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ICU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2014-08-11彭宇
彭宇
【摘要】 目的:探析集束化护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过程中对预防ICU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2月期间ICU收治的11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则采用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集束化护理应用于ICU护理中能有效预防ICU综合征,干预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05),干预组患者SAS、CA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将常规被动预防转变为主动预防,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集束化护理在ICU病房的实施能有效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ICU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ICU护理; 集束化护理; ICU综合征; 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effect of cluster-based nursing for nursing in ICU syndrome.Methods: 110 cases, from December 2012 to Febr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 55 cases in every group.Routine nursing care was carried out for the control group, and cluster-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given for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And then the results of them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It was effective to prevent ICU syndrome by cluster-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ICU nursing.The rate of ICU syndrom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comfort degrees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of intervention group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cluster-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transfer passive prevent to active prevent, and was very effective and purposeful.Cluster-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prevent the ICU syndrome,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So It was well worth popularizing in ICU nursing.
【Key words】 ICU nursing; cluster-based nursing; ICU syndrome;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020-01
ICU综合征由Mckegney等人首次提出,指ICU监护过程中患者以精神障碍为主并兼其他症状的综合征[1]。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性且轻重不一,主要临床症状为精神障碍,具体表现为谵妄、焦虑、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失眠、头痛等。ICU作为医院收治危急重症患者的特殊科室,伴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各种高端设备和极为紧张的治疗护理环境促使ICU综合征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有研究报道[2],ICU综合征且行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同时出现撤机困难,住院时间长,影响患者认知功能;另有研究报道[3]适当的治疗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ICU综合征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如何早期行适当治疗和早期护理干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已经成为目前ICU护理的研究热点和课题。本次研究笔者选取我院ICU收治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110例患者均来源于我院ICU监护室2012年1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排除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部本身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既往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患者、老年痴呆症患者;均在ICU治疗期间出现谵妄、幻觉、失眠等精神障碍症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5例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5.78±10.56岁,其中心肌梗死14例、结石性胆囊炎1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例、肿瘤术后16例。干预组55例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32~80岁,平均年龄64.86±10.88岁,其中心肌梗死11例、结石性胆囊炎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4例、肿瘤术后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55例患者行ICU常规护理,干预组55例患者行集束化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 成立集束化护理干预小组:在ICU科室内选择资深护士组成集束化护理小组,同时由组员推举一名工作经验丰富、职称为护师及其以上且具有良好沟通、组织、配合和应急处理问题能力的护士为组长。
1.2.2 集束化护理小组职责:集束化护理小组成立后每周定期培训学习国内外关于预防ICU综合征的理论和技巧,并探索其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并循证指导护理行为。患者进入ICU后,由组长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制定集束化护理的方案,将护理项目列表并实施。组长进行技巧指导和质量监控,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并督促组员改进。每天交班之后组员向组长汇报集束化干预策略,总结不足和优点。每周至少3次护理查房,通过查房形式进行讨论达到持续改进的目标。
1.2.3 集束化护理策略:本次研究集束化干预小组组员通过查阅近年来预防ICU综合征治疗和护理技术,并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评估患者及护理各个环节,在原有护理干预方案基础上进行完善,制定更为致密科学的护理操作标准。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参照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4](SAS)测量患者焦虑状况;参照美国Inouye教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本)[5]谵妄诊断标准编制的定方法(CAM)测定患者的谵妄值。另外,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分析:集束化护理应用于ICU护理中能有效预防ICU综合征,干预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为5.45%(3/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2%(12/55)(χ2=12.374,P=0.000);干预组患者SAS、CA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χ2=11.808,P=0.001),详见表2。
