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监测医院内感染的价值分析
2014-08-11艾显会
艾显会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在监测医院内感染中显现出的价值。方法:选择于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6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疾病的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治疗的同时通过微生物检验对院内感染进行监测预防,对比住院期间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院内感染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住院治疗患者中展开微生物检验能够显著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院内感染;临床价值
院内感染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感染,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ICU患者、老年患者之中,其中尿路感染、消化系统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不仅会影响患者疾病的康复预后,同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存在一定的威胁,因此引起院方高度的重视,如何有效控制、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受到了患者、医务人员高度的关注。临床研究显示绝大部分的院内感染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1],通过微生物检验能够有效控制院内感染,为进一步研究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在监测医院内感染中显现出的价值,本文选择于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具体信息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60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对照组中男158例,女142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7.1±7.2岁;住院天数6~11d,平均8.2±1.6d;观察组中男161例,女139例;年龄47~85岁,平均年龄67.6±7.5岁;住院天数5~10d,平均8.5±1.5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疾病的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治疗的同时通过微生物检验对院内感染进行监测预防,具体的措施如下:①通过微生物检验加强对医院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并且加强对感染源的检测;②对患者行前瞻性的控制、预防,尤其是ICU患者、老年患者等易感人群;③加强医务人员在隔离、消毒方面的强化指导,对微生物检验者进行培训,提高在疾病诊治素养,鼓励微生物检验者加强临床沟通、并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结果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住院期间观察组中2例出现尿路感染,1例患者出现消化系统感染,2例患者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其他感染1例,院内感染率为2.0%;对照组中8例出现尿路感染,7例患者出现消化系统感染,7例患者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其他感染2例,院内感染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医院感染始终是医院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一方面会影响院方的医疗质量,同时也可能加剧医疗纠纷而影响医院形象,通过有效的手段降低院内感染十分关键。微生物检验研究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学科,在临床感染的诊治、指导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中发挥出积极显著的作用;据临床统计显示,我国的院内感染现象较为严重,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医疗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微生物检验监测医院内感染十分有必要[2]。
研究发现院内感染的人群主要集中在ICU患者、老年患者,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监测与观察;另外本次研究发现院内感染以尿路感染、消化系统感染、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故临床上加强对上述感染的监测和预防,并增强对上述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院内感染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和8.0%,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高玲等研究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充分表明了临床微生物检验在监测医院内感染中显著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在住院治疗患者中展开微生物检验能够显著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曾明磊.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6):72.
[2]曹慧.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60-2561.
[3]高玲.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