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中国梦”研究评析

2014-08-08唐伟锋

理论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国梦评析

摘要:“中国梦”的概念一经提出,即在国内外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国外学者对“中国梦”的提出原因、内涵、特点和实现路径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加强对国外学者“中国梦”研究的评析,对于推进“中国梦”走向学理、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外研究;“中国梦”;评析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6-0086-04

作者简介:唐伟锋(1985-),男,山东济宁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1]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点,实现路径又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不仅为国内学者所关注,也成为国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外学者不仅研究了关于“中国梦”的相关理论问题,而且对如何实现“中国梦”提出了若干有建设性的观点。邓小平曾强调指出,“建设一个国家,不要把自己置于封闭状态和孤立地位。”[2]因而,加强对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梦”研究的评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外的看法,为我们研究、宣传“中国梦”提供另一种视角,其对于推进“中国梦”走向学理、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梦”提出的原因

考察“中国梦”提出的原因,对于理解“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价值。国外学者认为,“中国梦”的提出,既有历史方面的原因,又有现实因素的原因。

从历史方面的原因来看,他们认为“中国梦”是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来源。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认为,自近代以来,中国梦就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奋斗、建立民主富强国家的巨大思想动力和精神源泉,在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副教授吴旭认为,“中国梦”的提出,表明中国人站立起来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遭受到的“屈辱挫败悔”的复杂心态,在当今物质不断富足的情况下,终于可以从阴影中走出了,从而在主权意义上真正站立起来了。[4]

从现实因素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给中国带来严峻挑战,需要用“中国梦”统一思想,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进。郑永年从“中国意识危机”的角度分析中国当前面临的信任危机。他认为,“中国梦”具有排除“信任危机”,重树中国人对国家的前途、自己的前途的信心的伟大意义。他认为,这种信任危机背后是深刻的“中国意识危机”。他指出,今天中国所经历着的“中国意识危机”是自近代以来的第三波。前两波分别在清末到“五四运动”这段时间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这两次危机的有一个相同点,都是由于内外各种因素而导致一些人失去对国家和自己前途的信心,并因此深感忧虑。今天中国所面临的“中国意识危机”具有不同的特点,出现了矛盾的现象,即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陷入深刻经济危机之时,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却与此同时出现了“中国社会对国家和个人前途的信心”问题,并且“也到了一个非常低的水平”。[3]

吴旭认为,在现实层面上,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没有梦想会导致视野狭隘,心态功利化,想法变得短视,精神层面出了问题只能用精神层面来修复。因而,“中国梦”的提出,“无疑正当其时,正对其症。”[4]

二、“中国梦”的内涵及实质

1“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的概念一经提出,即在国内外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在“中国梦”的内涵方面,由于角度不同,国外学者的看法不尽相同。通过归纳,笔者认为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和谐说”。俄远东研究所中国政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拉林认为,“中国梦”是一种和谐,“每个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物质状况,但每个人的这种愿望汇集在一起,就是整个国家的梦想。这种一致,这种和谐,实际上就是‘中国梦,就是‘中国梦的内涵。”[5]拉林的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从个人与国家的和谐关系构建来说的,肯定了一致、和谐的重要性。从中也可看出,他是把个人的梦想放在国家梦想之上,认为只有个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国家的梦想才能得以实现。俄远东研究所副所长谢尔盖•卢贾宁认为中国梦不仅仅是目标,而且还是实施和建设“和谐世界”、建设一个大小国家、大小民族和谐共处的世界的重要手段。[5]

第二,“三层次说”。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维为认为,中国梦具体可以分解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家国梦”、“大国梦”和“天下梦”。他认为,如果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应该有所侧重。在家国梦中,研究重点主要是个人、家庭与国家的特殊关系以及个人(家庭)的梦与中国梦的关系。在大国梦中,研究重点应放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天下梦则主要是指如何为解决“天下”难题,特别是为全球治理难题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6]吴旭认为,从个人来看,“中国梦”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实现自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回馈社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拥抱自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7]福布斯专栏作家、中国中产阶级研究专家艾伦在《中国梦——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其影响》一书中也认为,“中国梦”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连接西方人和中国人,消除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神秘感”;第二层含义是“鼓励中国的同胞们大胆地去梦想”;第三层含义是“启发读者深思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究竟什么是中国梦”。[8]

