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先构建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合理性分析

2014-08-08王珊珊邱嘉锋

商业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东亚

王珊珊+邱嘉锋

摘要:中日、韩日之间的领土争端和政治历史等原因,使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短期内难以达成共识;与此同时,中韩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进展顺利。因此,在东亚优先构建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是达成中韩双方政治经济利益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东亚;优先构建;FTA;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F75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4-02-14

作者简介:王珊珊(1984-),女,乌鲁木齐人,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对外贸易;邱嘉锋(1962-),男,吉林长岭人,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对外贸易、人民币汇率。中韩建交20年来,贸易额增长了近50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双方经贸合作已形成全方位、深层次、互利共赢的良好发展格局。中韩两国政府达成共识,到2015年双方贸易额实现3 000亿美元目标,中韩自由贸易协议达成之后,这一目标可能提前实现。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陷入僵局的情况下,优先发展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符合中国、韩国双方的政治经济利益。

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在短期内难以达成共识

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最早是2002年在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此后经历了2003-2009年的学术研究阶段和2010-2012年的官产学联合研究阶段,这两个阶段的研究都得出了积极的结论。2012年11月20日,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在柬埔寨金边召开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宣布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正式启动。中国、日本、韩国都是全球贸易大国,《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可行性联合研究报告》(2012年)指出,三国进出口总额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35%,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GDP的20%、亚洲GDP的70%、东亚GDP的90%。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如果建成,将成为一个人口超过15亿的大市场,其经济规模仅次于欧盟和北美,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南北型、周边合作自由贸易区。截至目前,谈判已经进行了两轮,然而,由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的原因,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在短期内很难达成共识。

农产品问题是影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农产品问题是日、韩非常敏感的问题。日本国内耕地资源有限,农产品高度依赖进口。农业集团作为自民党的最大支持者,其利益受到日本历届政府的保护,一直对农产品进口实施严格的保护性壁垒。韩国对农产品保护程度也很高。日韩两国早在2003年便开始就日韩FTA进行谈判,但是农产品问题使谈判中断至今尚未恢复。原因是日本在开放农产品市场方面态度不明确,引起韩国政府部门的不满。日韩之间关于农产品问题的冲突阻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达成。除此之外,韩国政府担心日韩之间实现贸易自由化可能加剧韩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

政治因素也是阻碍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最重要因素。日本、韩国之间因为独岛问题引起的领土争端一直无法解决,中国、日本之间因为钓鱼岛问题也已经出现了激烈的对抗。韩日以及中日之间领土问题的矛盾不可调和,使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失去了稳固的政治基础。另外,日本一直拒绝承认在二战时期的侵略罪行,引起中、韩两国人民的不满。尤其是安倍晋三担任日本首相以来,一方面加快推进修改和平宪法,企图解禁集体自卫权,另一方面于2012年10月17日和2013年12月26日两次参拜靖国神社。安倍的政策使中日、韩日关系达到冰点,进一步阻碍了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总第446期王珊珊:优先构建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合理性分析····商 业 研 究2014/06二、中韩贸易近年来发展迅猛

