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操高效训练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2014-08-10黄宽柔
黄宽柔
团体操高效训练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黄宽柔
通过总结35年参加国内、外多类运动会团体操编训实践的经验,针对团体操项目的特点,探索与构建出一个包括决策定向、创编奠基、组织保障、纪律制约、程序掌控、方法提速等内容的团体操高效训练模式。该模式将有助于促进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以尽可能小的消耗和尽可能短的训练时间,取得最佳的表演效果。
团体操;高效训练模式; 广场体育艺术表演
团体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综合性的集体表演项目,由于它包含丰富的体育艺术表演形式,具有能够展示壮观的场面、营造恢弘的气势、彰显民族和地方特色、弘扬时代精神等特点,成为我国各级各类运动会开幕式传统的表演项目。在当今“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回归体育”的形势下,运动会组织者们在抉择运动会是否要继续运用团体操这种表演形式时,往往又会被一种顾虑所困扰,即团体操虽然可能比大型文艺表演少“伤财”,但劳民、耗时、耗力,耽误学生学习(因为表演者大多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恐怕在所难免。为此,针对团体操的项目特点,研究其特殊的组织与训练理念与方法,探索与构建一个团体操高效训练模式,不仅会促进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以尽可能小的消耗和尽可能短的训练时间,取得最佳的表演效果,也是对团体操编训理论的丰富与创新,有助于促进团体操这一广场体育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保护和传承我国宝贵的体育文化财富。
1 团体操组织与训练难度分析
团体操的规模少则几十人,多则可达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人,这样的一种体育表演项目既能搭建一个全民参与健身运动的平台,满足与体育盛会相匹配的体育艺术表演的需求,随之也带来了训练组织方面的一些难度。
难度一:表演人员众多,运动和艺术素养基础较低,且参差不齐。
难度二:表演人员众多,训练时间的统一有一定难度,且训练时的音响不能影响周围的单位,故训练时间的安排也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难度三:表演人员众多,需要有足够大的训练场地和扩音设备,场地的“布点”也需要花费人力和时间,如果是室外表演的团体操还会受气候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难度四:团体操动作的特点是个人动作比较简单,主要靠集体配合动作和队形图案变化来说话和传情,集体配合需要高度统一和准确的配合行动,简单动作的反复练习容易使表演者产生心理疲劳,若训练时有人缺席会直接影响训练的完成,若纪律涣散还会增加训练难度。
难度五:表演人员众多,工程较为复杂,对团体操编训人员的组织指挥能力、思想和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在大型运动会团体操的合练、彩排时更突显这种要求。
2 团体操高效训练模式的构建
笔者根据35年亲身参加国内、外大、中、小型团体操编训实践经历,以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及团体操专项理论为指导,针对团体操项目的特点,在总结与研究成功实例的基础上,构建出团体操高效训练模式(图1)。
3.1 决策定向
由于团体操是一项主要用于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影响较大的体育艺术表演项目,无论是大型运动会还是基层运动会,主办单位为确保团体操表演的成功,往往认为准备得越充分越好,训练的时间越多越好,因而,训练开始的时间也应当尽可能越早越好。实践证明,这种“越早越好、越长越好、越多越好”的训练决策思想,及其相应的训练计划安排,往往导致了“耗时劳民”、“影响学习”、“心理疲劳和厌倦情绪”等情况的产生。
图 1 本研究团体操高效训练模式图
高效的团体操训练案例表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力量训练比“早启动,慢慢练,拖至一年半载的训练”要高效得多。主要原因:1)全体参演人员得知现在的训练很快就要正式演出,会令其产生紧迫感,激发最大热情,从而积极认真地投入训练,这是提高训练效率的前提。2)团体操的特点是个人动作比较简单,主要靠集体配合动作与队形变化,因此,需要的不是长期的、重复的、分别的个人动作练习,而是短时间集中精力的集体配合练习。简单动作如果齐心协力快见成效会产生成就感,否则很容易失去新鲜感,产生厌倦情绪,反而越练越疲,影响训练质量。3)较短时期的大集体训练对场地的利用、人员参训时间的统一都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4)临战状态的训练工作可以激发编训人员的教训潜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团队精神,同时也易于调动各相关部门的力量协同作战,从而在组织、训练、后勤保障等方面达到最佳状态。
