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在四川省的适应性栽培试验
2014-08-10张正国陈祥平范小敏柯皓天冯永德
张正国 陈祥平 范小敏 柯皓天 冯永德
(1 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31;2 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成都 610031;3 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10031;4 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成都 610041)
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在四川省的适应性栽培试验
张正国1陈祥平1范小敏2柯皓天3冯永德4
(1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31;2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成都 610031;3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10031;4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成都 610041)
为筛选适于四川省丘陵非良田栽培的优良桑品种,在江油市进行了强桑1号桑树新品种的栽培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强桑1号与对照桑品种湖桑32号相比,不同栽植密度的单位面积桑园的全年产叶量密植桑园区(行株距为1.25 m×0.35 m)增产18.96%,低干桑园区(行株距为1.35 m×0.48 m)增产26.61%,万头茧层量提高2.38%,百公斤桑产茧量提高5.21%,并表现出枝叶生长旺盛、抗旱耐瘠性强和秋叶硬化较迟等特性,适于四川丘陵蚕区作为中熟桑品种栽植。
四川省;桑树品种;强桑1号;适应性;丰产性能;叶质;抗逆性
近20来年,我国桑树育种研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已育成并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叶用桑品种有30多个[1]。由于四川丘陵蚕区主要利用非良田栽植桑树,又无人工灌溉条件,对所用桑品种除具备优质高产特性外,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瘠性能。为此,我们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等单位引进30多个新桑品种,在农村桑园进行适应性栽培比较试验,其中丰田16号[2]、强桑2号(丰田5号)[3]和强桑1号等品种的试验成绩达到引种指标,并在省内10多个市、县(区)示范推广。现将强桑1号引种栽培鉴定试验成绩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桑品种
试验桑品种:强桑1号,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提供;对照桑品种:湖桑32号,由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桑树种质圃提供。蚕品种:871×872,由四川省三台蚕种场生产;洞·庭×碧·波,由四川省三台石安蚕种场生产。
1.2 试验方法
在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江油蚕桑基地(原江油蚕桑技术研究所)建立试验桑园。试验地为丘陵旱地,土层深厚但肥力较低。设低干载培区和密植栽培区,由于受地块面积所限,实验区设在相邻的2块台地。低干栽培区行株距为1.35 m×0.48 m,每667 m2桑园栽植1029株,低干树型养成,3年成型,每株养成4~6个桑拳,定拳高度离地面约60 cm,每个桑品种栽植2个重复小区,每个小区面积38 m2;密植栽培区行株距为1.25 m×0.35 m,每667 m2桑园栽植1930株,2年成型,每株养成2个桑拳,定拳高度离地面约20 cm,每个桑品种栽植1个小区,小区面积33 m2。将2块地的各小区随机排列,四周设保护行。于2004年9月栽植广东杂交桑幼苗,2006年1月嫁接供试桑品种,按四川省春伐常规栽培技术统一进行植保和肥培管理。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按《全国农作物(桑树)品种审定标准》和《四川省桑品种鉴定工作细则》的项目与方法实施试验与调查。原计划第3~4年完成试验,由于受2008年“5.12”大地震的影响,实际在第3年(2008年)和第8年(2013年)对供试桑品种的农艺经济性状进行测试。