中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与韩国经贸关系联系紧密,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第三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2003-2012年,中韩贸易额从632亿美元增长到2 564亿美元,增长了3倍。其中,中国对韩国出口从2003年的201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877亿美元,增长了33倍;中国从韩国进口从2003年的431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 687亿美元,增长了29倍。中国对韩国出口约占总出口量的1/20,从韩国进口约占总进口量的1/10。2003-2012年中国对韩国出口平均增长率约20%,韩国对中国出口平均增长率约10%(详细参见表1)。如果中韩FTA能够建成,将进一步加强和拓展中国与韩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也有利于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表12003-2012中韩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年份出口进口金额增长率占比位次金额增长率占比位次200320129.44.59343151.010.442200427838.44.69362244.311.082200535129.14.61335129.15.322200644526.84.59389816.911.352200756126.14.6031 03815.610.862200874031.05.1731 1228.19.9122009537-27.44.4731 026-8.510.202201068828.14.3631 38435.09.912201182920.64.3731 62917.69.34220128775.74.2831 6873.79.282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中韩资源、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存在产业内互补性。本文将中国对韩国进出口商品按HS税号中22类商品,按加工程度及生产要素密集程度重新分组,以分析产业内互补性。首先,第19类武器和第22类特殊交易品和未分类商品除去,不做深入分析。将剩余的20类商品依照以上规则分组:第一组为农产品,包括第1类活动物、动物产品,第2类植物产品;第二组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包括第3类动植物油、脂、腊,精制食用油,第4类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制品,第8类生皮、皮革类,第9类木及木制品等;第三组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包括第5类矿产品,第13类矿物材料制品等,第14类珠宝、贵金属及制品等,第15类贱金属及其制品;第四组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第11类纺织原料及制品,第12类鞋帽、羽毛制品等,第20类杂项制品;第五组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包括第6类化学工业及其产品,第7类塑料、橡胶及其制品,第16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第17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第18类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钟表;乐器;上述物品的零附件。按照以上分类,分别计算出2003-2012年中国对韩国进出口的各组商品的所占比重(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三组与第五组进出口比重很大,说明双方在资源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存在很大的产业内互补性。

表2各组商品在中国对韩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表年份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20030.10 0.00 0.03 0.03 0.22 0.16 0.22 0.07 0.38 0.73 20040.06 0.00 0.02 0.02 0.27 0.16 0.18 0.05 0.43 0.76 20050.06 0.00 0.03 0.03 0.29 0.32 0.15 0.09 0.43 1.73 20060.04 0.00 0.03 0.01 0.31 0.16 0.15 0.03 0.43 0.79 20070.04 0.00 0.02 0.01 0.31 0.15 0.13 0.03 0.45 0.81 20080.02 0.00 0.03 0.01 0.35 0.17 0.10 0.03 0.47 0.79 20090.03 0.00 0.02 0.01 0.21 0.14 0.11 0.03 0.57 0.82 20100.03 0.00 0.02 0.01 0.22 0.13 0.11 0.03 0.55 0.83 20110.03 0.00 0.02 0.01 0.23 0.15 0.11 0.02 0.54 0.81 20120.03 0.00 0.03 0.01 0.21 0.13 0.100.02 0.58 0.83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数据库数据计算得出。

endprint

三、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进展顺利

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联合可行性研究于2007年3月启动,2010年5月结束。2012年5月2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韩国外交通商部部长朴太镐在北京发表了《启动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联合部长声明》,宣告正式启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整个谈判分为模式阶段和出要价阶段。中韩双边FTA第一轮谈判于2012年5月在北京举行,内容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其他领域的谈判模式等。 2012年7月2日中韩在济州岛举行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二轮谈判,双方就商品、服务、投资等领域的谈判指南进行磋商。2012年8月22至24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三轮谈判在山东省威海市举行。中方首席谈判代表、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俞建华和韩方首席谈判代表、韩国外交通商副部长崔京林共同主持了本轮谈判。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中韩双边FTA第四轮谈判在韩国庆州举行。中方代表团由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外交部、工信部、农业部、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等单位有关人员组成;韩方代表团由外交通商部、企划财政部、农林水产食品部、知识经济部等部门人员组成。双方同意成立多个工作组和专家组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的谈判模式和谈判纲要进行深入磋商。2013年4月26日,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第五轮谈判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商务部俞建华部长助理与韩国产业通商部部长助理禹泰希共同主持了本轮谈判。双方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及其他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同意继续保持谈判势头,尽快就谈判模式达成共识,早日取得互利双赢的结果。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第六轮谈判于2013年7月2日至4日在韩国釜山举行。为落实此前中韩两国领导人关于“加强努力,使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尽早进入下一阶段”的共识,双方就谈判模式问题进行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货物贸易方面,双方在自由化水平等问题上基本达成一致。双方在服务、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贸易救济、知识产权领域召开了工作组会议,并就模式案文基本达成一致。关于协议范围,双方同意将货物、服务、投资、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贸易救济、知识产权、竞争政策、透明度、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电子商务、环境、经济合作作为谈判领域纳入自贸协定范围。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七轮谈判于2013年9月3至5日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俞建华和韩国通商产业资源部部长助理禹泰希共同出席并主持。此轮谈判双方最终就协定范围涉及的各领域模式文件达成一致。至此,双方完成了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模式阶段谈判,下一步将进入出要价谈判阶段。

