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导入应把握的三个节点
2014-08-11叶丽娟
叶丽娟
课程导入是我们日常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有时候,学生很可能因为导入部分精彩而对整堂课的内容充满好奇、期待,从而全神贯注地上完一整节内容相对枯燥的课。由此看来,课程导入虽是教学中的小细节,效果却很明显,地位也相当重要。那么,如何导入才算真正有效呢?我想思考这个问题,还得从分析什么是课程导入开始。
顾名思义,课程导入就是一堂课中,在教学内容展开前占据引导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从其地位看,导入绝对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和重点,但却可能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从其目的上看,导入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因此,导入本身一定不是目的,它只是手段。然而,现实中却有不少误解或误用导入的现象存在。
第一种,伪导入。这里指的是课堂中看似有导入环节存在,而实际未起到任何正面效果,乃至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某教师因其体形较为肥胖,在讲授赤道这一概念时,就用手指着自己腰间的腰带,对学生说:“这就是赤道。”学生可以把他的上腹部看成是北半球,下腹部看成南半球。由此,学生哄堂大笑,该教师更是发挥天生的幽默能力,进一步与同学打趣,说如何形成和保持这么好的身材等等。实际上,赤道这个概念十分容易理解,而因为老师的这么一比喻,学生整堂课都沉浸在他刚才的笑话当中,忽略了后面更加复杂的内容,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
第二种,表层导入。它表明教师确实是花费了一些心思用于课堂导入,但并未达到实质层面。比如,某拓展性课程中,该堂课的目的是介绍大师梁思成的主要贡献及优秀品质,并结合现实社会问题,进行反思。这样一节课,有些教师用名言作为导入,然后让学生猜一猜,今天的大师是谁。在我看来,面对这样一种方式无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知道该名言是谁说的,如此,他就没什么兴趣再往下思考了;另一种是学生不知道该名言出自何人,但如此一来,学生在短时间内也没时间去查它到底出自何处,什么意思,那么对这句名言也不会有太深的感触和理解,另一方面,教师会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公布该位大师是谁,至此,学生的疑虑和困惑也就结束。这样带来的后果是,知道的学生不会思考其他内容,不知道的学生不知道从何处思考其他内容。导入的作用仅限于学生们都知道了名言出于何人。
由此可见,课程导入还真的是不简单。如何导入才真正有效,也真的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一番才是。实际上,课程导入可以看成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它关注的是从原有基础导向新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因此,如何导入才有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至少包括如下三个节点:以什么为基础导出?凭借什么方式导入?最终导向哪里?
事实上,教师们考虑最多的是第二个问题,即凭借什么方式导入。但我认为导出的基础才是决定着课程导入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课堂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内容只是促进学生发展所需的中介材料,因此,学生发展的真实状态是进行课程导入的基础。第一,学生的知识状态,例如以旧知为媒介导入新知时,假如教师忽略学生真实的知识掌握状态,最终的结果不会是学生对新知识感兴趣,而是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更觉得迷糊。第二,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状态。尽管有些时候教师会考虑到学生情感、价值取向的真实状态,但还是不会把握真实的度。例如,梁思成一课中,我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北京交通拥堵和雾霾问题为导入题材,介绍新中国刚成立时,梁思成所提出的北京规划方案,以此凸显梁思成的远见卓识,自以为学生会感兴趣,但事实不是如此。其原因有两点:一是虽然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但更多的时候是抱着了解的心态,而非尝试解决问题的心态,因此他们想做的也只是看新闻;其次,社会现实问题没有与学生的知识基础相联系也是导入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正如知识的学习,很多时候不是老师讲授的不精彩,也不是讲授的知识量太大,而是教师没有把握好知识传授过程中的难度。试想谁会对超过自己现有水平很多的东西感兴趣呢。第三,学生的实际需要。投其所好,一般而言总是会吸引人的眼球。但仅是这些方面,绝不可以孤立地思考其中任何一项,而是要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
当我们比较准确地判断了学生的真实状态之后,导入的方式或者载体想必不会太难。常见的方式有:以旧知引新知;文字材料类导入;视听材料导入;等等。
导向何处实际上是有效果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一是导向有利于学生主动健康发展,这里既包括知识上的增长,也包括情感上的愉悦体验和精神上的洗礼、充裕;二是导向新授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当然,如此之多的导向目的地,并不是要我们一次就要全部达到,一次只达到某一个方面,我们也会认为是有效的、成功的。
整个课程导入就像是从一个起点到某一个终点,其间我们还要选择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当我们把起点、终点确定好之后,途径与方式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江西省鄱阳县川畈街中心小学 3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