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农村地区反假货币收缴 鉴定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14-08-08向昌金
向昌金
近年来,各级人民银行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反假货币的宣传力度,大众反假意识不断提高,但在边远农村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金融机构很少甚至没有,大量假币犯罪活动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扩散和漫延,导致农村边远地区的反假收缴鉴定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亟待重视、解决。
一、当前边远农村地区假货币收缴、鉴定工作难点
(一)鉴定机构设置局限。近年来,具备假币鉴定资格的商业银行大量撤离乡镇网点。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虽乡镇网点较多,但却不具备假币鉴定资格,这一局面导致乡镇假币鉴定工作的辐射力不够,给偏远乡镇的广大群众开展假币鉴定带来很多不便,影响了农村地区人民币反假工作的纵深推进。乡镇信用社或邮储网点发现可疑币如有异议需到县级人民银行或被人民银行授权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进一步鉴定。因此,为不影响客户源和减少麻烦、纠纷,部分农信社或邮储农村网点在发现可疑币后,不严格按《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收缴,而是退给客户,导致可疑币回流社会。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将目光转向农村地区。一些偏远地区、行政地域结合部已成为假币案件的高发、易发地区。如某山区2013年收缴假币0.5万张,比2011年收缴假币0.21万张和2012年收缴假币0.43万张分别高出0.29万张和0.07万张。
(二)鉴定人员配备不足。调查发现,部分商业银行农村网点对反假货币认识不足,认为假币收缴鉴定花费成本,收益不大,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会影响其它业务开展,因此把假币鉴定、收缴业务当作“副业”来抓。据调查,一家有鉴定权的商业银行只有1名兼职收缴、鉴定人员。同时由于培训不到位,部分临柜人员对假币鉴定、收缴程序不熟悉,影响日常反假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鉴别仪器老化和功能不全,致使鉴定的准确性不高。假币鉴别仪是金融机构开展反假货币工作的必须工具,假币鉴别仪灵敏度的高低又直接影响鉴定的准确性。从我们对辖内金融机构相关业务检查来看,大多数农村信用社的人民币鉴别仪还是在多年前配备的,功能不齐全,不能对高仿真假币进行准确鉴别。
(四)农村假币收缴凭证管理存在漏洞。从我们最近对农村信用社的检查发现,多数营业网点的假币收缴凭证随便放置在办公桌上,营业时谁需要谁取用,无领用、作废登记。农村个别金融机构没有建立假币收缴代保管登记簿,导致有物无帐,帐实不符现象。
二、几点建议
(一)为基层反假工作提供足额的经费保障。由于金融机构的基层支行财务管理实行报账制,在开展反假工作中往往感到财力不足、捉襟见肘。建议地方财政尽于年初核定反假人民币活动专项经费,列入当年的财政支出计划,授权人民银行管理,逐级下拨,为农村金融机构添置反假鉴别仪器和人员培训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
(二)适当放宽鉴定假币的授权范围。人民银行要根据需要授予有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鉴定假币的权力,适当放宽鉴定假币的授权范围,消除农村鉴定假币的死角。
(三)完善农村金融网点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完善假币实物保管制度,对假币实物应视同现金管理,加盖清晰的“假币”戳记,登记入账,并交接保管,按月缴解,决不允许已收缴的假币重新流入市场。其次要完善假币收缴凭证管理,对假币收缴凭证应作重要空白凭证来管理,在使用假币收缴凭证时,要素做到齐全,对操作过程中,确因无法提供持有人有效证件及签名的,建议业务人员在凭证相对应的空白处填上“无法提供”及“拒签”字样。
(四)加大反假培训力度。按照“以人民银行为主导、以金融机构为中坚”的指导思想,继续实施反假货币的三级培训模式,加强金融机构反假货币骨干队伍建设。同时,各金融机构要加强开户企业单位财会人员的培训,并通过银行柜台辅导的方式,提高社会公众的反假技能,增强反假意识,进一步夯实反假货币工作基础。
(五)加快农村三级反假货币组织体系的创建。一是县级建立反假工作办公室,反假办公室负责全县反假工作的织组落实,并检查、指导、考核乡村反假工作。二是乡镇建立反假中心工作站,中心工作站职责主要是加强反假宣传、反假培训和假币情况反馈。并明确信用社管片信贷员、乡镇联村干部担任联络员,负责乡、村反假工作信息传递。三是村级建立反假工作站,反假工作站长由村支书或村主任担任站长,每个站指定1-2名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担任反假宣传员,配合中心工作站做好反假工作。工作站主要职责是对农民开展反假宣传,并将掌握的假币情况及时反馈给中心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