2013年11月18至22日,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第八轮谈判在韩国仁川举行,全面开始出要价和协议文本谈判。本轮谈判中,双方相互交换了货物贸易的首次出价清单,范围包括正常产品和敏感产品。此外,双方还就各自在其他领域提出的协议文本草案进行了讨论,对彼此立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双方商定,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九轮谈判将于2014年1月在中国举行。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启动20多个月来,进展顺利,模式阶段谈判已经顺利完成,双方达成的共识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水平、协定范围及各领域谈判的原则、框架及内容要素等。

四、中韩自贸区建立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通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rade Competitive Index)分析中韩贸易各类产品的优势与劣势。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该国贸易总额的比重。该指数综合考虑了出口和进口两方面的因素,能够反映一国某一产业部门或某类商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表示为:

TCit=Xit-MitXit+Mit

在公式中,i和t分别表示产品类别和年份,X、M分别表示中国对韩国出口额和进口额。如果TC>0,表示中国生产该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国际水平,该种商品具有贸易竞争优势,数值越大,优势越大。反之,如果TC<0,则表示中国是该产品的净进口国,国内生产该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国际水平,该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TC取值为(-1,-06)时有极大的竞争劣势,取值为(-06,-03)时有较大竞争劣势,取值为(-03,0)时有微弱竞争劣势,取值为(0,03)时有微弱竞争优势,取值为(03,06)时有较强竞争优势,取值为(06,1)时有极强竞争优势。按照以上分类,分别计算出2003-2012年中国对韩国进出口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见表3)。

如表3所列,中国在第一组商品方面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但农产品占中韩贸易比重很小;中国在第四组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劳动密集型商品占中国对韩国出口的10%,占韩国对中国出口的2%左右;第二组产品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方面具有微弱的竞争优势,第二组商品在中韩贸易中的比重也很小;中国在第三组矿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微弱的竞争劣势,第三组商品约占中国对韩国出口的20%,占韩国对中国出口的15%左右;中国在第五组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方面具有较大的竞争劣势,而第五组商品是中韩最主要的贸易品种,占中国对韩国出口的50%以上,占韩国对中国出口的80%左右。

表3 2003-2012年中国对韩国进出口贸易竞争

优势指数表时间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20030.92-0.28-0.220.18-0.6120040.86-0.20-0.150.21-0.6020050.87-0.01-0.050.23-0.6020060.880.14-0.020.36-0.5720070.860.200.070.41-0.5420080.810.240.140.44-0.4420090.840.17-0.110.35-0.4720100.840.20-0.080.36-0.5020110.790.24-0.110.46-0.4920120.830.24-0.100.48-0.47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数据库数据计算得出。

中韩自由贸易协议达成之后,关税大幅度削减,一部分商品将取消关税。鉴于农产品较为敏感,韩国采取禁止减让、农产品保护、分阶段保护、长期关税撤销期间等多种保护方式。例如,在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中,对大米、橘子、食用大豆、奶粉、天然蜂蜜等韩国敏感品种采用禁止减让、维持现行关税以及农产品保护措施等多种形式来反映其敏感性。韩国与智利的自由贸易协定中,韩国把大米、苹果、梨等列为协定的例外品种,同时对牛肉、鸡肉、李子等提供一定的配额。韩国与印度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对农产品与水产品也实行了较低水平的开放。而中国具有极强贸易竞争优势的第一组产品均为农产品,绝大多数将进入例外商品清单,中国具有一定竞争力优势的第二组商品受到韩国政府的保护,关税不会大幅削减。另外,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中国生产的农产品主要满足内需,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中国与东盟,中国与台湾省达成自贸协定之后,东盟和台湾的农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所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不会大幅增加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的规模。