第三,“六层面说”。西班牙加利西亚国际研究所所长、中国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认为,中国梦是一个内容丰富、广泛、复杂的概念,“‘中国梦是很多梦想的综合体,综合的不仅是数量,也是质量。很难用一个概念去囊括‘中国梦的概念。”他指出,“中国梦”包括六个重要的层面,即对社会福利的向往、综合发展、历史层面的重大意义、文明层面、思想意识层面、国际层面。具体来说,如下所述:第一,福利层面。保证所有中国人能够享受到福利,解决一系列诸如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第二,综合层面。要求中国不仅仅是经济繁荣,而且各方面都实现现代化;第三,历史层面。要求实现祖国的统一,否则“中国梦”含义将是狭小的;第四,文明层面。要把现代性与中国的传统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确定新的身份定位;第五,思想意识层面。思想意识十分重要,而且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中国需要重新开始寻找、定义自己的思想意识,应该以某种方式把自身价值与普世价值结合起来;第六,国际层面。要让全世界来了解中国,认识到中国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的权利,并在国际上得到新的空间。从这六个层面来看,对物质层面、思想层面、历史和现实层面都有涉及,概括相对全面,但是对于“中国梦”的主体没有界定,缺乏主、客体之间的互动。[9]

第四,“多类型说”。英国上议院议员韦鸣恩勋爵认为,“中国梦”有多种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诠释:第一种类型是中国人的梦想;第二种类型是中国传递自身价值观的迫切愿望。在前者中,中国人拥有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可以成为推动国际贸易的重要动力。在后者中,“中国梦”则符合中国传统文化道家思想有关于“平衡”的阐释。中国具有特殊的国情,人口数量多,消耗也大,因而“要想将自己建设成富强而具有高度现代化水平的国家,就必须要在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有限的物质资源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韦鸣恩看来,还存在另外一种“中国梦”,即指中国在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方面的梦想。他认为,无论处于哪个时代,主体国家都有确认和弘扬自身文化和价值观的诉求,这也是一种梦想。[10]韦鸣恩虽然只列举了三种类型,但是他主张有多种类型的“中国梦”,可以不断添加新的内容,故把他的观点作为单独一种列出。

endprint

综上可以看出,国外学者解释“中国梦”的角度不尽相同。归根结底,分歧在于对“中国梦”的主体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是国家,有的认为是社会,也有的认为是个人,有的则认为三者兼具,但是哪个更为重要又成为新的问题。不同理解造成了不同的解释。因而,如果不把“中国梦”的主体弄清楚,就很难把握“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2“中国梦”的实质。对于“中国梦”的实质,国外学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中国梦”的实质是“强国梦”和“强军梦”,他们把“中国梦”与“中国威胁论”联系起来,对“中国梦”持不接受和敌对的态度。德国汉学家、民族学家南因果博士认为,“西方媒体已对‘中国梦这个词有了反应,然而这些反应不全是正面的。西方媒体报道中更多表达了他们对于一个强大中国的担心,甚至出现了一些指责的声音。”[11]现实中,国外有些报刊把“中国梦”的实质定义为“强国梦”与“强军梦”,认为中国借此竞争世界第一,给世界造成不稳定,以此渲染“中国威胁论”。美国《新闻周刊》在一篇题为《中国的伟大梦想》的评论中,将中国的“强国梦”与周边国家的“噩梦”并列起来,把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岛屿领土争端放到了二战前德意日领土扩张的历史背景下。《纽约时报》则特意突出强调,所谓的“中国梦”其实就是“强国梦”和“强军梦”,而“习的讲话以及其背后所调动起来的强大宣传攻势,必然让亚洲国家,以及美国这一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军事强权,忧心忡忡”。吴旭进而认为,“将‘中国梦简单等同于‘强国梦,其弊端和副作用,还不单纯体现在逻辑和语义模糊的问题上,而更多体现在地缘政治和公众外交的层面。”[4]

