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及现实启示
2014-08-08孙琳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既是一种伦理学理论,也是一种伦理学实践,亚里士多德强调德行源于人的理性,它要求道德与行动的统一。德行指向终极的善,这终极的善不是异于人之外的超验准则,而是存在于人们追求德行的过程之中,善的目的与追求善的过程是内在统一的。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对当下的公民道德建设以及学生德育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德行;善;道德准则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8-0207-02
亚里士多德以其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使伦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而其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关于德行的思想。在此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家或将德行融于神性之中,或将德行融于现世幸福中,而没能将德行作为独立的理论进行研究。很明显,德行是指向作为人的道德生存层面的,而人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是作为理性人的独有特征,这样,由理性去关照德行而不是由经验乃至信仰去关照德行是由亚里士多德首开先河的。
一、德行的内涵
德行,顾名思义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德性以及行动,德性是指向实践行动的德性,而行动是以德性为理论基础的行动,故而这里的“德”与“行”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亚里士多德曾这样来定义德行:“所谓德行就是使一个人好并使他的实现活动完成的好的品质。”[1]对这一定义进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德行的本质是指向人的品质的,也是一个人的品质好坏的风向标。德行的认定首先依赖于如何认定一种品质是否具有德行,这需要人的理智需要人的理性能力,这也就是如何认识德行为“真”的层面。光是认识了何为德行的品质还是不够的,就像一个人光有成为有德行的人动机还不足以证明这个人是一个有德行的人,还要诉诸行动并且在行动中实现出来德行的品质。所以德行除指向认识德行之“真”的知识层面最根本的指向则是使德行上升到“实现活动”的实践层面,这也意味着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从一开始就具有实践哲学的性质。
作为理性的人是行动的人,不是任意去行动,而是按照某种尺度和标准去行动,人的这种行动的根本动力不是来源于外在的强制而是来源于内在的自觉,显然这是作为道德人的内在固有属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就适合过群体式生活,他曾指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也是在这个层面上来说的。交往必然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无论交往的主体是否有等级差别,交往行为本身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约,当然法制层面的规约是必要的,但法制是作为外在强力层面来规约人们的行为,而从根本上说是需要一种内在自觉层面的规约,这就指向人的德行。一定要明确指出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德行观绝不是超越于人们的交往行为之外的一个先验的理论体系,也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外在原则约束人们的各种交往行为,而是从人们交往过程中生发出来的内在德性品质,这种内在的德性品质往往是以一种潜在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德行作为一种品质经过人们长久的交往中会形成于一种人类的“集体无意识”,由此来从人类的生存层面内在地规约着人们交往活动。
二、作为实践哲学的德行思想
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不同康德,康德是一位义务论伦理学家,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目的论伦理学家。在康德看来,判定一个人是否具有德性的根本标准看这个人是否具有道德的动机,如果一个人动机不纯正即使做了再善良的事情这个人也不具有德性,不能以目的的合理性来判定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亚里士多德认为,必然要在人的行动即实践过程中来判定人是否具有德性,而人的行动总是指向一定目的,是有一个作为行动的目标指引着人们去行动。动机是否纯正完全依据于人的主观判断而不具客观标准性,如果一个人只有想成为道德的人的观念而没有附诸实践这个人肯定不具德行品质。这里引出了伦理学中的两种极具代表性的理论即义务论伦理学与目的论伦理学的争端,一个重动机,一个重行动。二者的分歧是非常明显的,但二都有指向“善”的理论情结,康德在其德性论中将幸福与道德的融合称为至善,亚里士多德将德行的终极目的引向“善自身”,即终极的善是最高的德行范畴,其自身决定其他的具体的善但不被其他范畴所决定。
既然德行是指向终极的善,那必然要使德行思想指向实践的维度,从这一层面来理解亚里士多德哲学就是一种实践哲学。亚里士多德绝不把德行仅仅囿于理论之中,当然从人的实践维度理解德行也必然对德行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人所特有的实践生命活动在实现程度上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实现的好,有的人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实现这种活动。德行就是对人的出色的实现活动的赞赏,称他有一种好的品质。”[2]德行作为一种品质实现出来必然要付诸实践,但因人的德行程度与实践深度以及广度的不同,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就会呈现出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层面的德行品质。进一步划分可知,德行分为道德德行与理智德行,理智德行形成人们对德行的正确认知以及实现德行所必需的各种手段,这些手段是为了实现德行的目的,手段仅仅是工具性存在,而目的则为根本;道德德行将我们的活动和行为引向正确的轨道,即使人们的实践活动符合正确的目的,符合善本身。
