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改革探究

2014-08-08千红明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8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

摘要: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是中国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改革,是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宏观调控机制,搞活内部分配是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岗位绩效;规范秩序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8-0044-02

近期国家对事业单位进行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并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建立了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的收入分配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特殊岗位津补贴三部分构成,其中绩效工资是收入分配中活的部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随着各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的陆续展开,绩效工资的实施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现实意义

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建立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构筑健全的宏观调控体制、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实施绩效工资有利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本工资之外设置绩效工资,主要是为了加大事业单位搞活内部分配的力度,促进事业单位改进内部管理,完善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制,使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联系,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实施绩效工资有利于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实施绩效工资,建立体现业绩与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有利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理顺分配关系,革除多年以来形成的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吃大锅饭”的弊病,进一步发挥工资分配的杠杆调节作用,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适当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和作用。

3.实施绩效工资有利于建立新的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的发放以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基础,绩效考核结果要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实行绩效考核可以有效地遏制年度考核敷衍走过场的现象,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公正、有序的竞争激励机制,使绩效工资分配更好地发挥激励和保障功能。

4.实施绩效工资有利于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提高收入水平。实施绩效工资,解决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偏低问题,有利于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稳定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的服务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创造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主要政策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分三步展开:第一步从2009年1月1日起,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第二步从2009年10月1日起,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

实施绩效工资应遵循“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目的,以岗位责任为重点,以绩效考核为核心,实行以岗定薪、薪随岗变,使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绩效紧密挂钩。绩效工资分配应以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为依据,合理拉开差距。绩效工资一般分为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作为职工收入中相对固定的部分,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对完成本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且考核合格的人员予以发放,实现收入的稳定和保障功能;奖励性绩效工资作为按劳分配、奖勤罚懒的实现形式,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础上由各单位自主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对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实现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人员予以奖励,突出收入分配的促进和激励功能。

在实施过程中,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绩效工资分配的实施办法,各类事业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工作人员的实绩、贡献,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自主决定本单位绩效工资的分配。绩效工资总量应结合单位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核定: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好、考核优秀的事业单位,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不好、考核较差的事业单位,相应核减绩效工资总量。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和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可分别高出一定幅度。对知识技术密集、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事业单位,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可给予适当倾斜。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要兼顾效率和社会公平,防止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绩效工资总量原则上每年核定一次,并随基本工资和公务员津补贴的调整而相应调整,形成联动机制。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三、对策和建议

实行绩效工资制,能够进一步扩大单位用人自主权,让人才充分流动起来,激励在岗人员奋发上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进而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公正。但在绩效工资的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并注意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利学制订方案,实行政务公开分配方案涉及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要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科学、合理、公开、公平、公正。分配办法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后报主管部门批准,并在本单位内部公布,确保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要遵循“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及岗位职责等进行细化和量化,确保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给予各单位制订具体方案的灵活空间,由各单位在一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自行制订具体的分配方案,建立符合各自特点的内部分配方法。

2.严格绩效考核,加强内部管理事业单位应根据目标任务和考核要求,按照单位性质、类别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情况,合理设置岗位,确定岗位职责,充分考虑各岗位工作量、责任、风险等因素,制定定性定量相结合、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考勤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质量评估制度等。具体操作时,要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特点、人员结构,对德、能、勤、绩四个考核要素进行具体的细化、量化,综合考虑不同事业单位的特点,分层次、分类别设计考核指标,对每个考核指标应有具体详细的说明,便于考核者、被考核者准确地把握内涵,减少因对考核指标理解有异而导致的偏差,力求对职工进行客观评价,确保考核的科学性、公正、严肃性。

3.采取灵活办法,建立激励机制、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办法,将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鼓励高层次人才以资金、专利、发明、技术、信息等要素参与分配,分配比例由受益单位和合作方个人协商确定,建立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和技术创新人员持股制度。对在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承担重点工程和科研项目的带头人,可以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课题工资、年薪制等多种分配方式。

endprint

4.改革配套实施,加强政策衔接一是同清理规范津补贴工作相结合。除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特殊岗位津补贴和按国家规定保留的福利性补贴外,原地方性津补贴、国家规定的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复杂,绩效工资的实施要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联系,根据现有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如单位性质、承担职能和行业特点等实行分类管理,保证绩效工资改革的顺利运行。

5.加强监督检查,做好宣传解释改革现行高度集中的工资管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调控。一是完善收入分配调控政策,规范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秩序,加强工资收入现行发放的其他津补贴及省在规范公务员津补贴时对事业单位预增发的补贴要全部清理归并。二是与实行岗位设置管理相衔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就是与岗位结合在一起的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只有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及人员聘用制度后,专业技术人员才能按确定的不同岗位等级执行工资标准,才能保证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落到实处。三是和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适应。事业单位类型多样、人员众多、支付情况复杂,建立统分结合、权责清晰、运转协调、监督有力的宏观调控机制,将事业单位发给职工的收入纳入调控范围。理顺分配关系,严肃分配纪律,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建立绩效工资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机制,定期开展检查,抓好责任追究,对违纪违规现象及时纠正,维护国家收入分配政策的严肃性。上级主管部门在制定宏观指导意见时,应结合各行业的不同特点提供具体明确的办法,为各基层单位制订实施方案提供借鉴,同时加强对制订绩效工资方案的培训和宣传。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合理疏导,化解局部矛盾,保证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的正常运行。

在以绩效评估为依据的绩效工资体系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除了工作性质、工作环境、个人努力等,还要对过去绩效、现实绩效、未来绩效等统筹考虑。在绩效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既要注意团队合作,又要注意个人激励;既要有团队的业绩考核指标,也要有个人的业绩考核指标;既要强调团队合作在整体工作任务完成中的价值,也要尊重个人在单位工作完成中的突出作用。所以,在设置绩效考核指标的过程中,要合理分配个人业绩考核成果和团体业绩考核成果的比例,从而使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的合作性完美结合。

[责任编辑 陈丹丹]

收稿日期:2014-04-09

作者简介:千红明(1977-),女,河南武陟人,经济师,从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绩效工资改革研究。

endprint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人才如何引进来用得好留得住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之我见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事业单位改革与人事档案创新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