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2014-08-10钱赢
钱 赢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钱 赢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结石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 治疗结果
伴随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近些年腹腔镜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均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中,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切口小、粘连少、痛苦小、恢复快、遗留瘢痕小等优点,迅速被广大患者所接受。笔者对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对治疗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的患者102例,其中男56例,女46例,年龄35~62岁,平均年龄(50.5±6.5)岁。102例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B超扫描均明确诊断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随机分为2组,均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和心脑血管疾病。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51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术:取患者的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行常规开腹手术,在手术过程中认真细致的辨认肝总管、胆总管及胆囊管交汇处的解剖关系,切除胆囊的方法采用顺逆结合的手术方式,手术要由熟练的医师操作,手术过程中要轻柔,以免损伤其它组织。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5~7 d[2]。(2)观察组51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准备常规处理,采用全身麻醉方式,患者取平卧位。肚脐下切开皮肤,皮下约1 cm,气腹针穿刺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再腹腔镜引导下打二孔(剑突下,右上腹)置入器械,探查肝脏、胆总管、胰腺、胃及脾脏等有无异常,分离黏连。提起胆囊壶腹部,解剖胆囊三角,游离胆囊管,明确其与胆总管的关系,距胆总管约0.5 cm上生物夹,远端夹钛夹,剪断胆囊管,同法处理胆囊动脉,顺逆结合切除胆囊。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3~5 d。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2.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1例发生胆管损伤,1例出现胆漏,1例肠粘连,1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7.84%(4/51)。对照组:1例发生胆管损伤,1例出现胆漏,5例发生肠粘连,1例出血,4例发生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23.53%(12/5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由于手术切口较大,对患者的损伤较严重,导致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由于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切口美观、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被广大医师及患者所接受,目前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丁莉萍等[3]通过临床研究发现,LC治疗急性胆囊炎对机体损伤,较开腹胆囊切除术小,可明显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且胃肠功能恢复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84%,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的23.53%。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1] 赵国良,张英豪,薄 涛.心功能Ⅱ级患者行低气腹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8例临床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5,12(6):568-569.
[2] 高富元,张克君,朱东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回顾及预防[J].中国医学新,2010,7(5):67-68.
[3] 丁莉萍,王晓峰.腹腔镜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8):3549-3550.
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普外科,239000
钱 赢(1980-),男,安徽无为县人,医师,大学。
R575.61
A
1008-7044(2014)04-0368-01
201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