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终将要转向生活实践层面,也即德行指导下使人们必将获至幸福。幸福是指向“善自身”的,具有超越性的维度,即道德形而上学的维度,“那个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善自身的是具体的善的终极的形而上学的实在和最后原因,也是将幸福与德性引向趋于一致的那个终极实在。”[3] 亚里士多德将幸福引向道德形而上学意在追求德行与幸福的统一,进一步说来就是将幸福纳入到德行的视阈中来理解。但必需强调的是,亚里士多德绝非将幸福拉至虚无飘渺的形而上学中,而更为根本的是幸福在于人的现实活动中,不过是这种现实活动不依于具体的现实之物而依据德行。亚里士多德给幸福做了一个经典的定义,他指出,幸福是灵魂合于德性的实现活动。这样,幸福是依据于德性而获得的,并且是在实践中实现出来的,这种实践更体现于一种超验的维度,意味幸福的实现必然向着一个终极的目的趋向,否则幸福仅浮于日常生活表面或干脆停留于外在物欲的满足。
三、德行思想与现实的关联及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伦理学的实践维度具有很强的现实关怀意义,亚里士多德之后西方在很长时期的伦理学理路是沿着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航向前行的,无论是经院主义神学伦理学还是近代理性主义伦理学,无论是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还是20世纪人本主义伦理学的现实关照都绕不开亚里士多德所设定伦理学理论论域,以至于20世纪后期著名的社群主义者麦金泰尔在对各种伦理思想考察后感到极度失望不得不提出重新“回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进入21世纪,我们依然生活在一个道德无序的时代,人们失去了对终级的道德关怀的寻求而走向实利化,今天重提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首先,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给我们寻找人类终级的精神家园保有很大希望。这里所说的精神家园不是指宗教信仰意义上的精神家园而是指道德意义上的精神家园,毕竟还有很多人没有宗教信仰。当下人们缺失对道德普遍性的信仰,这源于人们对能否达成人类道德普遍性缺少信心,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放弃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对善本身的追求,或是将善本身视为一个虚无飘渺的目标而不屑于提及。其实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善并不是一个外在于人们行为之上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而是存在于人们追求善追求德行的过程之中,是内化于这一过程中的。如果我们能充分挖掘亚里士多德这一思想的深刻内涵就能明确当下人们所处的道德困境实际上是对道德普遍性充满怀疑,更是因为人们将道德普遍性理解为异于之们交往之外的冷冰冰的准则。
其次,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的实践维度使道德建设关照人的现实生存。德行不单单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在承认德行具有道德形而上学的指向的同时必然认识到,德行是关照人的现实生存的。当下我们国家已将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事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的重大举措,公民道德建设绝不是喊几句口号做几次动员就能实现的,而应当将道德建设与人的现实生存关联起来,这也就意味着道德建设应当落实具体的人的现实生存上,使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体认到道德是理性人的内在价值,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由此人们将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准则内化到心中,并在人们交往过程中自愿遵守从而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健康交往,达到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的目的。
最后,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对当前学生德育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当前我们的教育中最为急需的就是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不是学校学生的道德现状影响社会的道德发展而是反过来社会的道德现状决定学校学生的道德发展,社会上诸多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在严重冲击着学生们的心灵,教育工作者往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只是在外表上修修补补,根本起不到应有的实际作用。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给我们指出一条道德形而上的关怀之路,也即人的道德与幸福指向终极的善,没有这一维度人们只能生存于表面,而且这一终极善是存在于人成为德行的人的过程之中。我们的德育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外在修为,即便重内在德育教育也往往将一些具体的价值观念强行往学生头脑中灌输,而缺失一种使学生人格完善向着一个更高的德性目标迈进的终极价值关照,这样的德育教育只能使学生的心灵成长越来越片面化、表象化和功利化,应当从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中寻找有益的启示来应用于我们的学生德育教育中。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8.
[2]丁立群,等.实践哲学——传统与超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7.
[3]杜宇鹏,赵荣华.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以德福观为视角[J].天府新论,2013,(6):24.
[责任编辑 吴迪]
收稿日期:2014-03-19
作者简介:孙琳(198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大队辅导员,小学一级,从事德育教育与法治教育研究。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