3 讨论
患者进入ICU后要注重改善ICU监护室的环境,由于ICU监护室内环境较为特殊,无家属陪护,治疗手段特殊,患者存在社交孤独、沟通不畅、制动、环境陌生、噪声过度以及光线变化等造成患者感官超负荷进而导致精神紧张诱发ICU综合征。
维持患者正常的生物钟,护理过程中不能妨碍睡眠质量,让患者保持正常的睡眠节律。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在夜间应用眼罩和耳塞,避免抢救室对同病房患者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注重保护患者的隐私,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减少暴露患者身体的次数和部位,让患者感觉受到尊重,预防不安和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产生。
ICU监护室中监护仪器和呼吸机运作时会发生单调的声音,要尽量消除各种设备发出的峰值噪音。护理人员谈话以及电话铃声等均为噪音的来源,集束化干预小组通过专题讲座和讨论增强护理人员控制噪噪音的意识,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减少噪音,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在ICU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探视次数,有研究报道[6],家属探视并不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改善探视条件,让患者家属和亲友接近患者,给予患者鼓励,让患者获得心理支持,但是要严格控制家属亲友的探视时间,每次不能超过30min,另外,可在患者可视范围内悬挂日历、时钟,让患者保持时间概念。
不断改进ICU各项基础护理,为了方便给患者全身擦洗以及确保引流管通畅,改良患者的衣裤,由前之后穿着并预留小孔方便放置引流管,在各项基础护理时要注重关保密患者的隐私。改良气囊气管导管置于肛门内可用于严重腹泻患者的护理中,保护肛周的皮肤以及排泄物污染给患者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自制手套以及约束带保证患者舒适情况下预防ICU综合征患者抓扯导管。另外,在病房内根据患者的喜好播放轻音乐,舒缓患者的心情,促进感情、情绪的镇静,抑制各种压力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ICU监护时患者发生ICU综合征,干预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为5.45%(3/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2%(12/55)(χ2=12.374,P=0.000)。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调节患者精神状况,改善患者精神障碍,干预组患者SAS、CA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χ2=11.808,P=0.001)。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将常规被动预防转变为主动预防,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集束化护理在ICU病房的实施能有效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ICU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盛孝敏,甘秀妮,张传来等.护理组长在实施集束干预策略预防ICU综合征中的作用[J].激光杂志,2013,34(2):112-113
[2] 余帅.护理组长在实施集束干预策略预防ICU综合征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3,(25):233-234
[3] 盛孝敏.ICU综合征患者护理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建立与临床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
[4] 吴玲玲,顾佳怡,金恋欢,等.呼吸机集束化策略依从性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17):1-3
[5] 陈舒洁,王军,肖倩,等.预防ICU患者误吸的集束化护理内容的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3):3969-3973
[6] 秦云霞.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3):2770-2772
1.2.2 集束化护理小组职责:集束化护理小组成立后每周定期培训学习国内外关于预防ICU综合征的理论和技巧,并探索其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并循证指导护理行为。患者进入ICU后,由组长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制定集束化护理的方案,将护理项目列表并实施。组长进行技巧指导和质量监控,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并督促组员改进。每天交班之后组员向组长汇报集束化干预策略,总结不足和优点。每周至少3次护理查房,通过查房形式进行讨论达到持续改进的目标。
1.2.3 集束化护理策略:本次研究集束化干预小组组员通过查阅近年来预防ICU综合征治疗和护理技术,并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评估患者及护理各个环节,在原有护理干预方案基础上进行完善,制定更为致密科学的护理操作标准。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参照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4](SAS)测量患者焦虑状况;参照美国Inouye教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本)[5]谵妄诊断标准编制的定方法(CAM)测定患者的谵妄值。另外,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分析:集束化护理应用于ICU护理中能有效预防ICU综合征,干预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为5.45%(3/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2%(12/55)(χ2=12.374,P=0.000);干预组患者SAS、CA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χ2=11.808,P=0.001),详见表2。
3 讨论
患者进入ICU后要注重改善ICU监护室的环境,由于ICU监护室内环境较为特殊,无家属陪护,治疗手段特殊,患者存在社交孤独、沟通不畅、制动、环境陌生、噪声过度以及光线变化等造成患者感官超负荷进而导致精神紧张诱发ICU综合征。
维持患者正常的生物钟,护理过程中不能妨碍睡眠质量,让患者保持正常的睡眠节律。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在夜间应用眼罩和耳塞,避免抢救室对同病房患者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注重保护患者的隐私,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减少暴露患者身体的次数和部位,让患者感觉受到尊重,预防不安和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产生。
ICU监护室中监护仪器和呼吸机运作时会发生单调的声音,要尽量消除各种设备发出的峰值噪音。护理人员谈话以及电话铃声等均为噪音的来源,集束化干预小组通过专题讲座和讨论增强护理人员控制噪噪音的意识,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减少噪音,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在ICU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探视次数,有研究报道[6],家属探视并不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改善探视条件,让患者家属和亲友接近患者,给予患者鼓励,让患者获得心理支持,但是要严格控制家属亲友的探视时间,每次不能超过30min,另外,可在患者可视范围内悬挂日历、时钟,让患者保持时间概念。
