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M人生

2014-08-09

爱你 2014年13期
关键词:登珠峰氧气瓶高点

◎ 王 石

我的M人生

◎ 王 石

我的人生轨迹就像字母“M”,由三个主要的“点”构成,即“M”上端的两个“高点”和中间底端的一个“低点”。

人生的第一个高点,就是我的登山。

就登山来讲,北大山鹰社是我的一面旗帜。2002 年 10 月,中央电视台二套《人物》栏目要为 2003 年人类登顶珠峰 50 周年策划一个专题,找我商量能不能改登珠峰,我同意了。2003年 5 月 22 日 14 时 45 分,52 岁的我从北坡登上珠峰,成为中国民间人士中年龄最大的登顶者。之前登顶珠峰年龄最长的是46岁的西藏专业登山运动员。

M人生的第一个低点,要追溯到 2005 年。第一次登顶珠峰之后,我又接连完成了七大洲七座高峰的攀登,并开始了“7+2”计划。第一站去的是北极,在机场,我意外地发现送行的队伍当中有一位老学者,也是我的忘年交朋友、北大生物学教授潘文石。他笑眯眯地递给我一封信,嘱咐我到飞机上再看。那封信很短,主要是希望我能将彰显个性的探险运动和社会结合起来,用一个大企业家的影响力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发挥正能量。

这封信对我的思想认识起到了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让我重新认识到了探险活动的社会意义。所以从北极回来之后,我紧接着就穿越了南极。因为认识的不同,行为就改变了。我即刻把穿越南极和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结合了起来。

之后,我的行为像换了一个人,比如说 2010 年 5 月 22 日早上8点,我从南坡第二次登顶珠峰。和第一次相比,第二次登山就非常注重环境保护了,我们做到零垃圾排放,连大小便也用特别的塑料袋进行了特别的处置,把垃圾有效地收集起来。不仅如此,我们还和西藏的登山学校建立合作,组建了一支专业队伍捡别人扔的垃圾。那一次,我们一共捡了4吨垃圾,其中有很多是运动员扔弃的氧气瓶。我们把这些氧气瓶做成工艺品,在上海世博会的万科馆进行展示,引起社会的关注。

我的第二个高点,是放弃物理上的登山,攀登知识上的高山。

按照计划,我准备在 70岁的时候第三次登顶珠峰。但是在2010 年第二次登顶珠峰之后,紧接着 2011 年我就去了哈佛读书。在哈佛学习了一年,我决定放弃第三次登顶珠峰的想法。原因有二:其一,个人原因。我曾经是很较劲的人,我 60岁第二次登顶珠峰时,有一个 71岁的日本人也登上去了。于是我跟自己较劲,到 72岁时一定要再登珠峰,超过日本人。结果去年,这位日本老人80岁又登上去了。所以我决定放弃第三次登顶珠峰的想法。

当然,主要原因是我在哈佛学习后发现的,因为在那儿过语言关、过生活关、过整个学习环境关比登上珠峰还要难。物理的高山是有明确高度的,但知识的高山没有限度,无法到顶,需 要 我 们 一 直 攀 下 去。(苏 童摘自《北京青年报》 图/亓寂)

猜你喜欢

登珠峰氧气瓶高点
尚代肯山脉高点风景
蛋鸡养殖户这回该笑了 三季度蛋价有望涨至年内高点
一种氧气瓶氧气吸入器的研制与应用
建湖:“乘风破浪”迈向高端装备制造“智高点”
勇登珠峰
登珠峰花费下降风险上升
用废弃件给氧气瓶“安家”
再登珠峰
登珠峰啥活都能雇人干
背上氧气瓶,昆虫玩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