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教育 高职院校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研究
2014-08-08彭文
作者简介:彭文(1985—),男,湖南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测量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5000103
1引言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1]。把学生培养成既有理论素养,更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2]。工程测量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既需要学生有基本的理论基础又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3]。
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高职学生应该具有更多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工程测量行业的工作环境相对艰苦,测量实践教学不仅仅锻炼了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高职院校测量实践教学的效果,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就提高测量实践教学效果的方法进行了的探讨。
2改善实验条件
2.1仪器“质量”
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离不开测量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优劣对测量实践教学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进行好测量实践教学,首先要保证测量仪器设备落实到位。
(1)要保证仪器量的需求。水准仪器和经纬仪是学习测量必备的两种仪器,掌握了这两种仪器对后面全站仪的学习有极大地促进作用。水准仪和经纬仪相对便宜,在实验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应该首先满足这两项仪器足量的购进。以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测量实验室要能同时满足开出4个实验班级的课堂教学任务,一个班级开出10台,需要40套水准仪和40台套经纬仪满足最低配置要求。外加校内外综合实训和仪器故障维修,理想条件下应购置60套水准仪和60台套经纬仪。
(2)要保证仪器质的要求。近几年来该校花巨资购置了大量的测量仪器设备,如电子水准仪、全站仪、GPS定位系统等,使实习项目的设计符合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时代特色。在经费许可的条件下,测量仪器的重点购置应该为全站仪,其中数字化测图是当今测绘发展的方向。随着全站仪的国产化以及计算机的应用,数字化测图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广泛的应用,今后的测量实习教学应该逐步增加全站仪的使用教学,这是大趋势。GPS测量具有实时快捷的优点,缺点是仪器造价昂贵,目前在施工现场还未得到大规模的普及。高职院校往往规模有限,仪器购置经费有限,作为测量教学来说GPS教学应该作为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
2.2仪器的维护
仪器的维护情况对测量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测量仪器维护不佳对测量教学造成影响主要有两点。①仪器损坏:如仪器脚架紧固螺旋滑丝、整平气泡偏离、基座松动等小问题,导致学生频繁到仪器室更换仪器,浪费教学时间和学生动手操作时间;②测量仪器长期不校正,导致测量精度降低,使得初学者不能测得准确成果,打击学生学习测量的信心和积极性。测量仪器就是测量员的眼睛,直接决定了测量成果的质量。为保证测量实践教学的效果,笔者建议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该建立仪器检校室,安排专业人士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
3实训场地的建设
3.1测量演练室
测量演练室是一种集测量教学、演示、学生操作于一体的专门用于测量教学的教室。目前全国建立测量演练室的高校不多,该校建立2个测量演练室后,据教师与学生反馈效果不错,建议大力推广。
测量实践教学的关键要熟悉仪器的使用,传统的仪器认识教学为PPT讲解仪器构造或教师借用一台仪器于讲台上现场讲解。此种教学模式据亲身体会和学生反馈就是教师讲解的费力,学生听的费解,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仪器的认识不应该是在教室理论的学习也不应该是在室外只是动手摸摸而已,应该有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这就是测量演练室。测量演练室是将室外的操作搬进了室内教室,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对仪器的各构成部分及使用方法对照书本进行熟悉,同时又可进行现场操作,避免室内学习的茫然和室外学习的盲目。
测量演练室的建设需要对教室进行改造,理想条件下应建成水准仪测量演练室、经纬仪测量演练室、全站仪测量演练室。演练室的构造为教室中间为仪器与课桌,教室墙面为测量的目标点,使得室内可以进行仪器的使用操作。如该校的水准仪测量演练室,教室中间安置8个中空圆桌,仪器安放圆桌中间,学生围坐四周,教室四周墙面固定水准尺。这样学生可以在座位上接触认识仪器,同时可以站立起在室内进行仪器的基本操作。
3.2风雨实训室