总而言之,“短平快”的打法是在心理研究和实施可能性研究基础上制定的训练决策,是今后团体操训练,特别是基层团体操训练的决策定向。
3.2 创编奠基
在分析以往团体操训练耗时长的多种原因中发现,由于团体操脚本不成熟,在训练中频频改动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影响训练情绪,还造成动作记忆的混淆,导致时间、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要真正实现高效训练,首先要打好团体操创编的基础。
3.2.1 亮点突出
如何创编设计出精彩的团体操已有很多创作理论与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但针对如何能减少训练中改动的问题尚未有专门的研究。高效的团体操训练案例表明,成功的团体操创编最主要的是创意,即亮点突出,而团体操的亮点主要靠集体配合运动的大效果实现。华南师范大学校运会团体操表演中赢得热烈掌声的地方是巧妙的队形变化(小动大变)、横排波浪、圆形上的“滚转”、巨型“国旗浪”等。这些亮点在训练前就已设计好,并通过运用计算机三维动画展示出来,供审查和参演人员观看。团体操的效果在训练前就可以通过对亮点的研究与设计确定下来(尤其在当代大型运动会设计的条件下,运用计算机技术展示未来表演效果已成为可能;基层团体操设计者也可以通过经验来估计),这就为日后的训练打下重要的基础,即要改就在训练前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在训练中就可以避免反复修改。
3.2.2 难度适宜
好的团体操编排不仅要有突出的创意亮点,还必须难度适宜,令表演者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团体操的难度主要表现在集体配合运动上,不必要设计复杂的、难度较大的个人动作;如果要表现精湛的体育技巧则可在训练前选好相应的表演者或者专业群体,安排在团体操表演显赫的位置,在集体陪衬当中进行表演,这也可称作难度适宜。难度适宜的团体操创编可以避免训练中不得已的修改。
3.2.3 轻易不改
任何设计都不能做到天衣无缝,意料不到的干扰因素和情况变化都可能发生,面对一些小的瑕疵或编导突然发现的新构想,对已经训练好的内容是改还是不改?高效的团体操训练案例表明:1)无关大局的地方不必求全完善,只要总体效果亮点突出就成功了,因为团体操犹如一幅油画,近看油彩可能少许凹凸不平,但远看气势恢宏、光彩耀人;2)只要稍加修改就可能出现大的改观或删繁就简的小改动则可以改,因为不是改难了而是改得更简单、更好了,演员不会产生反感;3)突发奇想的内容往往不够成熟,尤其是经验不足的编导常会有此一时彼一时的设计冲动,结果很可能是改后发现不尽人意或还不如原先的方案,又作修改甚至“维持原判”,这是最令参演者们反感的编排失误。
综上所述,要想获得团体操训练的短时间、高质量,训练前就必须创编出亮点突出、难度适宜的脚本,这是奠基之举。而在训练中坚守着“轻易不改”的原则(轻易不改不等于绝对不改,只是不要随意改,必须权衡利弊后方可做出决定),是排除影响团体操高效训练重要因素的一种决策思想。
3.3 组织保障
团体操编训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依据“结构决定功能”的管理理论,要获得高效的训练成果需要组织保障,即组建在团体操编训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编训团队,并实施分级管理与目标管理的科学管理措施。
3.3.1 团队精干
团体操编训团队是团体操的创编设计者,也是设计方案实施的指挥者、引领者。高效的团体操训练案例表明,精干的团体操编训团队是团体操高效训练的核心力量,是获得高效训练成果重要的组织保障。团体操是组织大集体的训练,涉及多种板块结构的训练任务,尤其是同时训练不同的图案造型或队形变化时,单靠个人的力量是应接不暇的。如果是多场团体操训练,就更需要团队的分工合作。同时,“精干”意味着团体操训练队伍并非越庞大越好,尤其是基层团体操训练的条件也不可能有过多的人力投入。这就需要对编训人员进行精心挑选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团体操总编导的人选尤为重要。在基层,团体操编排和训练的人员基本上是一体的。精干的团体操编训队伍,一方面其创编设计思想容易统一;另一方面,各成员能够独挡一面,没有依赖,分工合作,避免“三个和尚挑水没水喝”的情况,有利于训练效率的提高。
3.3.2 分级管理
团体操训练仅有一个精干的训练组织还不够,还必须有科学的组织管理措施。团体操训练参演人员众多,训练任务、性质、环节颇多,因此,在团体操训练团队中可能要包含总编导暨训练总指挥、分场(分块)训练负责人、各场教练、学生骨干辅助教练等。不同“级别”的训练人员承担的训练任务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要实现短期、高效训练就要在训练中既有统一指挥下的同时操练,又有同时或不同时的分散练习,需要采用分级管理的模式。总指挥既要身先士卒,又要充分发挥分场负责人的训练能力,在百忙中重点抓分场负责人任务的完成;而分场负责人又要善于调动其他教练训练的积极性;分场教练则要抓好参演人员骨干,因为他们既是小教练也是训练的接受者,最能体会到训练内容、方法和运动量的适宜程度,可以成为编训者与参演者之间的桥梁。一方面,可以帮助教练完成一定的训练任务;另一方面,又可以及时反馈参训者的感受和意见,有助于及时调整和改进训练方法与手段,提高训练效率。总之,分级管理可以使团体操训练发挥各级训练力量的作用,使复杂的训练被有序的训练体系所掌控,每级的任务相对具体而单纯,较易见成效,各级任务都出色完成,整个团体操的训练任务就会快速、成功地完成。