关税的大幅度削减可能会强化韩国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在中国市场的贸易竞争优势,对国内相关产业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中国虽然在第四组劳动密集型商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之前,韩国已经与东盟、印度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在第四组商品的出口方面,中国、东盟和印度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第五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占中国对韩国出口的50%以上,占韩国对中国出口的80%以上。此类商品的进出口方面中国的贸易竞争劣势明显,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之后,关税逐步削减,可能对中国相关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endprint

表4各组商品在中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年份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20030.05 0.00 0.09 0.01 0.11 0.12 0.30 0.05 0.39 0.81 20040.05 0.00 0.09 0.01 0.12 0.13 0.28 0.05 0.40 0.81 20050.04 0.00 0.09 0.01 0.12 0.14 0.26 0.04 0.41 0.80 20060.04 0.00 0.09 0.01 0.12 0.14 0.26 0.04 0.42 0.80 20070.03 0.00 0.08 0.01 0.11 0.15 0.25 0.03 0.45 0.80 20080.03 0.00 0.07 0.01 0.13 0.17 0.25 0.03 0.46 0.78 20090.03 0.00 0.08 0.01 0.08 0.16 0.29 0.03 0.44 0.80 20100.03 0.00 0.08 0.01 0.09 0.14 0.25 0.03 0.48 0.81 20110.03 0.00 0.08 0.01 0.11 0.14 0.25 0.03 0.46 0.82 20120.03 0.00 0.08 0.01 0.09 0.14 0.26 0.03 0.47 0.82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数据库数据计算得出。

表5 2003-2012年中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的贸易

竞争优势指数年份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20030.91 0.70 -0.14 0.64 -0.44 20040.92 0.68 -0.15 0.65 -0.44 20050.88 0.68 -0.16 0.67 -0.40 20060.85 0.69 -0.22 0.69 -0.41 20070.86 0.66 -0.26 0.72 -0.40 20080.86 0.62 -0.25 0.74 -0.38 20090.85 0.63 -0.44 0.76 -0.41 20100.83 0.58 -0.38 0.74 -0.42 20110.91 0.64 -0.25 0.75 -0.40 20120.91 0.70 -0.29 0.77 -0.34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数据库数据计算得出。

五、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经济将遭受贸易转移的经济损失。按照同样的方法将中国对日本进出口商品分组,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从日本进出口商品结构与中韩进出口基本相似。从表5数据来看,中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与中国对韩国进出口贸易竞争优势分布基本相似,即在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商品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日本与韩国均在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如果中韩双边FTA能够达成,由于关税水平的降低,韩国商品将在中国市场上占有明显的优势;日本作为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将因为中韩双边FTA而处于不利地位。有研究认为,中韩自由贸易协议达成韩国将在经济上获得巨大的收益,韩国的通讯机器与一般机械等对中国出口每年将增加278亿美元,促进韩国经济增长25%。同时,在韩国产品的激烈竞争中,日本将在中国失去近53亿美元的市场份额,在韩国市场损失16亿美元的市场份额①。韩国与日本对中国出口商品中资本技术型产品均占80%以上②,如果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能够优先于中日韩自由贸易协议达成,将对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政治上日本将陷入更加孤立的地位。2013年6月27日韩国总统朴槿惠访问中国,打破了韩国总统上任后在出访美国之后,先访问日本而后访问中国的传统。这说明韩国政府对中韩友好关系的重视程度已经超越了日本。在此背景下,中韩双边FTA谈判有了稳固的政治基础保障。建设中韩双边FTA,可以进一步加强和拓展两国经贸合作,也有利于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经济贸易的加强有利于中国与韩国在政治上结成更紧密的同盟,尤其是对待日本的态度上,进一步使日本在东亚地区处于孤立的地位。

