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人才向基层和科研生产一线流动的体制机制因素探析
2014-08-08金彦海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2)02—113—03
[内容提要]人才作为一项要素资源,其合理、均衡、有序的流动有助于破解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针对当前人才向基层和科研生产一线流动困难的情况,从体制机制角度分析人才向基层和科研生产一线流动难的原因。
[关键词]人才;基层;科研生产一线;体制;机制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人才问题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人才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必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进行配置,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在人才流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从总的情况来看,目前人才流动难,特别是向基层和科研生产一线流动率低,阻碍人才向基层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在当前,健全引导优秀人才向基层和科研生产一线流动的体制机制,实现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让人才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战略资源,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人才向基层和科研生产一线流动困难的情况,试从体制机制角度分析人才向基层和科研生产一线流动难的原因。
一、影响和制约人才向基层和科研生产一线流动的体制因素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总特征是采取渐进式的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放松对经济领域的管制,而作为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却并没有跟随这种变化而变化,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管理体制和制度依然影响着我们,城乡之间、基层和一线城市之间的二元管理制度分裂和隔绝依然存在。
(一)户籍制度二元对立。计划经济时代人为将公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限制人们的自由流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求各种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进行全国范围内的配置,而二元对立的户籍制度给人才要素配置设置了福利差距和流动限制,这同市场化改革目标相去甚远。一方面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农村向城市、小城市向大城市的流动;另一方面,我国户籍制度背后还隐含很多福利因素,如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和购房置业等,人才流动必然因户籍不同带来不同经济成本。因此,在这种户籍制度安排下,很难想象一线城市人才会主动向基层流动。
(二)社保制度不统一、地区、行业、所有制差距明显。社保问题影响人才向基层流动的原因:一是社保征收、缴纳和支付目前只实现了省级范围内统筹,社保缴纳基数主要以上一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上下浮动为基数,而不同省份,甚至是同一省份的不同城市都会因社平工资不同而缴纳基数不同,这样会影响社保实际缴纳数额,造成退休后待遇差距明显;另外,因社保统筹账户虚化、个人账户不实导致社保跨省转移存在一定困难,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不愿意向不发达地区和基层转移社保账户,限制了人才向基层流动。二是不同所有制企业和人才的不同身份导致社保待遇也不同,如大部分民营企业只缴纳五险,并且按照最低基数缴纳,没有住房公积金;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还存在是否需要缴纳养老保险的区别,这种区别在党政机关干部向企业流动中,接续社保、缴费年限计算、补充账户资金来源等方面尤为明显。
(三)职称评定制度僵化。职称评定制度在一定程度解决了职称评定对单位的依赖,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具有计划经济色彩,限制了人才向基层流动。具体来说,职称评定首先由单位根据计划安排的职数进行申报,而职数是受人为控制的,即使人才能够评上职称,但受制于单位“职数”,很可能出现够资格无职数的情况,尤其在一些智力资源富集的单位。很多基层和科研生产一线单位,各种人才职数很少甚至没有,人才向这些基层单位流动,必然受职数限制,致使自身价值得不到承认。
(四)人事管理制度上计划体制色彩浓厚。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主要涉及身份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职称评定管理制度和工资福利制度。这些制度行政计划色彩明显,日益同社会发展实际相脱节。身份管理制度上干部、工人、农民3种身份泾渭分明;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上,不同性质单位,档案重要性完全不同,对于非公企业工作人员,档案在职称评定、办理社保等方面功能已经弱化;而在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档案在入职、定级、加薪、提干等方面作用重大,如果一旦出现档案因向基层流转出现履历不完整、因保管不善导致的遗失等情况,就会给人才带来巨大麻烦。另外,人才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即使本人愿意向基层流动,也可能出现单位不放档案,变成档案人质问题,这些都是人才向基层流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影响和制约人才向基层和科研生产一线流动的机制因素
完善人才流动的市场调节机制,促进人才向基层和科研生产一线流动,必须重视人才竞争机制、价格机制、配置机制、保障机制等。
(一)人才流动的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竞争是人才流动的必要条件。目前,基层在引进人才方面投入巨大,但在人才使用过程中、在人才观上还存在偏差。一些地方和基层单位,存在论资排辈、先来后到、站队选边的现象,合理竞争让位于关系竞争,人才因对基层现状感到悲观而不愿意到到基层去工作。
(二)人才流动的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人才市场主要调节机制,具有补偿、激励和调配资源的功能,对于引导人才流动作用巨大。人才作为人力资源中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价格也必须充分反映人才价值。在现实中,人才价格就是人才的工资,工资水平的不同反映的是人才能力大小、素质的高低。但在我国,工资的形成依据,市场化程度偏低,还没有充分反映出人才的知识水平、能力和贡献,并没有将人才的劳动或者智力成果进行“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人才价值如果不能够在基层实现,自然不会向基层流动。
(三)人才流动的配置机制。人才的配置机制主要是人才使用问题,人才向基层和科研生产一线流动和配置,要坚持“引得进来、用的起来、放的出去”的原则,让人才来的安心、干着舒心、走了开心。目前一些基层单位在人才引进上下力气很大,但人才使用和配置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专业不对口、不能学以致用,引智引才成为基层单位的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在人才使用中,不敢放手去用,造成人才浪费;在人才流出上,通道狭窄,造成“进的来、出不去”的现象,导致人才向基层流动的不顺畅。
(四)人才流动的激励保障机制。人才向基层流动率低还同基层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相关,如前所述,人才的自然属性决定人才流动的趋利倾向。基层地区因公共资源投入不足导致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才经济收入得不到满足,福利待遇相比发达地区更显落后,子女教育质量、生活环境、宜居程度都不尽如人意,人才引进来,不能安居乐业,担心老无所养、少无所教,不能安心工作;同时因为职业发展环境差,人才精神需求和自身价值实现也得不到满足,使得人才留不住。
(五)人才流动的法律机制。在我国,人才一般归属单位所有、部门所有,人才流动必然受到人才归属单位现行法规和制度的约束,人才社会化程度偏低,人才单位所属观念根深蒂固。人才流动因为知识产权、服务年限、教育培养等问题导致纠纷层出不穷,部分单位在限制人才流出上的“卡人”做法还一定程度存在,人才流出渠道不畅,导致人才流动不出的情况屡见不鲜,人才流动中争议处理、人事仲裁等方面法律制度还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广州市人事局课题组.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及解决问题的对策[J].人才强市之路.2007(10)
基金项目: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省党建研究会2013年度重点(自选)课题《健全引导优秀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和基层流动的体制机制研究》部分研究成果,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责任编辑/汪 洋
收稿日期:2013-12-15
作者简介:金彦海,男,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