3.3.3 目标管理
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高质量的团体操训练效果,在组织层面除了要进行分级管理外,还要实施目标管理,即目标任务明确,方法途径可自选;注重目标任务完成的质量,而不是时间的恪守和步调的绝对统一。华南师范大学运动会团体操训练中有多个圆的滚转练习,运用了分级管理,在同一时间分组练习,各个圆形的负责人还发动了学生骨干协助训练,各负其责。与此同时,整个训练工作中实施了目标管理,即各组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采用各式各样的方法手段;进行小组比赛,对效率高的小组予以表扬,并先结束训练。极大调动了各级教练和广大学生的训练热情,该团体操中最难的集体配合动作——圆形滚转,就是这样在目标管理的激励下高效完成的。
3.4 纪律制约
团体操参训人数众多,且往往来自不同的单位或群体,因此,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才能保证训练的高效成功。
纪律一旦建立就要坚决执行,才能保证在短时间里完成人数众多、难度较大的团体操训练任务。纪律的坚决执行还体现在奖罚分明上,即每次训练结束前均要有小结,对遵守纪律、训练效率高的参演人员或团队要给予大会表扬。
3.5 程序掌控
高效的团体操训练案例表明,运用恰到好处的训练时间安排,构建合理的运作程序,对完成团体操训练目标起着关键的掌控作用。而恰到好处的程序掌控,主要通过最短时间训练模式与科学联排程序的实施来实现。
3.5.1 x+3+≤1模式
通过35年对团体操编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出保证质量的最短训练总时间可参考的公式:
基层运动会:训练总时间≈学完全套操的时间+3次复习时间(复习巩固+难点弱点纠正+联排合练)+1次机动时间,可简称x+3+≤1模式。
由于各个团体操的难度、动作量、训练条件等不同,学完全套操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因此,这是一个变量x,是需要团体操编导根据实际情况预计的。但是,基层运动会3次复习时间的制定是经过长期训练实践研究得出的最短的训练时间。
团体操的复习训练次数“最低限度3次暨最短可只用3次”是因为:第一次复习是由于学完所有动作后需要对团体操成套表演动作及队形加以巩固、熟练,形成准确的动力定型,就连参训者本身都觉得需要从头到尾地加以复习,所以不会产生抵触情绪;第二次复习是因为任何团体操训练都会有一些相对难一点或还没完全练好的地方需要重点补弱(如依次起落、团体操典型配合动作、大道具的使用等),这是切实提高团体操质量必不可少的关键性训练,是参训者也愿意接受的一次训练;第三次复习主要解决团体操各场或各部分、团体操与运动会开幕仪式部分的对接问题,这次训练不仅是团体操本身的再次总复习,还加入了新的对接训练内容,使参训者产生新鲜感,且这次训练亮相于更广大的人群,还有可能接受有关部门的会前审查,自然会令参训者精神大振,况且这是临近正式演出前的合练,参训者争取完美训练效果的渴望不亚于教练们。
综上所述,对于每个参训者而言,最少3次复习时间的确定是基于团体操项目的特点与合成需要,并且是研究了表演者参训心理制定的。但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因此,在团体操高效训练模式的程序安排中加了1次机动训练,这次机动是以防万一的,如气候影响、突发事件等。如果3次训练已经达到预期效果就不必占用这一次机动时间,所以可用≤1表示。
3.5.2 科学联排
大型运动会团体操训练最短复习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计算确定,但是,要以如何用最短时间取得最大效益为计算的出发点。大型运动会团体操是由多场次组成,多单位承担训练任务,各单位训练水平不同,学会成套操的时间不同,复习的成效也不同,因此,团体操训练总指挥部不能制定统一的、精确的训练次数,只能也必须制定各阶段完成训练任务的时间规定和质量要求,各单位可参考基层训练x+3+≤1模式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但要取得高效训练成果,团体操训练总指挥部完全可以做到的一个举措就是科学安排联排(多场操的合练)的程序。
减少联排时间,提高训练效率,首先要明确联排的主要任务和侧重点是对接,因此,不要纠缠细节动作的质量,不要因担心下一场不能及时到位而早早就把所有场次的队伍集中起来候命。特别是不要在一次联排中安排重复2次的串排(从1~4场,再从1~4场),这样的程序必然会造成全体演员的身心疲劳,因为候场的时间远远多过上场的时间。合理的联排程序应当是确定不同场次不同队伍的集合与准备时间。联排训练中采用1+2,2+3,3+4……的叠加式程序安排,即第1场走场后只训练与第2场衔接的部分,然后结束训练撤离,开始第2场走场……,依此类推。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演员候场时间,提高训练效率。如果尾声需要1~4场演员再现,共同进行“大团圆”表演,可采用1+2+尾声(1、2场演员),2+3,3+4+尾声(3、4场演员)的叠加式程序安排。实际上,每场承担的尾声表演都可以各自练习,联排主要解决的是适应在正式演出场地的指定位置上表演,并体验与部分其他场次队伍同场表演的气氛,除非最后的彩排和预演要安排全员同场表演尾声外,前期的联排不必“大动干戈”,把零件做好做精,各个结合部编织好,整体组装完成是不成问题的。
3.6 方法提速