因此,建立中韩双边FTA对中日韩FTA的影响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是中日、韩日在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方面没有缓和,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优先达成,韩国成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最大受益方,中国也将从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中受益。中韩可能不再积极促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达成,日本将在经济贸易以及政治方面处于孤立地位。另一种可能是中日、中韩领土争端有所缓和,中韩双边FTA的优先达成,激励日本尽快加入,从而促进中日韩FTA早日达成。

注释:

①徐长文.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促进亚洲一体化进程[C].加快实施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13:312-318.

②根据中经网数据库所提供数据,分别计算中国从日韩两国进口的第五组商品所占比重。

参考文献:

[1]于晓燕.中韩FTA 货物贸易结构及自由化前景展望[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73-80.

[2]李雪威,吴昊.新贸易环境下中韩FTA 促进战略评析[J].东北亚论坛,2013(3): 62-71.

[3]张英.中韩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1-48.

A Rationality Analysis of First Constructing China-South Korea

Bilateral Free Trade Area WANG Shan-shan, QIU Jia-feng

(School of Economic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7,China)

Abstract:The territorial,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reas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South Korea and Japan make China-Japan-South Korea Free Trade Area be difficult to reach a consensus in the short term. At the same time, China - South Korea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rapidly develop, and the negotiations of bilateral free trade area smoothly develop. Therefore, first constructing bilateral free trade area in the East Asia is a realistic choice to reach China - South Korea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Key words:East Asia; priority construction; FTA; cause analysis

endprint

表4各组商品在中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年份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20030.05 0.00 0.09 0.01 0.11 0.12 0.30 0.05 0.39 0.81 20040.05 0.00 0.09 0.01 0.12 0.13 0.28 0.05 0.40 0.81 20050.04 0.00 0.09 0.01 0.12 0.14 0.26 0.04 0.41 0.80 20060.04 0.00 0.09 0.01 0.12 0.14 0.26 0.04 0.42 0.80 20070.03 0.00 0.08 0.01 0.11 0.15 0.25 0.03 0.45 0.80 20080.03 0.00 0.07 0.01 0.13 0.17 0.25 0.03 0.46 0.78 20090.03 0.00 0.08 0.01 0.08 0.16 0.29 0.03 0.44 0.80 20100.03 0.00 0.08 0.01 0.09 0.14 0.25 0.03 0.48 0.81 20110.03 0.00 0.08 0.01 0.11 0.14 0.25 0.03 0.46 0.82 20120.03 0.00 0.08 0.01 0.09 0.14 0.26 0.03 0.47 0.82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数据库数据计算得出。

表5 2003-2012年中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的贸易

竞争优势指数年份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20030.91 0.70 -0.14 0.64 -0.44 20040.92 0.68 -0.15 0.65 -0.44 20050.88 0.68 -0.16 0.67 -0.40 20060.85 0.69 -0.22 0.69 -0.41 20070.86 0.66 -0.26 0.72 -0.40 20080.86 0.62 -0.25 0.74 -0.38 20090.85 0.63 -0.44 0.76 -0.41 20100.83 0.58 -0.38 0.74 -0.42 20110.91 0.64 -0.25 0.75 -0.40 20120.91 0.70 -0.29 0.77 -0.34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数据库数据计算得出。

