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第三产业对物价调控的影响
2014-08-08王康
王康
摘要:针对“物价上涨,政府调控,物价依旧上涨”的现象,希望找出影响物价调控且未被重视的原因。本文从三个产业发展对比入手,着重对第三产业进行分析研究,并从第三产业对物价影响力的形成、对物价上涨的反应、对物价调控的反应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心理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大量老百姓都看得懂的普通生活现象和价格现象,深入浅出的层层分析,发现第三产业对物价调控的影响力已不可忽视。因此,建议政府在物价调控时,不但要发挥自己的领导、决策力,更要让老百姓了解、融入、全民配合,真正促使物价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第三产业物价调控影响
一、引言
糖高宗,蒜你狠、豆你玩、油你涨等,从这些用语看,物价上涨已成为上至政府,下至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每次政府面临物价上涨,都会下达各种物价调控政策,特别是对第一、二产业调控力度较大,但每次“调控”后,物价却越调越高。为什么政府的调控措施不起作用?为什么物价越调越高?为什么每次调控都达不到老百姓预期的效果?
物价上涨不但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本文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结合相关的经济理论,对物价上涨和调控从另外的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希望能发现影响物价上涨的新因素,促使政府能找到“物价调控”更为有效的方法。
二、新三次产业的划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12月17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规定:第一产业是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2)第二产业是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业)和建筑业;(3)第三产业是除上述各业以外的其它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军队、警察部门等。第三产业比起一、二产业,行业更多、范围更广、内容更复杂,其对物价是否存在影响呢?
三、国内物价上涨和物价调控的内在联系
1、物价上涨的规律影响调控的效果
物价上涨的基本规律:基础生产生活资料调价,与之关联的产业会跟着提价,更多的行业也随之涨价;为稳定物价,政府会出台各种调控政策对涨价源头价格进行控制,虽然能在短时间控制住,但整个市场的涨价行为却不法控制住;过了一段时间,其它行业的涨价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基础资料的生产成本,促使其价格不得不再次上涨,而政府也只能接受涨价后的现状。整个物价水平就这样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物价上涨的趋势导致调控的被动性(长沙物价)
表1部分物价年度涨幅对比表
上表显示每一个项目的涨价幅度基本上是10年翻一翻,而中国几十年的物价走势也可以看出:1、价格上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政府对价格的调控一直在进行,但价格经历六个阶段后整体上仍呈上升趋势;3、每次价格的宏观调控,并不能使价格下降,只是暂时不涨或缓涨;4、各种宏观调控措施其真正目的是让经济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5、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其影响力正在反作用调控效果。
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物价调控的影响力越来越强
物价上涨是因为经济的发展,没有发展也就没有物价的波动,因此对政府的物价调控产生无形反作用力的就是经济发展力。经济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其创造的国民生产值占总值比例越来越高:1990年仅有27.3%,2000年的39%,2011年43.1%。
(一)第三产业对物价影响力的形成
物价上涨就如同“蝴蝶效应”一样:一只蝴蝶扇一下翅膀,万里之外可能就会出现一股龙卷风。一般人都觉得物价上涨的罪魁祸首应该是政府的无能调控,其实大家都忽视了一点:整个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中的政府、企事业、公司、个体户、消费者虽然是不同的群体,但都是由基本的个体组成。物价上涨是一种社会现象,也就和每一个人都有关联,甚至可以说“每一个人都在影响着物价的上涨”,区别只是所产生的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