高效训练效果的取得不仅有赖于科学制定训练程序,进行总体调控,还需要运用高效率的训练方法。高效的团体操训练案例总结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训练理念与方法。
3.6.1 初学到位
在以往的团体操训练中有两种训练理念,一是先尽快粗略学完所有表演内容,然后再慢慢“抠”动作(提高质量的细致训练);另一种是一开始学就严格抓好质量,学会一点就做好一点,不求一下学完,而求初学就到位。高效的团体操训练案例表明,后者更适合团体操这个项目的特点。团体操个人动作比较简单,主要靠集体配合动作和队形图案变化使团体操呈现出多彩的画面和恢弘的气势。而集体配合动作和队形图案变化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每个人在时空上对动作节奏、移动路线和位置的准确把握,而这些动作、变队和组图必须在学习伊始就准确地掌握,建立起正确的动力定型。实践证明,开始训练拍节不明确、动作不到位,不仅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学完所有表演内容,且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更不好纠正;如果有的人做对了,有人做错或做得不准确,再进行训练则会使原先做对的人在不断重复简单动作的过程中产生厌倦情绪,影响训练质量。开始学习就让参训者非常清楚动作的节拍和要求,初学就到位,可省去以后的反复纠正,提高训练效率。
3.6.2 重点突出
若想在有限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训练任务,突出重点是有效的方法。在团体操新内容学习时,突出重点体现为简单内容跟着做,复杂和难度内容重点学。华南师范大学运动会团体操训练时,有些简单的陪衬动作直接让参训者听着音乐跟随教练做,用时超短即可掌握,省出更多的时间重点训练复杂变队、依次与交替动作、圆的滚转等(团体操典型的集体配合动作)。
突出重点在团体操复习时体现为抓难点和弱点,集中力量攻关,较快解决提高质量的关键问题,有助于缩短整个训练时间。
3.6.3 激发兴趣
高效训练方法从根本上来说是善于激发参训者的训练热情,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当参训者心情愉快、有积极训练的冲动,就会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提高接受能力。相反,如果训练方法不当,不仅会令参训者打不起精神或“一头雾水”,甚至会引发烦躁情绪。总结和研究成功的训练案例认为,针对团体操的项目特点和为数众多、基础参差不齐的参训人群特点,有的放矢地运用好以下4种训练方法,有利于激发参训者兴趣,实现高效训练的目的。
3.6.3.1 讲解与口令感召法
团体操训练中运用讲解与口令感召法的重要性当属首位,因为团体操训练的特点是要指挥与调度“千军万马”,教练员“说的要比做的多”(“说”包括口令、动员与讲解),因此,训练伊始,给参训者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指挥者的作风和能力,也表明了其对整个队伍的要求。教练员洪亮、干脆的集队口令往往会激发参训者情绪,成为吸引其参训的磁铁。
在学习新动作时,初学者对即将学的新东西都是有好奇心的,这时讲解动作的做法和要求参训者最容易集中精神听,但是如果讲解得不清楚,或过于繁琐,或讲半天也不练,就会令参训者产生听觉疲劳,开始时的新鲜感和注意力就会逐渐减弱,从而影响训练效果。相反,教练员在非常熟悉训练内容的基础上清晰明了地讲解,会令参训者迅速学会,颇具成就感,从而激发其训练的兴趣。
在复习性质的训练中,口令连续喊的时间比较多,音调的轻重变换和口令中加入提醒、鼓励的词也可起到避免听觉疲劳,达到不必停止动作就能及时提醒的作用。
团体操训练中的小结或结束前的总结能够发挥激励、鞭策和引领作用,但所讲的内容要言而有用,避免空话套话。
3.6.3.2 分组引领与交替蹲起示范法
与其他项目相比,团体操训练的示范不仅包括教练单人示范、双人示范,骨干的多人集体配合动作示范(横排波浪、圆的滚转、扇面、叠罗汉等),还有团体操项目特有的一些变队形示范法。团体操变队形训练的方法主要有教练“分组引领法”和“交替蹲起示范法”。
在变队形方法不同形成若干组图形的情况下,可采用多名教练“分组引领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同时完成不同路线的队形变化,继而快速形成相同或不同的图案,避免出现一个图案变化其他人等候的浪费时间的现象。
在变队方法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交替蹲起示范法”,即全体人蹲下,设计好的关键站点人起立,其他人随后依据要求起立插入站点人中间。这种“交替蹲起示范法”是适合团体操这种众多人员变队形所需的快捷方法之一,它的最大优点是“示范”令众多表演者看得清楚,随后可同时完成众多人的变队。实践证明,不浪费时间的高效训练才能保持参训者的训练热情和兴趣。
3.6.3.3 分组练习与竞赛法