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国梦”的实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会对世界带来负面的影响。如前所述,西方有人认为“中国梦”的实质是中国要与美国竞争世界第一,认为“中国梦”的实现可能给世界造成不稳定。现任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斯蒂芬•欧伦斯不同意这是“中国梦”的实质。他认为,“中国梦”意味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领导人最关注的是中国的民生问题,如吃、穿、住、用、行,还有教育、医疗等方面,把如何更好地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重点放在国内,而非国外。与美国比较而言,美国的威胁主要来自外部,而中国领导人谈论的是国内问题,因为中国面临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因而他认为,实现“中国梦”将给世界带来不稳定的说法源于不了解中国国情。[12]

这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为我们如何提高国家软实力提供了不同的借鉴。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重视这种分歧,着力从掌握话语权上提升国家软实力。在宣传上有所侧重,对国内、对国外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用外界易于接受的话语和方式在世界上普及“中国梦”。

三、“中国梦”的特点

国外学者对“中国梦”的特点也进行了阐述,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即人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可持续性、世界性与完整性。他们认为“中国梦”的概念通俗易懂,在提法上更接近民众,让人感觉很有吸引力。同时,“中国梦”又不是简单的说教,具有实干精神。从内容上来看,“中国梦”又具有世界性,是一个整体,里面包括从个人到国家的各个层面的梦想,彼此联系,不可分割。

1人民性。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对中国颇有研究,他认为,“中国梦”不仅仅只属于国家,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梦很快就会被遗忘。”“中国梦”应该属于民众,而且民众才是最终拥有“中国梦”的主体,如果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没有“中国梦”,那么“中国梦”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群众基础。[13]

2理论性和实践性。斯蒂芬•佩里认为,“‘中国梦是一整套理论体系,能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也有利于稳定。”进一步说,“中国梦”是对中国多年改革开放实践进行总结和研究的结果,是在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而且这个概念本身是不断更新和与时俱进的。[13]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梦”更多强调的是实干精神,与实践紧密相关。德国汉学家、民族学家南因果博士认为,“梦想”在中国首要和最主要意味着“实干”、“创造”和“行动”,“梦想”和实际生活之间存在许多明显结合点。因而,“无论是中国领导人还是民众,都对‘中国梦充满期待,认真实现‘中国梦的工作已经开始,所取得的初步成功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思考。”[11]

3可持续性。韦鸣恩认为,“中国梦很有潜力,它比其他国家的‘梦更具持续性。”原因在于,“中国梦表现出的传统文化价值、充满关怀的家庭观和社会关怀等中国元素是极其富有吸引力的。”[10]

4世界性。不少国外学者认为,“中国梦”不仅仅是中国一个国家的梦想,还应该包含对世界的担当和责任。欧伦斯认为,如果想让世界理解“中国梦”,那么“当中国人在世界范围内谈论‘中国梦的时候,应该谈论的是被所有人所共享的梦想。如果中国领导人在外面谈论中华民族的复兴时,就应该解释‘中国梦对其他国家和人民意味着什么。”[12]在斯蒂芬•佩里看来,当今的世界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中国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国家,中国在阐述自己梦想的时候,也关系到参与到全球治理方式。“‘中国梦是推断未来中国影响世界方式的最佳出发点。”[13]从这点来看,“中国梦”同时具有世界性,与世界紧密相关。

5完整性。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梦”是一个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多个层面的完整的梦,具有完整性特点。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的参与,“中国梦”的完整性就会遭受破坏,“中国梦”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梦。“中国梦”的实现,除了需要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之外,还需要全社会共同配合,尤其要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卢贾宁认为,“如果社会不公平,‘中国梦就是不完整的梦。”[5]

