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西南山区花生促早熟栽培试验初报

2014-08-10张柏华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双膜露地栽培花生

张柏华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 323000)

丽水市莲都区地处浙西南山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回暖早,比较适合春季作物通过促早熟栽培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莲都区老竹镇大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其中鲜食春花生年播种面积达160多hm2,平均每667 m2产量500 kg左右,产值2000多元,成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由于春季3~4月常会受到倒春寒天气影响,造成春花生严重冻害,影响产量;且常因收获上市比较集中,影响经济效益。为减轻春季冷害的影响,笔者于2013年在老竹镇开展花生春季促早熟栽培技术田间试验和大田示范,取得了较好效果。其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示范材料与方法

1.1 小区试验

1.1.1 试验材料 参试花生品种为大红袍 (市售);地膜为0.006 mm超薄膜 (山东锦庆塑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小拱膜为0.014 mm聚乙烯薄膜(山东锦庆塑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单体钢管大棚30 m×8 m,大棚膜为0.08 mm聚乙烯薄膜 (山东锦庆塑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1.2 试验处理 试验设4个处理:①单膜栽培,即只在播种时覆盖1层地膜;②双膜栽培,即除播后覆盖1层地膜外,在地面上加盖1层小拱膜 (小拱膜高度为50 cm左右);③钢管大棚栽培,即除在播后覆盖1层地膜外,再覆盖大棚膜;④露地栽培 (CK),即播种后地面没有任何覆盖物。各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其他栽培措施各处理一致。

试验于3月5日播种,其中露地栽培4月2日播种。整地时每667 m2施用17%碳酸氢铵50 kg和有机无机复混肥 (含有机质45%)50 kg作基肥,播后盖地膜前用50%乙草胺乳油150 mL封杀杂草,分别在出苗后4~5叶期和开花结果期,每667 m2用0.2%钼酸铵30 g+硼砂100 g+磷酸二氢钾100 g对水50 kg喷雾,进行叶面追肥。6月中旬陆续成熟收获。播种当天天气晴,最低气温5℃,最高气温23℃,试验期间没有异常天气。

1.1.3 调查记载方法 调查记载各处理的播种期、出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鲜果产量和冻害、涝害、病虫害发生情况。采用新复极差统计方法测验差异显著性。

1.2 示范应用

大田示范分单膜栽培和双膜栽培两种模式,其中单膜栽培3月下旬播种,示范面积6.7 hm2;双膜栽培3月上旬播种,示范面积1.3 hm2。示范田块在整地时每667 m2施基肥17%碳酸氢铵50 kg和有机无机复混肥 (含NPK 5%、有机质45%)50 kg。播后盖地膜前用50%乙草胺乳油150 mL对水50 kg喷雾地面防杂草。分别在出苗后4~5叶期和开花结果期,每667 m2用0.2%钼酸铵30 g+硼砂100 g+磷酸二氢钾100 g对水50 kg喷雾,进行叶面追肥。栽培密度行株距为40 cm×16~18 cm,折每667 m2种植8000~10000穴,每穴播种3粒种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区试验结果分析

2.1.1 对生育期的影响 试验观察记载结果 (表1)显示,各处理的花生出苗时间分别为大棚栽培13 d、双膜栽培19 d、单膜栽培21 d、露地栽培10 d;出苗至开花所需时间分别为33、33、32和48 d;开花至成熟期所需时间分别为46、47、52和45 d。主要是由于各处理在早春季节的保温效果不同所致,保温性“地膜+大棚”好于“地膜+小拱膜”,“地膜+小拱膜”好于“单层地膜”。

表1 促早熟栽培试验各处理花生生育期

2.1.2 对抗逆性的影响 由观察记载结果 (表2)可见,其保温性能好的处理,花生受低温、泽涝影响及发病程度就轻,反之就较重。

2.1.3 对产量的影响 表3表明,3个覆膜栽培处理的花生产量分别比露地栽培高33.9%、33.4%和24.9%,其中大棚栽培和双膜栽培处理极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单膜栽培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3个覆膜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表2 促早熟栽培试验各处理花生抗逆性

表3 促早熟栽培试验各处理花生产量

2.1.4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4可见,覆盖薄膜的保温性能越好,收获期越早,市场销售价格越高,经济效益就较高。所以大棚、双膜、单膜栽培的经济效益均高于露地栽培,其中:大棚栽培的产值最高,双膜的次之,单膜的第三。

表4 促早熟栽培试验各处理花生经济效益分析

2.2 大田示范效果分析

2.2.1 单膜覆盖栽培技术示范 该示范面积6.7 hm2。经抽样调查,成熟期比露地栽培的提早3 d;平均每667 m2产量达530 kg,比露地栽培增产40 kg,增幅达8.16%;因提早收获,每公斤售价高0.8元,每667 m2收入可增加360元。

2.2.2 双膜覆盖栽培技术示范 该示范面积1.3 hm2。经抽样调查,平均每667 m2产量达596.3 kg,比露地栽培增产106.3 kg,增幅21.7%;提早8 d收获上市,每公斤售价达6.6元,比露地栽培的价格提高3元,每667 m2收入增加1788.9元。

3 讨论

3.1 在早春采取大棚、双膜覆盖和单膜覆盖栽培能促使花生提早出苗,提早收获,达到提前上市、增加收益的目的。同时,还因缩短花生生育期,有利全年茬口安排,实现全年增产增收。

3.2 大棚、双膜覆盖和单膜覆盖栽培因具有较好的保温、避雨作用,可避免或减轻花生植株遭受不良环境的影响,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减轻病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有利保护生态环境。

3.3 试验表明,在浙西南河谷丘陵地区早春栽培花生可采用双膜或单膜覆盖栽培,播种期建议在3月上中旬。

猜你喜欢

双膜露地栽培花生
掏花生
双膜覆盖对棉田土壤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无纺布在露地栽培克瑞森葡萄上应用技术及作用
露地荠菜有机栽培技术
张掖市无公害露地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设施和露地栽培对金针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枇杷促早防冻双膜覆盖大棚栽培技术
糖用甜菜单、双膜覆盖对地温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