人们会问:“我”的个人行为怎么会影响到物价呢?第三产业涉及的行业多,从业人员也非常多,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消亡、壮大,其经济规模正在超过第一、二产业,一个行业对物价产生的影响力是微不足道的,但无数个行业加在一起所产生的影响力却是不可估量的。
物价调控就如同桥梁交通疏导一样:政府修桥初衷是为了两岸的交通顺畅,但随着车辆的增多,城市中心的桥往往成为了交通最堵的地方;虽然政府采取限车数、增加红绿灯、修建新桥、设置车辆堵通电子显示牌等措施来分流车辆,但仍然无法解决高峰期间的堵塞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所有的司机都希望以最近的距离行驶,就算知道前面堵了,也抱着侥幸的心理想通过,结果自己也加入到堵车大军里,同时还会大骂政府不把交通搞好和后面的司机“为什么都往这里来凑热闹”。我们物价调控问题就如同以上的情况,政府进行物价调控是为确保物价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虽然能对第一、二产业进行直接调控,但缺乏对第三产业的监控,就如同政府能采取各种措施来分流车辆,但却不能直接的影响到每一位司机;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又如同司机一样:明知物价上涨不是好事,但仍然抱着“只自己涨一点,不会影响大局的想法”调价,等到物价整体上涨后又大骂政府无能和别人涨价的行为。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就应该考虑政府的物价调控如果要从第三产业着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了解、掌控,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
(二)掌握第三产业对物价变动的反应
第三产业对物价变动的反应是最快的,特别是提价速度。比如:猪肉价格上涨,批发商家会马上涨价,更多零售商家会紧跟提价,涨价信号会迅速传递到各行各业。每一个商家对涨价的第一反应是:你涨我也涨。没有人会去想为什么涨价?自己要不要涨价?要涨多少?很多商家的涨价原则是:1、跟随法。别人涨多少,自己就涨多少,不做任何成本预算。如1斤猪肉涨1元,一碗肉丝粉就会涨0.5-1元。2、整数涨价法。商家为了找零方便,涨价总是以整数为标准,如包子0.5元/个,商家会先提价1.5元2个;如果买1个,就是1元/个;再过一段时间,价格就定在1元/个。3、不涨价减量法或涨价增量法。4、偷工减料法。
可见提价中的理性价格、盲目价格、高价格,在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最终都会调到最高价位。
(三)掌握第三产业对物价调控的反应
物价的自然规律应该是有涨有跌,但从历史上看,物价是只涨不跌,为什么呢?这与从业人员对物价调控的反应有关。这些从业人员包括高层决策者、商铺老板、私人个体等,他们对物价上涨是以积极态度对待,但对政府的物价调控,其态度却是消极处理或置之不理。比如:A(猪肉商家),B(餐饮商家),C(其它商家)。A的猪肉涨了3元钱,B就会将与肉有关的食品价格上调1-2元,其涨价理由是成本涨了;C则会因为餐饮消费高了,提高自己的商品价格;随着涨价风潮的出现,政府会采取各种措施将A肉价稳定,且促使价位下降,但B、C不会对自己商品的价格主动下调,甚至不会重新进行成本核算,确定新的价格。他们认为自己不降,是不会对社会有影响的;有的认为不降价,别人也要买;还有人认为,价格涨上来了,自己有钱赚,再降也对不起自己。其实,这些都是目光短浅、自私自利、无大局观念的想法,甚至不知道他们的这种行为已经对物价调控产生了严重的反作用力。上面说的A涨价后,政府调控降价,但B、C的商品没有随之下调,就会反过来直接影响A的消费成本,最终会促使A的价格再次反弹,而整个价格平衡体系就会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平衡点。可见,价格循环增长的现象根本不是政府能控制的,是需要政府、各行各业、每个人共同努力,才能确保证价格平衡体系不会总在突破一个又一个新的平衡点。
(四)掌握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心理状况
第三产业中,无论是资产性公司的高层人士,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工作人员,个体经营商贩,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赚钱”。因此,谁会抵挡得住“涨价”的诱惑。