五、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经济将遭受贸易转移的经济损失。按照同样的方法将中国对日本进出口商品分组,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从日本进出口商品结构与中韩进出口基本相似。从表5数据来看,中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与中国对韩国进出口贸易竞争优势分布基本相似,即在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商品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日本与韩国均在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如果中韩双边FTA能够达成,由于关税水平的降低,韩国商品将在中国市场上占有明显的优势;日本作为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将因为中韩双边FTA而处于不利地位。有研究认为,中韩自由贸易协议达成韩国将在经济上获得巨大的收益,韩国的通讯机器与一般机械等对中国出口每年将增加278亿美元,促进韩国经济增长25%。同时,在韩国产品的激烈竞争中,日本将在中国失去近53亿美元的市场份额,在韩国市场损失16亿美元的市场份额①。韩国与日本对中国出口商品中资本技术型产品均占80%以上②,如果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能够优先于中日韩自由贸易协议达成,将对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政治上日本将陷入更加孤立的地位。2013年6月27日韩国总统朴槿惠访问中国,打破了韩国总统上任后在出访美国之后,先访问日本而后访问中国的传统。这说明韩国政府对中韩友好关系的重视程度已经超越了日本。在此背景下,中韩双边FTA谈判有了稳固的政治基础保障。建设中韩双边FTA,可以进一步加强和拓展两国经贸合作,也有利于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经济贸易的加强有利于中国与韩国在政治上结成更紧密的同盟,尤其是对待日本的态度上,进一步使日本在东亚地区处于孤立的地位。

因此,建立中韩双边FTA对中日韩FTA的影响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是中日、韩日在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方面没有缓和,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优先达成,韩国成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最大受益方,中国也将从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中受益。中韩可能不再积极促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达成,日本将在经济贸易以及政治方面处于孤立地位。另一种可能是中日、中韩领土争端有所缓和,中韩双边FTA的优先达成,激励日本尽快加入,从而促进中日韩FTA早日达成。

注释:

①徐长文.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促进亚洲一体化进程[C].加快实施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13:312-318.

②根据中经网数据库所提供数据,分别计算中国从日韩两国进口的第五组商品所占比重。

参考文献:

[1]于晓燕.中韩FTA 货物贸易结构及自由化前景展望[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73-80.

[2]李雪威,吴昊.新贸易环境下中韩FTA 促进战略评析[J].东北亚论坛,2013(3): 62-71.

[3]张英.中韩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1-48.

A Rationality Analysis of First Constructing China-South Korea

Bilateral Free Trade Area WANG Shan-shan, QIU Jia-feng

(School of Economic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7,China)

Abstract:The territorial,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reas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South Korea and Japan make China-Japan-South Korea Free Trade Area be difficult to reach a consensus in the short term. At the same time, China - South Korea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rapidly develop, and the negotiations of bilateral free trade area smoothly develop. Therefore, first constructing bilateral free trade area in the East Asia is a realistic choice to reach China - South Korea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Key words:East Asia; priority construction; FTA; cause analysis

endprint

表4各组商品在中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年份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20030.05 0.00 0.09 0.01 0.11 0.12 0.30 0.05 0.39 0.81 20040.05 0.00 0.09 0.01 0.12 0.13 0.28 0.05 0.40 0.81 20050.04 0.00 0.09 0.01 0.12 0.14 0.26 0.04 0.41 0.80 20060.04 0.00 0.09 0.01 0.12 0.14 0.26 0.04 0.42 0.80 20070.03 0.00 0.08 0.01 0.11 0.15 0.25 0.03 0.45 0.80 20080.03 0.00 0.07 0.01 0.13 0.17 0.25 0.03 0.46 0.78 20090.03 0.00 0.08 0.01 0.08 0.16 0.29 0.03 0.44 0.80 20100.03 0.00 0.08 0.01 0.09 0.14 0.25 0.03 0.48 0.81 20110.03 0.00 0.08 0.01 0.11 0.14 0.25 0.03 0.46 0.82 20120.03 0.00 0.08 0.01 0.09 0.14 0.26 0.03 0.47 0.82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数据库数据计算得出。