团体操的队形图案较多,且是由许多组人群构成,因此,分部、分组学习和复习的机会较多。采用不同地点、同时练习的方法,避免浪费时间。同时适时地组织相互观摩和竞赛,可激励各组高速高质地完成任务。由于要竞赛,每组人的团队意识和力争上游的精神会被激发起来,训练的热情和潜能往往会因此倍增,在你追我赶的竞争中促进了团体操训练整体任务的完成。与此同时,通过团体操训练也促进了参训者集体荣誉感、团结拼搏精神及协同配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6.3.4 录像观摩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运用计算机三维动画展示团体操表演效果的技术也已实现(尤其在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编训工作中更有条件)。华南师范大学运动会团体操成功案例表明,训练前先为相关人员和全体参训者播放团体操设计方案三维动画录像,不仅能看到预期的、直观的演出效果,使团体操设计方案顺利通过审批,而且引起参训者们极大的兴趣,为训练的开始打下良好的情绪基础。此后,在训练过程中还阶段性地现场录像,充分利用室内体育馆大屏幕的作用,播放学习动作情况的录像,使学生及时得到反馈,了解到自己训练的成绩、不足与努力的目标,从而提高了学生参训的积极性、自觉性及训练效果。
4 结论
1.笔者根据35年亲身参加团体操编训实践,以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及团体操专项理论为指导,针对团体操项目的特点,构建出一个团体操高效训练模式,该模式包括:1)决策定向;2)创编奠基(亮点突出、难度适宜、轻易不改);3)组织保障(团队精干、分级管理、目标管理);4)纪律制约(规定合理、执行坚决、奖罚分明);5)程序掌控(x+3+≤1模式、科学联排);6)方法提速(初学到位、重点突出、激发兴趣)。
2.团体操高效训练模式的构建有助于调动参训者的积极性,促进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以尽可能小的消耗和尽可能短的训练时间,取得最佳的表演效果。
[1]黄宽柔.健美操与团体操双语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50-254.
[2]黄宽柔,周建社.健美操与团体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5-166.
[3]毛学信.中国团体操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58-62.
[4]田麦久.运动训练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9-46.
[5]王朝琼,冯大力.大众团体操.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25-33.
[6]徐本力.运动训练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56-93.
ExplorationandConstructionofanEfficientGroupCalisthenicsTrainingMode
HUANG Kuan-rou
Group calisthenics is a traditional opening ceremony performance in various sports meetings at all levels.In the hope of promoting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group calisthenics,a valuable square sports artistic performance,by summarizing its 35 years of experience in participating in group calisthenics choreographing and training practices in various sports meeting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this paper probes and constructs an efficient group calisthenics training mode in accordance with its characteristics that includes decision orientation,choreographic foundation,organizational guarantee,disciplinary restriction,procedure controlling and approach acceleration and so on.This mode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opening ceremony performance to achieve the best results with as less expense and short training time as possible.Keywords:groupcalisthenics;efficienttrainingmode;squaresportsartisticperformance
2014-02-10;
:2014-09-26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1748SS12028)。
黄宽柔(1950-),女,广东陆丰人,硕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广场体育艺术,Tel:(020)85221449,E-mail:1142866340@qq.com。
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1002-9826(2014)06-0067-05
G83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