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基础护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研究
2016-01-05张莉燕
张莉燕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优质基础护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 98例在ICU进行治疗的患者, 按照收治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9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基础护理,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 主要评价指标为护理缺陷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基础护理方式用于ICU患者, 可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提高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优质基础护理;ICU护理;重要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2.176
ICU治疗主要针对的是重症患者, 其护理也需要24 h无间断, 对主治医师和护士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和标准。而高质量的护理措施, 不仅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起促进作用, 还对患者的医疗安全起直接影响作用[1, 2]。本文将对优质基础护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 旨在为相关应用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到本院ICU进行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2~66岁, 平均年龄(45.2±6.9)岁;在取得患者家属同意的前提下, 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观察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 随时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并发症情况, 叮嘱患者按时吃药。
1. 2. 2 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基础护理[2, 3]。实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在原有的排班模式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调整, 对不同职称护士进行合理搭配, 确保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职称人员, 防止人为的护理缺陷。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为中心目标, 制定人性化、个性化的优质护理, 耐心、细致、一对一地向患者解答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加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同时为患者树立用于面对疾病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的护理缺陷和护理满意度。护理缺陷主要包括:物理损伤、化学损伤、用药错误、输液错误、输血错误、保温不当、患者标本丢失。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标准:满分为60分, 依次分为良好:51~59分;较好:41~50分;中等:31~40分;一般:21~30分。满意度=(良好+较好+中等)/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缺陷比较 观察组患者共发生护理缺陷2例, 对照组共发生护理缺陷18例, 观察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优质基础护理模式是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进行探索和研究, 以满足患者的各项需要开展护理工作, 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 减轻患者痛苦。既要注重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 还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更加强调人文关怀[3]。医院ICU护理人员必须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与工作使命, 要严格配合主治医师, 将风险降到最低[4]。同时, 在对患者实施优质基础护理服务时, 还要注重人文关怀, 减轻患者的住院心理负担[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优质基础护理方式用于ICU患者, 可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提高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韩丽松. 优质基础护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研究. 中国保健营养, 2012, 11(5):1036.
[2] 李惠, 钟梦飞. 优质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14(3):134-135.
[3] 周玉红, 陈春青, 韩慧, 等. 无缝隙护理对ICU患者感染及停留时间的影响. 当代护士, 2014, 11(2):87-89.
[4] 黄灶妹, 李志波, 丘丽华, 等.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9):179-181.
[5] 邱丽红. 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7):590-592.
[收稿日期:201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