工程测量课的课程安排一般是测量理论课与测量实践课交替安排进行,便于理论知识的吸收与实际操作的升华。测量实践教学一般是安排在室外进行,多年的测量教学下来发现测量实践教学易受到天气影响。遇到连绵的阴雨天气,往往不能及时安排实践教学,对整体的教学效果会造成极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建设全天候的实训场地。
测量风雨实训场是为了测量实践教学在雨天也能进行的全天候实训场地。场地的建设在室外,应该能安排足够多的测量仪器,可以安排为长廊形式,上面加盖雨棚并安装大灯保证光线充足。一台仪器的安置空间宜3m×3m为宜,一个班级的实训场地至少需要100m2,同时借用远处墙体安置水准尺或目标点作为配套设施,便于观测记数。
3.3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应满足课堂实习项目的需要。校内实训场地的建设:①应该具有真实性,能够充分模拟生产实际中遇到的各种测量任务要求;②应该具有专门性与共享性,例如道路专业的实训场地可以兴建模拟公路施工路段满足测量实习项目横断面测量、选线测量、圆曲线测设等,同时也可满足道路施工养护等课程的实训需要;③应该具有稳定性。校内实训场地中相关点位信息应该能够重复使用并取得高精度数据,如在校内布设导线圈,所有控制点位应该永久保存并具有标准值,便于对学生测量成果进行检查。
3.4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以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为导向,实现校企合作。目前我校测量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薄弱,已有的校外实训基地正在废弃,新有的实训基地正在开拓,这也许成了大部分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有很大一部分为租用场地,这种方式往往成本高昂而又不得长久,笔者认为开启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模式才是可持续的。
工程测量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采取订单式,施工单位提出用人要求,高校进行分析并设计教学项目,双方共同出资建设。这样基地即可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又可作为企业人才培养基地。总之测量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离不开就业,离不开企业,只有对接了输入人才的企业才可能把测量校外实训基地做好。
4灵活多样的实习方式
4.1项目设计
(1)课堂实验项目设计。目标是会用仪器和提高兴趣,主要为单项实验,对于不同专业的测量课程项目具有通用性。单项实验项目主要有水准仪的认识、经纬仪的认识、全站仪的认识、水准仪测高差练习、经纬仪测量角度练习、全站仪测角测距练习。提高学生的兴趣项目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如视距测量、水准仪测量台阶高差、经纬仪测量教学楼高度、全站仪测量面积等等。
(2)集中实习项目设计。目标是知识整合和完成生产任务,主要为综合训练,对于不同专业的测量课程具有不同的难度要求和任务安排。目前比较成熟的综合实习项目有:控制网的布设、四等水准测量、导线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纵横断面测量、场地整平、施工放样、变形监测。项目设计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和实训场地进行安排如施工放样实习,道路专业为道路曲线测设,建筑专业则为建筑物轴线放样。
4.2考核设计
工程测量实习与其他课程实习相比具有其独特性,测量实习项目为小组项目,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协作完成。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应将小组考核与个人考核结合起来进行。
对测量小组进行考核,参考评分点有小组任务完成质量和小组成员缺勤率。小组考核结果直接影响每个人,小组不合格则组内成员均不合格,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工作能力,同时增加组间的竞争意识。个人考核可以有效的使测量实习落实到人,避免“大锅饭”。个人考核在课堂实验环节可以进行单项操作考试,考试形式可以采取全班统一操作考试和个人随机抽查相结合。综合实训环节的个人考核可采取个人答辩形式,学生自述实习收获,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问题。最后结合学生的个人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评价、任务分工进行综合评定。
5结语
本文围绕测量教学软硬件的建设提出了三点改进测量实践教学效果的方式。测量实践教学中仪器是教学的物质工具,实习项目是精神思想,实习场地是联系的纽带,仪器、项目、场地应该有机的结合共同建设,三者缺一不可。加强测量仪器室建设,购置高质足量的仪器设备,在满足常规教学的同时兼顾测绘学科的发展需求。与仪器室配套建设检校室,加强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好教学保障。实习场地是测量实践教学的场所和载体,建立不同形式的场地满足不同的实习要求。进行多样化实习场地的建设,如测量演练室、风雨实训室、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设计合理有趣的实习项目,建立具有激励机制的考核制度。
参考文献:
[1] 郝志峰.高职类测量实践教学改革与尝试[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9):23~24.
[2] 林松柏.高职院校性质、培养目标的思考[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7(3):3~5.
[3] 董春来,赵宝锋.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模式研究[J].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