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资源整合问题探析

2014-08-08申玉粉

理论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资源整合途径高校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图书资源愈来愈显匮乏。目前高等院校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在图书资源整合和共享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现有图书资源效用的充分发挥。为此,应切实从转变观念、创新协作机制、建立统一的网络管理服务平台、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以及加强院系分工建设等方面做好图书资源的整合工作,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6-0094-03

作者简介:申玉粉(1968-),女,朝鲜族,吉林延边人,延边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工作。高等学府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地方,拥有丰富的知识宝库,这个知识宝库既包括教师们丰富的知识,也包括充裕的知识基础——图书资源。在很多国家衡量一所大学水平不仅要看教授们的知名度,还要看这所学校图书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在我国的高校中,除了能获得大笔教育经费的部属高校外,一般的高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图书资源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高校的发展。而另一方面,高校图书资源又存在着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的问题,图书馆与资料室各自历史沉淀的图书资源往往没能统筹、合理利用,造成巨大浪费:同样一本书,学校图书馆采购了,一些院系的资料室也购买了,结果造成了浪费。因此,必须改变这种分散低效、利用不合理的状况,充分利用好校内有限的图书资源,发挥图书资源在学校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做到这一点,进行高校图书资源整合就成为必然选择,整合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以学校图书馆为主体的网络中心,让每一个院、系资料室成为校图书馆的一个支馆,最终形成一个图书资源使用通畅、利用充分高效的校内图书资源共享网络。

一、整合图书资源的必要性

信息资源整合简单讲就是对分散庞杂的信息资源归并、梳理进而形成互相连接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是利用上的“统一体”,即可以统一利用,使用者只要进入其中一个“入口”就可以对这个统一体的资源充分利用。但这个统一体不一定是空间上的集中,它可以在空间上分散,但不影响利用的“统一”。就图书资源整合来说,就是“把分散的图书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分类、标引、编目、索引等一系列知识有序化的过程和活动”。[1]图书资源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便利、更有效、更节约、更合理地利用图书资源,这样的整合是十分费时费力的,但又是非常必要的。

1图书资源整合是图书购置经费紧张的必然选择。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经费的支出相应增多,而财政拨款没能够随之相应增长,导致各高校经费普遍紧张,负债办学成为了普遍现象。据统计,2012年全国高校负债达5000亿,仅广东一个省的高校负债就达99亿,吉林大学一个大学负债就有30个亿。[2]学校为了使扩招能够实现,首先要保证必要的教学硬件设施如教学楼、实验室等的投入,其次才是辅助设施的投入,至于图书馆建设属于“软件”,其经费支持排序靠后,甚至常常被挤占。高校高负债情况不是短时间内能化解的,这种情况下,投入到图书馆建设的经费增长必然长期受到限制,甚至有些高校还会有所减少,这必然导致学校图书馆及院、系级资料室的图书购置经费紧张,也会导致高校图书资源远远不能适应扩招后的师生科研和教学的需要,而要摆脱这种困境,校内资源整合是最低成本、最可行的途径。

2图书资源整合是跨学科研究的需要。跨学科研究是近年来科学方法讨论的热点之一。跨学科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大多具有跨学科性质。正因为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因此,高校作为承担着科研任务的机构自然对跨学科研究也都比较重视。但开展好跨学科研究需要有相应的不同学科的知识做基础,而校级图书馆是一个庞杂而不专的图书信息聚合场所,专业性较强的图书情报资源多在不同专业的资料室,因此,为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打破图书资源的所属和使用界限实现互通有无就成了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任务。

3图书资源整合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高校扩招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了各高校诸多工作中的首要一项。调查资料显示,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复合型人才最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相对容易。复合型人才即多功能型人才,其具体表现是多才多艺、适应面宽、能在多领域发挥身手。正因为如此,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使大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条件很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使大学生能够获得多学科的知识,文史理工,样样精通。要达成此目标,除了课程设置环节注意多学科搭配外,在课余时间更要让学生有获得多学科知识的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学校内部图书资源进行整合。在图书资源整合后,学生可以共享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图书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基于专业需要和兴趣爱好的书籍需求,这就有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使复合型人才培养成为了可能。

4图书资源整合是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包括资料室)在高校中的基本定位是辅助、服务单位,其基本功能是为广大教师科研教学提供服务、为大学生学习知识提供帮助。服务是其第一位的功能和存在价值。如何更好地提供服务就成了高校图书馆不断探寻的方向。现代高校图书馆不管是在管理观念上,抑或在服务的技术手段上,都要超越传统的图书馆,因此图书馆不应再如以往那样被动地服务,而应不断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和读者需要的变化,适时主动进行工作上的改进,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需求。图书资源整合是在师生借阅使用图书中出现了不便的情况下,作为图书馆服务改进、提升的一个方面而被提出来的。这也是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的一个要求。[3]

