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孩子们的健康?
2014-08-08陈沙沙
陈沙沙
“校园体育是全民体育的一部分,也应是国民体质最有力的保障。”
“这些奖杯要颁给学校联赛获奖的班级。” 北京京源学校的体育教师潘建强指着书架上错落着的奖杯说。
潘建强,足球专业教练,是该校20余名体育教师之一,已经和孩子们打了10多年交道。为了保证京源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三部的体育课、兴趣选修课以及每学期的各种体育联赛,“忙碌”已经成为他和同事们的工作常态。
“别喝太多凉水,一会还要继续训练。”看着穿梭在操场上的学生们,潘建强习惯性地提醒着。他介绍,虽然已是暑假,但爱好体育的学生还是自觉留下来训练。学校的运动场地也会一直对外开放,附近居民都可以来锻炼身体。
“但闻朝夕读书声,不见操场健身郎”,当下,体育似乎已经成为教育“掣肘之痛”,而京源学校同时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舞等多种体育项目在全国已属少数。
该校校长白宏宽认为,开展多种体育项目可以充分保证学生的锻炼时间,同时校园体育是国民体质最有力的保障。
“一名学生如果在中小学阶段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掌握若干项体育锻炼技能,然后培养出一两项爱好,将对他一辈子都有益。”
良好的体育氛围
“最忙的时候,就是带着学生们搞校内足球联赛。”潘建强对《民生周刊》记者说,10多年中,京源每学期都会举办小学、初中、高中三部的校园足球联赛。
他介绍,校园足球联赛最开始只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余活动,是在学生们的热情要求下发展成为京源传统联赛的,基本所有班级都会组队参加。
“每个班级还出拉拉队,所有学生都会动员起来。凡是这类集体活动,大家都跟过节一样。”体育老师付天文笑道。
“连女生们都喜欢足球,比男生报名还活跃,她们叽叽喳喳地研究队形,把队服都画成梅西的。”京源学校体育课中学组组长刘瑞芝谈到,在校园男子足球联赛热烈的气氛下,2014年京源第一次举行了校园女子足球联赛。
在白宏宽看来,这可以增加学生们体育锻炼的兴趣。“其实,一场足球比赛下来,学生跑得距离很远,出汗也多,锻炼的目的达到了,而且不枯燥。”
多年磨练,使京源在2012成为“北京市足球传统校”,并在近年来的北京市金帆杯足球联赛、北京市传统校足球联赛、石景山区足球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今年,该校共有9名学生具有高考加分的高水平运动员资格,另有2人凭体育特长被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录取。
目前,京源形成了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以足球为特色、其他项目全面发展的体育锻炼氛围。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京源也将体育教师队伍由单一的体育训练,发展为一支集足球、篮球、羽毛球等不同专长的多元化队伍。据了解,京源在北京优质高中中排在十名左右,在高考中连续8年实现文理艺体本科率百分之百。
“谨慎”教学的体育课
谈到京源的体育氛围,潘建强等教师为之庆幸。因为在全国,“缺斤短两”的体育课、忙碌又无奈的体育教师、被束之高阁的器材器械都不乏案例。
提起2011年10月的两场中俄小学生足球对抗赛,潘建强至今记忆犹新。
“全社会都在讨论中国小学生的溃败,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但作为老师,我们知道最重要不是比赛分数,而是孩子们的体质。”作为半辈子从事体育教育的教师,潘建强有些怅然。
事实上,从2007年开始,国家教育部门要求中小学校必须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然而,2011年,教育部对国内15个省、直辖市的120个县市区,进行专门调研后称,缺乏足够的体育活动已经成为国内中小学校的普遍问题。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曾指出:“小学四年级体育课,开课不足率达56.5%;初中二年级体育课,开课不足率达到76%;31.6%的四年级和83.5%的初中二年级,学校不组织课外体育活动。
今年3月18日,北京市政协发布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群体中视力不良者超过六成,两成体重超标,学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
在此次调研中,政协委员发现,即使是硬件条件还不错的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设置也是能简则简、能免则免,尽量让学生远离风险较大的体育锻炼项目。
对此,白宏宽说,全社会缺乏一种正确的安全观,很多中小学校因为怕危险、怕出事、怕家长投诉,致使很多运动项目不被允许纳入教案。“比如单杠跳马等容易产生运动损伤的危险项目。”
面对体育课“谨慎”教学的普遍气氛,京源在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多项体育联赛时也同样承受压力。
“学生比赛时,教师们必须在场边一直盯着。像危险的动作,一定要当场制止孩子们做。”刘瑞芝直言,最担心的就是安全,但开展体育锻炼不能“因噎废食”,只要做足安全保障措施,就可以有效防范危险。
据介绍,在京源形成校内体育联赛传统的初期,体育教师与学校德育处就曾进行多次沟通,“如何确保安全”是联赛能否被批准的硬性标准。同时,为了解每一位参赛学生的身体情况,学校还会一一与家长确认以避免意外发生。
最有效的保障
采访中,多位教师道出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难处。有老师说:“不像在大学或专业的体育场馆,都有专人负责运动场地、设施的服务保障,中小学体育老师一边教学一边管理场地,难免会出现纰漏。”
对于体育伤害责任认定无法可依的现状,北京市政协委员们建议,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法律保障,对学生校园伤害事故尽早进行立法研究,从法律角度明确学校、学生、家长各方责任,鼓励学校和体育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类体育活动。
同时,专家也建议应完善保障、保险制度。比如,北京市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在原有校方责任保险的基础上,在公办中小学试行校方责任保险附加无过失责任保险,使学校组织活动放开手脚。
事实上,很多国家都是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教育和体育双管齐下。在学业负担并不轻松的新加坡,中小学校会在每天下午两点后安排课外活动时间;法国小学有1/3时间用于体育教学……
相较其他国家的积极措施,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推动力则显得非常单薄。面对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尴尬现状,目前最为直接也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考试的“指挥棒”调节。
“如果高考体育加分再被取消,或者中考体育测试被取消,那更没有人锻炼了。”潘建强等教师直言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很多家庭、学校都已陷入“重文化、轻体育”的怪圈。
对此,白宏宽认为,体育考试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考试唤醒孩子对于体育活动的自觉意识,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就像京源开展足球运动,能为国家足球事业起到一些作用当然好,但我们的根本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健康体质。校园体育是全民体育的一部分,也应是国民体质最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