不断改进ICU各项基础护理,为了方便给患者全身擦洗以及确保引流管通畅,改良患者的衣裤,由前之后穿着并预留小孔方便放置引流管,在各项基础护理时要注重关保密患者的隐私。改良气囊气管导管置于肛门内可用于严重腹泻患者的护理中,保护肛周的皮肤以及排泄物污染给患者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自制手套以及约束带保证患者舒适情况下预防ICU综合征患者抓扯导管。另外,在病房内根据患者的喜好播放轻音乐,舒缓患者的心情,促进感情、情绪的镇静,抑制各种压力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ICU监护时患者发生ICU综合征,干预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为5.45%(3/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2%(12/55)(χ2=12.374,P=0.000)。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调节患者精神状况,改善患者精神障碍,干预组患者SAS、CA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χ2=11.808,P=0.001)。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将常规被动预防转变为主动预防,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集束化护理在ICU病房的实施能有效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ICU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盛孝敏,甘秀妮,张传来等.护理组长在实施集束干预策略预防ICU综合征中的作用[J].激光杂志,2013,34(2):112-113
[2] 余帅.护理组长在实施集束干预策略预防ICU综合征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3,(25):233-234
[3] 盛孝敏.ICU综合征患者护理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建立与临床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
[4] 吴玲玲,顾佳怡,金恋欢,等.呼吸机集束化策略依从性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17):1-3
[5] 陈舒洁,王军,肖倩,等.预防ICU患者误吸的集束化护理内容的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3):3969-3973
[6] 秦云霞.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3):2770-2772
1.2.2 集束化护理小组职责:集束化护理小组成立后每周定期培训学习国内外关于预防ICU综合征的理论和技巧,并探索其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并循证指导护理行为。患者进入ICU后,由组长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制定集束化护理的方案,将护理项目列表并实施。组长进行技巧指导和质量监控,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并督促组员改进。每天交班之后组员向组长汇报集束化干预策略,总结不足和优点。每周至少3次护理查房,通过查房形式进行讨论达到持续改进的目标。
1.2.3 集束化护理策略:本次研究集束化干预小组组员通过查阅近年来预防ICU综合征治疗和护理技术,并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评估患者及护理各个环节,在原有护理干预方案基础上进行完善,制定更为致密科学的护理操作标准。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参照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4](SAS)测量患者焦虑状况;参照美国Inouye教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本)[5]谵妄诊断标准编制的定方法(CAM)测定患者的谵妄值。另外,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分析:集束化护理应用于ICU护理中能有效预防ICU综合征,干预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为5.45%(3/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2%(12/55)(χ2=12.374,P=0.000);干预组患者SAS、CA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χ2=11.808,P=0.001),详见表2。
3 讨论
患者进入ICU后要注重改善ICU监护室的环境,由于ICU监护室内环境较为特殊,无家属陪护,治疗手段特殊,患者存在社交孤独、沟通不畅、制动、环境陌生、噪声过度以及光线变化等造成患者感官超负荷进而导致精神紧张诱发ICU综合征。
维持患者正常的生物钟,护理过程中不能妨碍睡眠质量,让患者保持正常的睡眠节律。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在夜间应用眼罩和耳塞,避免抢救室对同病房患者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注重保护患者的隐私,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减少暴露患者身体的次数和部位,让患者感觉受到尊重,预防不安和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产生。
ICU监护室中监护仪器和呼吸机运作时会发生单调的声音,要尽量消除各种设备发出的峰值噪音。护理人员谈话以及电话铃声等均为噪音的来源,集束化干预小组通过专题讲座和讨论增强护理人员控制噪噪音的意识,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减少噪音,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在ICU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探视次数,有研究报道[6],家属探视并不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改善探视条件,让患者家属和亲友接近患者,给予患者鼓励,让患者获得心理支持,但是要严格控制家属亲友的探视时间,每次不能超过30min,另外,可在患者可视范围内悬挂日历、时钟,让患者保持时间概念。
不断改进ICU各项基础护理,为了方便给患者全身擦洗以及确保引流管通畅,改良患者的衣裤,由前之后穿着并预留小孔方便放置引流管,在各项基础护理时要注重关保密患者的隐私。改良气囊气管导管置于肛门内可用于严重腹泻患者的护理中,保护肛周的皮肤以及排泄物污染给患者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自制手套以及约束带保证患者舒适情况下预防ICU综合征患者抓扯导管。另外,在病房内根据患者的喜好播放轻音乐,舒缓患者的心情,促进感情、情绪的镇静,抑制各种压力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ICU监护时患者发生ICU综合征,干预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为5.45%(3/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2%(12/55)(χ2=12.374,P=0.000)。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调节患者精神状况,改善患者精神障碍,干预组患者SAS、CA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χ2=11.808,P=0.001)。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将常规被动预防转变为主动预防,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集束化护理在ICU病房的实施能有效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ICU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盛孝敏,甘秀妮,张传来等.护理组长在实施集束干预策略预防ICU综合征中的作用[J].激光杂志,2013,34(2):112-113
[2] 余帅.护理组长在实施集束干预策略预防ICU综合征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3,(25):233-234
[3] 盛孝敏.ICU综合征患者护理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建立与临床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
[4] 吴玲玲,顾佳怡,金恋欢,等.呼吸机集束化策略依从性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17):1-3
[5] 陈舒洁,王军,肖倩,等.预防ICU患者误吸的集束化护理内容的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3):3969-3973
[6] 秦云霞.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3):277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