四、“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比较研究

国外学者往往把“中国梦”与“美国梦”作比较,他们不仅叙述了“美国梦”的演变过程,而且从两国文化差异的角度概括了“中国梦”与“美国梦”的相同点与区别。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梦”的概念,本身就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一种方式。任何国家的梦想由于国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而坚持“中国梦”,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1“中国梦”与“美国梦”的相同点。斯蒂芬•欧伦斯认为,“中国梦”和“美国梦”都重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是二者所共有的。在他看来,马丁•路德•金和罗伯特•肯尼迪都曾经阐述过“美国梦”,他们都认为只要确立和平、平等和繁荣的社会原则,美国人民通过努力奋斗,就能够成功。在这一点上,“中国梦”同样强调通过一个共同的梦想,把所有的中国人团结在一起。中国在30多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因为底子薄,发展过程充满了艰辛和付出。现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已经达到比较发达的水平,想要更进一步,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把梦想说清楚很重要”。[12]

吴旭认为,“中国梦”和“美国梦”是相通的,从字面上看,“相通”有两层含义。首先,“相通”指不是排斥的、对抗的和冲突的关系,双方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在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合作和协调基础上的伙伴关系。其次,“相通”又不能由“相同”所替代,二者根本不能等同;从缘起、内涵和界定上,“中国梦”和“美国梦”都是一种对等的、并列的关系,而没有主次、优劣和从属之分。从深层分析,“相通”又可以从国家富强、人民福祉和世界和平三个层面进行逻辑定位。从这三个层面可以看出“中国梦”和“美国梦”未必相同,但一定是息息相通的。[14]

endprint

2“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第一,具体内涵不同。胡里奥•里奥斯认为,因为“中国梦”和“美国梦”在称呼上相似,所以西方有人想当然认为中国照抄了“美国梦”,以为“中国梦”就是中国人的“美国梦”。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美国梦“基本属于个人的梦,就是名、权、钱。而中国提出的梦是不一样的梦,不仅仅说它是群体的梦,也不仅仅是集中了亿万中国人的期待和向往。我认为它提出的是集体的努力”。[9]

第二,根本价值不同。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公共政策学者、塞顿霍尔大学副教授汪铮在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发表题为《“中国梦”——不是崛起,而是复兴》的文章,认为“中国梦”在许多方面与“美国梦”是截然不同的。具体来说,美国梦强调的是个人的致富和成功,而“中国梦”是一种集体承诺,它更重视民族大义及个人为民族所作出的牺牲。[15]可见,前者是个人主义,后者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倡导个人为了民族的发展勇于牺牲个人利益。

韦鸣恩也突出强调了“美国梦”的个人主义,他认为,“在美国梦里,人们并不关心环境保护,只是关心消费以及个人的孤独感等,并且事事只考虑美国自身,因而只能发出一种孤独文化的声音。”因此,他建议“中国梦”如果能够建立起一个与这些观念相反的模式,一个更重视家庭、更加保护自然资源的模式,那再好不过。而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中国梦将是全球梦”。[10]欧伦斯认为“中国梦”指的是“一个更加繁荣的社会,一个更加富裕的社会,一个更加清洁的社会——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国家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小,人们可以自由地创办各类企业等等”。[12]

第三,文化背景不同。从“中国梦”与“美国梦”的不同的文化背景来看,“美国梦”体现的是移民文化,是一个移民国家每个人都有的淘金梦想,获取最大限度的物质享受是一个人活着的全部意义和“美国梦”的最高目标。因而,有学者认为,“美国梦”的概念可以表述为,“即一个人无论什么背景,只要来到新大陆,通过努力工作创业,就可以得到梦想的一切,以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努力、权利和自由等成分为主。”“中国梦”则“推崇‘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明显是继承了东方文化的集体主义传统,‘梦想国家的强大成为人民福祉的保障,让每一个人都从国家的发展中收获自己应得的成果”。[16]

第四,实现路径不同。有学者认为,不同国家民族在追求自身梦想时可能走不同的路径,这是自然现象,但可以取长补短,不断优化。因此,无论是“美国梦”还是“中国梦”,都应该防止极端和异化。[16]