5图书资源整合是网络技术兴起的必然结果。分置的图书资源要进行有效整合、统一使用其前提是要有便捷、高效的技术手段将他们连接起来,对这些技术的基本要求是低成本、高效率、方便使用。在20世纪90年代前符合这些要求的技术不成熟,以至于在大学中很少有这样的整合尝试,即使个别的整合也是用手工操作,效率低,且带来的便利并不明显。人类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行各业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作为服务于高校师生的知识基地——图书馆更应适应网络提供的种种便利改进以往的不足,而这样的改进中利用网络为图书资源整合提供技术就成了十分重要的一项:利用互联网,校与院系的图书信息资源被轻松地联为了一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而灵活便捷地使学校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之间图书信息资源实现了共享。读者可以从校图书馆或院系的各分支点轻松查找到全校图书资源信息,寻找自己想要的书籍,然后再到图书所在地去借阅图书,这大大节省了读者寻找书籍的时间。[4]可以说是现代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对高校改进工作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是互联网的发展使高校图书资源的整合成为了可能。

二、图书资源整合面临的障碍

现实需要是高校图书资源整合的根本动力。从现状来看,要充分发挥这种动力作用,就必须克服很多障碍。这些障碍有的是习惯性的,有的是管理上的,还有的是技术上的,多方面的障碍影响着整合的实现,对这些障碍有着清醒的认识是克服障碍实现整合的前提。

1观念滞后影响整合。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认识上的提升就不可能有改进行为的出现。高校图书资源整合意味着要突破传统开创新的局面。破旧立新需要志气,需要周密的设计,更需要面对可能失败的勇气。因为创新存在风险,风险可能造成伤害,因此就需要相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观念上要有巨大的转变,改变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思想,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真正认识到图书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坚定克服困难的意志,大力推动整合的实现。[5]但现实是很少有高校的相关领导对图书资源整合有正确认识。调查显示,大学校长认为影响高校发展的因素排序是:政府的资金投入、科研成果、教师的素质,而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很少被纳入校长们关心的范围,更不用说图书馆建设中的细节——图书资源整合了,这也使得目前真正实现校内图书资源整合的高校寥寥无几。这个因素成为了整合面临的最大困难——缺少领导的重视,整合就无从谈起。

endprint

2图书资源权属阻碍整合。权属即所有权、使用权的问题。高校图书馆、院系图书资料室的权属不一致,一般情况下,校图书馆是处级单位,资源的权属为学校所有,而资料室是院系下属单位,资源权属为院系所有。尽管从总体权属来说都是学校所有财产,但直接权属是大不一致的,这就导致管理体制不同——校图书馆图书资源由学校负责管理,对学校负责;院系资料室由院系管理对院系直接负责。这种管理体制的差异,让二者进行整合遇到了管理权限障碍——整合意味着管理统一、协调运转。现在管理权的分野,学校图书馆无权要求院系资料室听从安排调动,而院系资料室间更是互不相属各自为政,统一管理难以实现。统一使用图书资源就失去了重要前提,整合因此也就难以很好实现。

3图书资源放置分散影响整合。随着招生人数迅速增长,高校的占地规模也相应的不断扩张,占地千亩几千亩的高校不在少数,而设置分校也成为了一些省属高校的通常做法。规模的扩大必然使院系的距离、院系与校图书馆的距离变远。以延边大学为例,学校的校园占地面积达318万平方米,而院系达21个之多,最远院系间距离5千米,这样的空间布局加剧了书籍的分散性。这种严重分散情况下院系资料室、校图书馆如果按照传统的整合手段进行图书的统筹使用,显然从交通上就有障碍,这也是图书资源整合在过去很少被提上日程的重要原因。

4低效率的图书管理手段影响整合。以往,无论是校级图书馆还是院级资料室其基本管理手段还是以人工为主,入书登记、盖章,借书登记、盖章。手段原始而低效率,已经难以适应高校师生对图书使用的多样化和方便快捷的要求。管理者面对分散在多处的图书资料,光靠手工操作来整合管理显然会疲惫不堪。而对使用者,分散在各处的图书资料会让他们查阅起来费力费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资源整合,那么无论从管理者角度还是从使用者角度都难以使需要获得满足。而在低效的管理手段下,即使进行整合显然也不会达到预期效果。可见,提升管理手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三、图书资源整合的途径

图书资源整合不能顺利推进,对管理者来说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提升和被读者认可,使管理者尊严受损,荣誉感减弱;对读者来说,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获取知识受到了阻碍,自身能力提升受到影响。因此,想方设法消除障碍、突破阻力实现整合就显得十分必要。

1推动学校领导观念转变,为图书资源整合提供支持。学校领导对整合的重要性认识事关整合的成败,整合没有领导支持不可想象。为此,图书馆领导和工作人员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向有关领导阐述图书资源整合的必要性,特别要讲清楚图书资源整合对学校科研、教学的重要性。一般性的图书馆工作简报和图书工作会议都是好的宣传场合要充分利用。领导视察图书馆工作时是最佳的让领导认识图书资源整合必要性的时机,这时领导可以真实感受到图书资源分散带来的问题,也有时间倾听图书馆人员的整合意见。有了领导的重视,图书资源整合就有了前提和基础。