1.3.1 桑叶产量调查 每个小区每个桑品种抽样20株,在春蚕(5月25日前后)、夏蚕(7月20日期间)和秋蚕(9月25日前后)的5龄盛食期采摘片叶,3季产叶量之和为全年产叶量,并折合为每667 m2桑园产叶量进行比较。
1.3.2 桑叶质量测试 丝茧育对供试桑品种桑叶品质的调查,主要采用养蚕法进行鉴定。养蚕试验在江油蚕桑基地的蚕室进行,春季饲养的蚕品种为871×872,秋季饲养的蚕品种为洞·庭×碧·波, 2008年分别在6月11日、8月3日收蚁,2013年分别在5月8日、7月29日收蚁,在春蚕、秋蚕的5龄起蚕时数蚕分区,每区300头,每个桑品种设3次重复。每天上午和下午采叶,每日给桑3~4回,看蚕称叶给桑。所采桑叶的2/3来自低干桑园区,1/3来自密植桑园区。主要调查给桑量、产茧量、茧层量和千克桑产茧量等项目,并换算为万头产茧量和万头茧层量,以及百公斤桑产茧量进行比较。
1.3.3 枝条农艺性状和抗逆性调查 2013年10月上旬在桑叶硬化期,调查了8年生低干栽培桑树的单株条数、单株条长、平均条长和单株芽数。依据鉴定项目和本期引种试验要求,重点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调查供试桑品种的抗旱性和耐瘠能力。对桑品种的耐瘠性国家和省级品种审定皆无明确的量化指标,通过我们多年选种鉴定经验提出,在秋末桑树缓慢生长期,以有效条的止芯条率作为量化指标有可靠的实用性,现已得到四川省桑育种界的认可。2013年在低干桑园进行调查,4月25日春旱期调查黄落叶数和止芯条率,7月15日桑瘿蚊发生期调查桑瘿蚊害梢率,在9月25日桑树缓慢生长期调查秋末止芯条率,每个品种调查 20株桑树。
2 结果与分析
2.1 强桑1号全年产叶量调查
供试桑园实行免耕栽培,从桑园成林第3年(2008年)和第8年(2013年)强桑1号的产叶量调查情况(表1)看,强桑1号的全年产叶量与湖桑32号相比,低干栽培区的全年产叶量(2 373.32 kg,片叶)平均增产26.61%,密植栽培区的全年产叶量(2 535.61kg,片叶)平均增产18.96%,表现出较明显的增产性能。
表1强桑1号每667m2桑园不同栽植密度的全年产叶量
桑品种树龄(a)低干栽培区产叶量密植栽培区产叶量春季(kg)夏季(kg)秋季(kg)合计(kg)指数(%)春季(kg)夏季(kg)秋季(kg)合计(kg)指数(%)3年687 39631 79992 952312 13132 22937 60696 511044 762678 87127 89强桑1号8年779 57776 62878 172434 36121 69765 55693 78933 012392 34110 33平均733 48704 21935 562373 32126 61851 58695 15988 892535 61118 963年577 07507 15624 451748 67100670 29607 46816 932094 68100湖桑32号8年620 14600 13780 172000 44100737 12628 82802 422168 36100平均590 61553 64702 311874 56100703 71618 14809 682131 52100
低干栽培区产叶量为2个小区的平均值,密植栽培区产叶量为1个小区的调查数据。
2.2 强桑1号桑叶的品质
丝茧育的叶质测试在2008年和2013年的春、秋蚕期进行,强桑1号与湖桑32号相比,春秋期平均万头产茧量提高2.42%,万头茧层量提高2.38%,百公斤桑产茧量提高5.21%。春蚕期的叶质指标与湖桑32号相仿,但秋蚕期的叶质优于湖桑32号,尤以百公斤桑产茧量指标较高,比湖桑32号提高了5.83%(表2)。
表2强桑1号的5龄蚕试养成绩
桑品种蚕期万头产茧量万头茧层量百公斤桑产茧量实数(kg)指数(%)实数(kg)指数(%)实数(kg)指数(%)春蚕22 04100 644 53101 348 31103 49强桑1号秋蚕19 46104 514 06103 319 85105 83平均20 75102 424 30102 389 08105 21春蚕21 901004 471008 03100湖桑32号秋蚕18 621003 931009 22100平均20 261004 201008 63100
