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崛起对东亚安全的影响:和平抑或是冲突

2017-01-20张微娜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期
关键词:东亚中国安全

摘 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政治、军事及国际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使其崛起为东亚地区大国。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周边邻国的恐慌,它们认为中国的崛起将会对周边国家的安全产生威胁,带来地区不稳定。同时,国际关系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广泛争论。本文从中国崛起对东亚地区经济相互依赖,机制建设,地区安全及地区文化交流几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分析中国崛起会带来东亚地区的稳定还是冲突?分析得出:中国的崛起将会带来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关键词 中国 东亚 安全

作者简介:张微娜,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1.063

一、中国与东亚各国经济相互依赖

新自由主义代表性学者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指出: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能够创造共同利益,减少冲突。因此,虽然中国与东亚国家间存在历史仇恨,领土与领海争端,文化差异等,但是中国崛起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区冲突的可能性。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与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逐渐增加。例如,中日贸易额得到显著提高。1972年建交后双边贸易额仅为11亿美元,到2011年已经增长至3784亿美元。目前,日本仅落后于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日本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关于中日双边投资,越来越多的日本制造业企业来华投资设厂。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快速增长。 随着中国崛起,中日间的商业合作密切,经济依赖程度增加,两国发生冲突的成本增大。因此,经济合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国政治与军事矛盾。此外,中国发展为地区大国后,中韩双边贸易额也急剧增长,从1992年的60亿美元迅速增长至2014年的2740亿美元。 为了进一步巩固与加强中韩贸易关系,中韩双方于2015年6月1日签订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不仅有利于两国消除贸易壁垒,进一步充实和深化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还有利于东亚地区经济整合和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日韩三方也致力于建设三边自由贸易协定,加速地区一体化进程。同样,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也得到加深,尤其自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以后,中国与东盟间贸易交流十分频繁。2015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已经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 纵使中国与东盟中一些国家有岛屿之争,但由于双边密切的经济联系,双方都保持克制,并未将争端升级。由此可知,中国的崛起使得东亚地区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增加,并且双方均在经济交往中获利。因此,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冲突,双方还是会保持和平相处。

二、东亚地区机制合作

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大的结果之一就是地区机制合作的逐渐建立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地区机制中。从国际关系新自由主义理论的视角来看,国际或地区机制对于降低国家间的不确定性,增加相互理解非常有利。故,近年来,东亚地区越来越多地区机制的建立是有利于减少冲突,促进国家间的相互合作。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地区机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经济合作方面,有亚太经合组织,东盟“10+1”,东盟“10+3”,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亚太经合组织是地区是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促进成员国经济合作的官方组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成为亚太经合组织中非常重要的一员。为了给亚太经合组织提供财政与技术上的支持,中国投资1000万美元设立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科技产业合作基金,以促进成员间的科技产业合作。东盟“10+3”与东盟“10+1”机制最初建立是以推动地区经济合作为重点,然而,随着不断的发展,该组织逐渐扩展到政治,安全,文化合作等领域。此外,为了深化地区合作和经济一体化,中国政府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聚焦于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截止到2015年5月,该银行已经有57个创始成员国,不仅有亚洲国家加入还有许多西方国家纷纷加入。

除了经济合作机制外,东亚地区还有许多安全合作机制,例如,六方会谈、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等。这些机制在缓解地区紧张局势上发挥重要作用。六方会谈是于2003年启动的由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六国参与的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一系列谈判。由于朝鲜的核试验导致谈判一度中止。然而,作为一个负责任和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国努力劝说他国重回六方会谈,希望以谈判的方式解决朝鲜核问题。 东盟地区论坛的首要任务是促进东亚多边政治和安全对话。外国国际关系学者Takeshi认为,该论坛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成员国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有助于保持地区稳定。 除此之外,东亚峰会也是一个促进对话,加强地区稳定的机制。总体上来说,考虑到东亚地区有大量的机制合作,所以地区冲突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三、 东亚地区冲突最小化

Ikenberry 和Mastanduno指出,目前东亚地区存在许多安全问题,包括地区热点问题,如:朝核问题与我国台湾地区问题。还有,领土领海争端,如:中日钓鱼岛争端,南海争端等。 现实主义学者米尔斯海默认为,由中国崛起所带来的东亚地区权力分配的变化和安全困境,会激化这些地区安全问题,导致地区动荡甚至是战争。然而,现实主义过度强调权力分配,夸大了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事实上,东亚地区的冲突并不是不可避免的,该地区会更倾向于稳定。理由如下:

首先,由于中国倡导“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战略,中国政府指出将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地区争端和矛盾。习近平主席提出“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并在各种国际场合提出要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尽管中国已经崛起为区域大国,但其强调以协商和谈判的方式来解决争端。在解决南海争端问题上,中国与东盟国家在2002年签订《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指出各方要努力保持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关于中日东海钓鱼岛争端,日本政府企图“购岛”,将钓鱼岛“国有化”的行为极大的恶化了中日关系。但北京政府仍然希望与日本政府谈判解决该问题,而不是诉诸于武力。

其次,一个稳定的东亚更符合美国在亚洲的战略利益。虽然美国在地缘上不属于亚洲,但是美国因素是关系到亚太地区是否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战结束后,为了确保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美国同菲律宾、日本、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国纷纷建立了双边军事同盟关系。这些同盟国也不断的寻求美国的安全保护。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该战略强调:通过增加在亚洲地区的军事部署和加强同盟国间的军事合作,来围堵中国,确保美国在亚洲地区的领导。然而,纵然美国政府提出重返亚太战略,但是随着中美两国间利益联系越来越紧密,再加上美国棘手的国内问题,美国政府避免将自身卷入其亚洲盟友与中国的争斗中。并且,在南海问题上,美国方面指出并不会为了菲律宾、越南等国而同中国发生战争。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官方指出其“不会选边站”。一个稳定的东亚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更加有利。

四、东亚地区文化交流

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国际体系不是由经济物质力量决定的,而是由社会规范力量所决定。该流派强调文化、规范、观念、意图等在国家利益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而且,这些规范与观念是通过相互间的交流与社会化所形成的。 建构主义学者Acha rya指出,国家间的相互交流可以创造“集体身份与认同”,这有利于减少安全困境和国家间的冲突。因此,随着中国权力的增长,中国与东亚国家间越来越多的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东亚集体身份与认同”的形成,这将有助于增加相互了解,化解国家间的误解,最终导致东亚的稳定。

有学者指出,古代东亚地区建立了东亚朝贡体系,中央王朝处于该体系的顶端。由中国领导的东亚朝贡时期,东亚地区各国能够和平、和谐相处。所以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也能够带来该地区的稳定。 在古代,中国是亚洲地区的文化中心,主导亚洲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文化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形成了一个以中国儒家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圈。现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硬实力”的提高,中国也向外界传播其文化“软实力”。

随着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崛起,该地区的文化交流也快速发展。首先,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建立,传播中国的文化。据孔子学院总部统计,自2004年开始,已经在78个国家建立295所孔子学院。 在日本,自从在2005年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以来,截至2015年已经发展至14所。这些孔子学院在加强相互理解和信任,促进中日民间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首尔的孔子学院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推进中韩文化交流,包括现代绘画展、中国电影秀、中国传统文化展等等。在东南亚地区,孔子学院也是扩大国家间文化交流,增加相互了解的重要平台。至2011年,中国政府在东南亚地区已经建立了34所孔子学院。其次,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的教育交流逐渐增加。教育交流在国家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以中日两国间教育交流为例,据统计,在2015年共有184000位国际学生在日本学习。其中,中国学生大约有94000名,占近一半。同样,许多的日本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2015年,在外国学习的日本学生一共有60138位,其中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来华学习。中日间的教育交流可以增进中日间的相互了解,缓解两国冲突。

五、结论

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崛起会带来东亚的稳定而不是冲突与动乱。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第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同东亚地区其他国家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提高。正如自由主义理论所指出,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会减少冲突增加稳定。第二,中国和东亚地区国家一起参加了许多地区经济与安全机制,自由主义理论指出,地区机制有助于增加国家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和平。第三,中国的“和平发展”地区战略与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利益使得东亚地区不会发生大规模冲突。第四,中国崛起加快了中国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的文化交流,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国家间的文化与观念的交流能够缓解紧张局势,促进地区稳定发展。

注释:

King, A. (2012) Japan and China: warm trade ties temper political tensions. Available at: http://www.eastasiaforum.org/2012/10/22/japan-and-china-warm-trade-ties-temper-political-tensions/.

Kai, J. (2014) Chinas Charm Offensive Toward South Korea. Available at:http://thediplomat.com/2014/07/chinas-charm-offensive-toward-south-korea/.

Robert, A. (2012) ‘Chinas Rise and the ASEAN-China Free Trade Area: ACFTAs Impact on Insular Southeast Asia, Asian politics and policy, 4(3).457-462.

猜你喜欢

东亚中国安全
“东亚汉诗史(多卷本)”简介
我校东亚研究院一行应邀访问韩国东亚大学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未定的东亚多边体制与能动的中国东亚政策
东亚书院的赓续与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