物价涨价也许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必然现象,但如何合理的“涨”,也是每一个商家所必须深思的。“涨”的合理,物价仍会相对稳定,“涨”得疯狂,可能会害人害已。不同的商家有不同的涨价手段:有的知识水平较高,能对市场进行预测,并通过各种成本核算确定最后的价格;有的以政府指导价、市场价格为参考定价;还有的文化不高,却知道涨得越高越好。第三种人多是那些小摊小贩,数量众多,他们做的小生意本小利大,虽然涨了价,但从单个涨幅看并不明显,如蔬菜涨1-2元、包子涨0.5元、擦鞋涨1元等。这些涨价虽然不像大宗物品那样涨得吓人,但按百分比看,也涨了100%,不过消费者往往不会计较,但这些商品的涨价却往往成为了大宗商品开始涨价的参考因素之一。因此,涨价绝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其一时的得利可能会在其它方面付出更多。
通过对第三产业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行业涨价行为的“小”对物价调控影响之“大”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当然,面对新经济结构,政府也不能简单的将物价调控“行政化、统一化、僵硬化”,而需要考虑采取多元化、多样化、多针对性的调控政策,通过市场手段、计划手段、宣传教育手段等形式进行立体式、有层次的物价调控。
五、建立完善的、人性化的物价调控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民众物价意识的转变,政府对物价的调控措施不应该再是简单的、临时性的“控制、强压”,而应结合更多的“预防、引导”措施。
(一)政府的调控措施:1、及时性。制定长期的特殊商品物价变动预案,充分发挥自动控制作用,做到提前防范。2、全民性。政府应该转变物价调控与民众无关的想法,重视民众对物价政策的了解及在物价调控中所起的作用,宣传物价调控的重要性,培养民众的物价意识,强化全面配合。3、偏重性。政府要认真研究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物价影响规律,找出关键影响因素,采取更有偏重性调控手段。4、引导性。第三产业所涉及的行业广,种类多、数量大,光靠行业的自律性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在政府的正确引导。5、监督性。全国各地物价监督部门因人手不足,很难及时将各地价格信息反馈到政府决策部门;现可以考虑社区作用,发挥其分布性广、人手足的特点,担负部分价格信息反馈、物价监督的工作。6、教育性。从中学开始设立专门的物价教育课程,从娃娃抓起,从基础培养,让后代能真正掌握到物价波动的规律,共同维护物价的稳定。
(二)提升个人的物价调控意识:1、知识性。加强民众对物价知识的学习,了解各种物价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商品的定价知识,客观性进行成本计算,制定合理的价格;具备大局意识,把握准自己的物价调整行为。2、配合性。首先要意识自己是物价调控的一部分,所做的任何决定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自己;再就学会配合政府的物价调控,掌握配合时间和调控度;最后还要深刻的理解“人多力量大的”道理。3、合理性。做好市场调查,根据自己商品的特点进行成本预算,确定涨价幅度。4、责任性。真正理解“效益”不是公司或个人价值的全部,在整个社会里,无论是个人和群体,还是民众与政府,都要守望相助、和谐共勉,要有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价值观。
“物价上涨”既可以说是客观经济的推动,也可以说是主观意识的影响。作为政府要理性的把握经济发展热度,全面制定市场经济发展蓝图,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确保物价涨幅合理、稳定;而作为个人,要将自己融入物价调控之中,理解政府的调控难度,主动配合各种调控政策的执行,把握住自己商品的调价权利,学习相关财务知识,制定更合理的商品价格。只有通过政府和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制定更全面、更有效的物价调控政策,才能将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执行到人,才能对“物价上涨”进行合理控制,才能让政府、老百姓得到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白瑞雪物价总水平上涨理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5)
[2]孙玉梅把通货膨胀彻底说清楚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12(5)
[3]成致平物价重大决策史实钩沉 中国物价出版社 北京 1999(4)
[4]国家统计局 《三次产业划分规定》http://www.stats.gov.cn/2003(5)
[5]徐振华吴忠市近二十年物价走势及未来价格趋势http://www.cqvip.com/ 2003(4)
[6]祁京梅影响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分析 中国经贸导刊 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