五、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国外学者认为,实现“中国梦”需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向全世界阐释“中国梦”;第二个是实现“中国梦”。前者为后者创造必要的国际环境,后者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1向全世界阐释“中国梦”。国外有的学者通过研究认为,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等差异的原因,很多西方人弄不清楚“中国梦”确切的含义。如果外国人不理解“中国梦”,那么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国际环境则会遭受破坏,因此不得不重视对“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汪铮认为,“尽管‘中国梦在国内受到了热烈喝彩,但中国之外的人们却难以弄清楚其确切含义。”“中国梦”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促进外国人理解中国如何看待自己及其在世界上的角色。因此,如果无法理解“中国梦”的含义,则会给相关国家带来破坏性的结果。文章认为“中国梦”的含义是现实的,并且得到了国内人民的直观理解,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始终是含糊不清的。之所以外国人在理解“中国梦”的内涵上存在困难,原因在于不同国家对于历史的认知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隔阂。作者举例说明,“中国梦”深深根植于历史,“尤其是中国对历史的解释可能完全不同于日本或美国对同一段历史的解释,在对‘中国梦的认知上,中国不可避免地与外国人产生分歧。”[15]因而,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在世界范围内阐释、宣传“中国梦”。

2实现“中国梦”的路径。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卢贾宁指出,习近平指出了最终目标——实现“中国梦”。他认为,只有保持现有的政治结构,尤其要发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中的领导作用,以强大的国家为基础,才能够实现“中国梦”。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前提。[5]

第二,不断推进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进程。汪铮认为,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受益匪浅,超过了其他国家,因此“拥抱全球化使中国具备了立志在确定的时间阶段内实现‘中国梦的能力”。[15]

第三,提高中国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韦鸣恩认为,实现“中国梦”,就要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赢得其他国家的支持,从而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他认为,“我们听到的中国外交语言,就是中国不满足于过去的缓慢发展。而英美的报纸则就中国形象提炼出了‘国防、自卫等符号,认为中国惧怕他国入侵而大搞军事竞赛等等,这些给中国造成了十分负面的国际影响。因此,中国对世界所作的贡献,比如解决环境问题、促进家庭和谐、推动教育和文化发展等,需要用国际通用的语言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多加宣传,以推广中国正面形象,实现中国梦。”[10]里奥斯认为,实现“中国梦”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挑战,就是周边的国际环境,所以“保证周边和平,有利‘梦的实现”。因此,需要加强对外文化传播,通过媒体宣传、学术等领域的研讨会等方式,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获得更多理解和认同。[9]

第四,保证“三大动力来源”。有学者认为,要想实现梦想,必须先考察梦想的动力源,因为一个梦想必须是关于人们尚未实现,但又在努力争取实现的东西,并由此催发强烈的奋斗动机和动力,否则就是空想空谈。他认为,“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即“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16]因此,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这三个方面的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适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3-2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260.

[3]郑永年.“中国梦”需要超越中国意识危机[N].联合早报,2013-05-14.

[4]吴旭.西方眼中的“中国梦”[J].社会观察,2013,(5).

[5]海外专家畅谈“中国梦”(1):经济进步打下“中国梦”根基[N].参考消息,2013-11-08.

[6]张维为.推动中国梦走向学理走向社会走向世界[N].光明日报,2013-07-10.

[7]吴旭.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梦[N].国际先驱导报,2010-04-22.

[8][美]艾伦.中国梦——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其影响[M].孙雪,李敏,译.文汇出版社,2011:2.

[9]海外专家畅谈“中国梦”(2):“中国梦”不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N].参考消息,2013-11-11.

[10]张梦颖,王琳.中国梦极富全球吸引力的中国观念——访英国上议院议员韦鸣恩勋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1-07.

[11]专访:“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梦”——德国学者南因果眼里的“中国梦”,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0/10/c_117653611html.

[12]海外专家畅谈“中国梦”(3):实现“中国梦”对美国也有好处[N].参考消息,2013-11-12.

[13]海外专家畅谈“中国梦”(4):“中国梦”是了解中国的密码[N].参考消息,2013-11-14.

[14]吴旭.中国梦和美国梦不同但相通[N].环球时报,2013-06-25.

[15]“中国梦”不是崛起而是复兴——学者称外界对其含义不清楚或致误解[N].参考消息,2013-02-05.

[16]中国梦需要一个共同支点[N].参考消息,2013-01-10.

【责任编辑:宇辉】

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梦评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2015年高考政治试题评析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车营叩答合编浅说》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