2创新协作机制,实现校内图书资料资源一体化。学校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之间权属与管理体制上都有很多不利于资源整合的问题,有些学者建议从管理体制入手解决资源分散问题,即 “院、系资料室在行政上由院、系领导,而业务上则由学校图书馆管理,资料室人员的聘用、调动应由图书馆与院、系领导共同商定”,这样从体制上可解决一些整合问题,但很可能其他方面出问题,比如双重领导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工作上无所适从;购书经费使用重点、书目选择权等等问题出现。体制调整是大手术,容易伤筋动骨,不是一个好的低成本的方式。而从机制入手,建立鼓励协作共享图书资源使用权机制,而非争夺所有权则更可取。首先,建立利益机制,图书馆用一部分资金奖励那些对外开放好的院、系资料室,以调动他们的协作积极性。其次,在职称评定上,对那些“对外开放”好的资料室人员给予适当照顾。再次,在校图书资料系统先进评选上也要体现鼓励“对外协作”的倾向。

3建立统一的网络管理服务平台。图书资源一体化基础上的整合共享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分散资源低成本整合利用,解决这个问题当下有了好的互联网技术手段。互联网技术具有联系的广泛性、开放性、快捷性和互动性。这些特点在图书资料整合中可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可以打破校与院系图书资源的封闭性,用互联网把它们连接到一起,使它们成为学校一个大的资源共享平台上的一个个“节点”,任何一个图书需要者都可以在权限范围内足不出户了解各个节点上的图书资源情况。目前,许多高校都已经开始建立联机公共书目,将院、系资料室的图书和图书馆的图书统一编目。这样,每一个系资料室就成了图书馆的多个馆藏点,实现图书馆与院、系级资料室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其次,可以使图书利用更方便。互联网具有的互动性,可以使图书需要者通过互动功能,比如QQ或页面留言等形式查询各节点图书的具体情况,如较详细的图书内容、借阅的具体情况等。[6]这就使图书资源能够更加高效的得到利用。

4加强硬件建设,实现图书资料服务的现代化。互联网的发展为各资料点的资源整合提供了平台,但各资料点的自身现代化建设却是前提和基础。为此,加强各资料点的硬件建设成为基础上的基础。首先,应添置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改变过去手工操作上架、管理借阅图书的做法,实现电子化,通过电子扫描条形码等方式管理借阅流程,这样可以使资料室的进书、借阅情况都能通过互联网展示到统一的图书资料共享平台上,为读者提供及时的图书信息,使他们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借阅情况,减少时间成本,[7]更好地体现图书馆的服务性。其次,可以更好地提供共享服务。读者少量的需求可以不必费事借阅整本图书,而只要把自己想要的书页内容告知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扫描设备把内容扫描成电子文件发送给需要的读者,这样对读者来说是极大的便利。

5加强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分工建设。在高校经费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图书资料的重复购置是最大的浪费。应该把有限的资金合理高效的应用,为此,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应该按各自功能和主要服务对象进行分工建设。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购置内容应该以“普遍适用”为原则,主要购置一些普及型、通识性图书及一些珍稀价格昂贵的图书;而各院系的资料室则以购置各自专业领域的图书为主。一些各院系资料室都不相属而又比较有影响、有价值的专业图书,则可以归校图书馆购置。在特色建设基础上还要进行数据库化,把特色图书制成数据库,[8]使资料室的专业图书数据库与图书馆“普适图书”数据库实现互补,借助互联网平台,增加图书馆及资料室的特色服务内容,不断提高利用率,切实实现校内资源共享。此外,在校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图书信息资源整合成功的基础上,还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展整合范围,把一些校内专家学者的私人藏书也整合进来。这样在不扩大图书经费支出的基础上轻而易举地就增加了有效的、高价值的图书信息资源。当然,这样的整合也许难题会更多些,但毕竟整合是方向,是发挥图书资源的最佳途径,是完善图书馆服务功能的需要,且对专家学者、对图书管理者和使用者都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倪素平.对高校系资料室与图书馆期刊文献建设及其服务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6).

[2]财政拨款有限广东50高校负债近百亿[N].第一财经日报,2013-02-02(2).

[3]史美静.数字图书馆知识整合模式研究——以Web of Science系统为例[J].现代情报,2013,(1).

[4]唐彦.电子时代高校资料室“分馆化”改革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7,(2).

[5]段连金.加强图书馆资料室文献资源建设的新思路[J].辽宁高职学报,2007,(4).

[6]王彩霞.新媒体时代读者阅读方式变化与图书馆应对策略[J].现代情报,2013,(3).

[7]张为华.高校学科建设与图书馆期刊资源的整合[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2).

[8]韩红.资源整合后高校特藏专业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12).

【责任编辑:闫生金】

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源整合途径高校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