表5 2003-2012年中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的贸易

竞争优势指数年份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20030.91 0.70 -0.14 0.64 -0.44 20040.92 0.68 -0.15 0.65 -0.44 20050.88 0.68 -0.16 0.67 -0.40 20060.85 0.69 -0.22 0.69 -0.41 20070.86 0.66 -0.26 0.72 -0.40 20080.86 0.62 -0.25 0.74 -0.38 20090.85 0.63 -0.44 0.76 -0.41 20100.83 0.58 -0.38 0.74 -0.42 20110.91 0.64 -0.25 0.75 -0.40 20120.91 0.70 -0.29 0.77 -0.34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数据库数据计算得出。

五、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经济将遭受贸易转移的经济损失。按照同样的方法将中国对日本进出口商品分组,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从日本进出口商品结构与中韩进出口基本相似。从表5数据来看,中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与中国对韩国进出口贸易竞争优势分布基本相似,即在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商品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日本与韩国均在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如果中韩双边FTA能够达成,由于关税水平的降低,韩国商品将在中国市场上占有明显的优势;日本作为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将因为中韩双边FTA而处于不利地位。有研究认为,中韩自由贸易协议达成韩国将在经济上获得巨大的收益,韩国的通讯机器与一般机械等对中国出口每年将增加278亿美元,促进韩国经济增长25%。同时,在韩国产品的激烈竞争中,日本将在中国失去近53亿美元的市场份额,在韩国市场损失16亿美元的市场份额①。韩国与日本对中国出口商品中资本技术型产品均占80%以上②,如果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能够优先于中日韩自由贸易协议达成,将对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政治上日本将陷入更加孤立的地位。2013年6月27日韩国总统朴槿惠访问中国,打破了韩国总统上任后在出访美国之后,先访问日本而后访问中国的传统。这说明韩国政府对中韩友好关系的重视程度已经超越了日本。在此背景下,中韩双边FTA谈判有了稳固的政治基础保障。建设中韩双边FTA,可以进一步加强和拓展两国经贸合作,也有利于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经济贸易的加强有利于中国与韩国在政治上结成更紧密的同盟,尤其是对待日本的态度上,进一步使日本在东亚地区处于孤立的地位。

因此,建立中韩双边FTA对中日韩FTA的影响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是中日、韩日在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方面没有缓和,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优先达成,韩国成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最大受益方,中国也将从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中受益。中韩可能不再积极促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达成,日本将在经济贸易以及政治方面处于孤立地位。另一种可能是中日、中韩领土争端有所缓和,中韩双边FTA的优先达成,激励日本尽快加入,从而促进中日韩FTA早日达成。

注释:

①徐长文.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促进亚洲一体化进程[C].加快实施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13:312-318.

②根据中经网数据库所提供数据,分别计算中国从日韩两国进口的第五组商品所占比重。

参考文献:

[1]于晓燕.中韩FTA 货物贸易结构及自由化前景展望[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73-80.

[2]李雪威,吴昊.新贸易环境下中韩FTA 促进战略评析[J].东北亚论坛,2013(3): 62-71.

[3]张英.中韩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1-48.

A Rationality Analysis of First Constructing China-South Korea

Bilateral Free Trade Area WANG Shan-shan, QIU Jia-feng

(School of Economic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7,China)

Abstract:The territorial,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reas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South Korea and Japan make China-Japan-South Korea Free Trade Area be difficult to reach a consensus in the short term. At the same time, China - South Korea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rapidly develop, and the negotiations of bilateral free trade area smoothly develop. Therefore, first constructing bilateral free trade area in the East Asia is a realistic choice to reach China - South Korea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Key words:East Asia; priority construction; FTA; cause analysis

endprint

猜你喜欢

东亚
学霸“三小只”
文明冲突论的失误
论中国崛起对东亚安全的影响:和平抑或是冲突
拉美陷阱与东亚崛起
东亚港口联盟在青岛成立
东亚区域一体化困境扰动因素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