2008年春蚕期受“5.12”大地震的影响,没有调查2008年的春蚕成绩,表中数据为2008年秋蚕、2013年春蚕和2013年秋蚕饲养成绩的平均值;饲养蚕品种春蚕期为871×872,秋蚕期为洞·庭×碧·波。
2.3 强桑1号枝条农艺性状和抗逆性调查
四川省栽培桑树的土地大多肥力低下,对桑品种的耐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桑品种耐瘠性以供试桑品种在秋末的平均条长和单株止芯条率来衡量。
2.3.1 强桑1号枝条农艺性状调查 2013年10月上旬桑叶硬化期对8年生低干栽培桑树的枝条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强桑1号与湖桑32号相比,单株条数少8.04%,由于单株条长较长(高7.92%),平均条长比湖桑32号高了17.37%,加上节间距较密的因素,强桑1号单株着芽数比湖桑32号多22.55%(表3),这表明强桑1号具备枝叶生长旺盛的特性,因而有较高的增产能力。
表3桑品种强桑1号的枝条农艺性状(2013年10月)
桑品种单株条数单株条长平均条长单株芽数实数(根)指数(%)实数(m)指数(%)实数(cm)指数(%)实数(个)指数(%)强桑1号7 6691 9614 44107 92188 47117 37322 49122 55湖桑32号8 3310013 88100160 58100263 14100
表中数据为低干栽培区桑园调查10株桑树的平均数。
2.3.2 强桑1号的抗逆性 在2013年4月25日春旱期,7月15日桑瘿蚊发生期,以及9月25日桑树缓慢生长期,在低干栽培区桑园分别调查了供试桑品种的25 d黄落叶率、秋末止芯条率和桑瘿蚊害梢率等自然抗逆性能,强桑1号与湖桑32号相比,25 d黄落叶率低23.12%,秋末止芯条率低37.95%,桑瘿蚊害梢率低19.14%(表4),说明强桑1号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瘠性和抗桑瘿蚊等综合抗性。
表4桑品种强桑1号在田间的自然抗性情况(%)
桑品种25d黄落叶率秋末止芯条率桑瘿蚊害梢率实数指数实数指数实数指数强桑1号28 6676 8818 4362 0524 5580 86湖桑32号37 2310029 7010036 36100
表中数据为20株桑树的平均值。
3 小结与讨论
据育种单位资料[4],强桑1号是以浙江的大种桑为母本,桐乡青为父本,人工有性杂交育成的二倍体鲁桑系品种,于2009年通过浙江省的桑品种审定。本试验结果表明:强桑1号在江油地区每667 m2桑园栽植1029株(低干桑园)与1930株(密植桑园)相比,第3年和第8年的全年平均产叶量差别不大;与湖桑32号相比,第3年和第8年平均产叶量,低干桑园区增产26.61%,密植桑园区增产18.96%,说明强桑1号的栽植密度不宜过密。强桑1号的桑叶养蚕成绩显示,与湖桑32号相比,万头茧层量提高了2.38%,百公斤桑产茧量提了高5.21%,属于叶质较优的桑品种。
据我们近10年栽培观察,强桑1号树形较直立,发条数中等,枝叶生长旺盛,抗旱耐瘠性较强,在四川江油等地的非良田中栽培,有较高的丰产性能。建议每667 m2桑园栽植密度以750~850株,低干或中干偏低树型养成为宜。在确保施足肥料的前提下,做好合理采伐等管理,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
[1] 计东风,吕志强.蚕桑产业的变迁与桑品种[C].中国蚕学会,浙江省蚕学会,浙江省蚕桑研究所.全国桑树育种与桑产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杭州,2013:11-12.
[2] 张正国,陈祥平,范小敏,等.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16号叶果经济性状的中试研究[J].蚕桑通报,2012,43(1):17-19.
[3] 唐华伦,张正国,何川,等.桑四倍体品种丰田5号(新塔桑)的应用试验[J].中国蚕业,2006,27(2):27-29.
[4] 吕志强,计东风,周勤,等.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的选育[J].蚕业科学,2011,37(1):9-12.
2013-12-30;
:2014-06-28
张正国(1954—),男,四川遂宁,大专,研究员。 Tel:13981101030,E-mail:1825474334@qq.com
S888.2
B
1007-0982(2014)03-00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