作亦不少;③小传较疏舛,作者先后次第亦多混乱;④诸诗皆不注出处,征引者难以覆按;⑤校勘不精,诗题及诗句错误较多。”简而言之,这些都是当时一般官修书不愿深究的积习。

由于文献与文物的不断发现,加之对唐诗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对唐诗文献持续地加以补遗、考订、阐释,已知未被《全唐诗》收录的唐代诗人、诗作甚多。于是,学界倡议,在近三百年唐诗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再加发掘,以更高的学术要求,编纂一部全新的《全唐五代诗》。顾其名而可知,《全唐五代诗》已完全不等于《全唐诗》,其第一标志便是五代诗人及其诗作的被收录。故此,新编《全唐五代诗》取代清编《全唐诗》应该说当之无愧!

《全唐五代诗》的特色与超越

文学文献的整理本身就是高水准的学术研究,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这一基础性工作一直受到学界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全唐五代词》《全唐五代小说》《全宋诗》《全宋词》《全宋文》《全元戏曲》《全元文》等大型文学总集陆续编纂或出版,而《全唐五代诗》无疑是诸多总集中极具文献价值的一部。该工作的编纂队伍阵容强大,几位主编均是唐诗研究界的前辈与巨擘,所在工作单位均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文献学的研究重镇。

《全唐五代诗》作为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重点项目,立项于20世纪90年代初。新编《全唐五代诗》基于清代《全唐诗》的渊源,借鉴中华书局《全唐诗》的经验,充分利用现存的古籍文献,吸收考古、科研最新成果,对唐五代所有诗歌进行扫描式梳理归结,以时间为经,以诗人为纬,逐人逐诗予以甄别,剔除张冠李戴,校正误收漏收。每一作者,均以小传纪其生平事迹;每一首诗,均以详尽的出处以备查阅;每一个异文均予以精致、详备的校勘;涉及本末纪事,均去伪存真,不留错讹。新增补诗近万首,纠正张冠李戴数千首,更备以存目诗表,以求严谨不疏。此书编纂历时已经20多年,数百学者穷经皓首,呕心沥血,才有今天之成果。

这部卷帙浩繁的皇皇巨著,将以耀眼的光环照耀文坛,其欣赏价值、资料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必将受到世人的认可。《全唐五代诗》无疑是新时期以来编纂的最具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大型古代文学总集之一,对深入发掘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资源,推进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与普及、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凝聚力,实现中华文化大繁荣均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全唐五代诗》出版的重要意义

《全唐五代诗》第一主编周勋初先生表示,《全唐五代诗》在编纂中,力求达成唐诗整理的最高水平。在此书编撰过程中,专家学者就一些细则达成共识:①纂集全唐五代诗歌(不收词,对其他韵语、歌诀、偈颂等将审慎收入);②运用善本、足本校勘全部唐五代诗人的诗集;③重新撰写诗人小传;④补辑佚散唐五代诗,甄辨重出、误收问题;⑤为全唐五代诗注明来源出处;⑥按诗人生卒年为序重新编次(生卒年无考者,则以登第年等为序);⑦汇辑成编,编定索引,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文献依据。另外,因清编《全唐诗》未特别提出五代诗,这次新编对于五代诗予以充分重视,从而为五代文学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文献。

故此,新编《全唐五代诗》的出版基于新世纪古籍整理而言,可谓空谷足音,当得起“不朽之盛事”。概言之,其出版意义如下:

(1)历史需要《全唐五代诗》。作为封建王朝的清代有识之士,尚且看到了《全唐诗》的文化传承价值;正处于文化大繁荣的当代社会,当然更有理由重视这一稀有的文化传承资源。由于《全唐诗》的先天缺陷已经被发现,新编《全唐五代诗》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还唐诗一个完整的历史面貌。

(2)时代需要《全唐五代诗》。作为中国文学瑰宝的《全唐诗》,至今深受国内外读者的钟情与喜爱。《全唐五代诗》将在覆盖《全唐诗》的基础上,增补大量的唐诗和全部五代的诗,使诗的总量与诗人队伍都有所增加,特别是将五代诗人作品全部植入,使唐诗的传承不留历史空白。对当代人来说,可以一览唐五代诗的全貌。

(3)无论是古籍整理,还是文学遗产保护,抑或是学术研究,《全唐五代诗》都堪称填补空白之工程。编纂者充分利用现存的古籍文献,吸收考古、科研最新成果,对唐、五代所有诗歌进行拉网式检索、扫描式梳理、信息化归结,以时间为经,以诗人为纬,逐人逐诗予以甄别,剔除张冠李戴,校正误收漏收,异文一一校勘,出处详备开列,版本互为参照,本事去伪存真,每个诗人生平事迹以文献为依据,予以增删或辑补。新增作者约1000人,增补诗歌约5000首,纠正张冠李戴近千首,更备以存目诗表,以求严谨不疏。目前,国内外未有类似项目出现,这是因为整理、编纂一部权威的《全唐五代诗》殊非易事,不集中、调动一支庞大的唐诗学者,就不可能完成这一巨大的工程。陕西人民出版社不遗余力参与、支持这一项目的出版,便是基于这一认识和使命感。

(4)唐诗是中国文学的峰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簇鲜艳夺目的奇葩,也是一串璀璨的明珠,出版《全唐五代诗》全本就是珍视这一簇奇葩,就是珍藏这一串明珠。

(5)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文化文明的进化以及盛世文化的繁荣,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世界共识。《全唐五代诗》不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让这一举世瞩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早日以高质量的纸质媒介问世,其价值不可估量。

总之,新编《全唐五代诗》出版后,其应受到的时代礼遇与殊荣,我们有理由期待。 (作者单位系陕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全唐诗新编唐诗
龟兔赛跑新编
新编报到等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节选)
《亡羊补牢》新编
刻舟求剑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