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辽宁省PM2.5自动监测现状及防治措施

2014-08-08胡兵

绿色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监测点空气质量辽宁省

作者简介:胡兵(1976—),男,辽宁锦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工作。中图分类号:X1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5020802

1引言

PM是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的英文缩写,又称尘,指大气中的固体或颗粒状物质。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可吸入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或可入肺颗粒物。由于其粒径小,可引起能见度的降低,是构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可吸附有毒有害化学物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并随呼吸进入人体呼吸道,刺激人的鼻黏膜、支气管黏膜等敏感部位,或者被直接吸入到肺部,诱发疾病[1]。2014年1月4日,国家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2月20日开始,全国1/5国土遭遇雾霾。基于此,如何对PM2.5进行现状监测和治理已成为当前重中之重,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2PM2.5自动监测现状

2011年12月21日,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大会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公布了PM2.5和臭氧监测时间表,PM2.5监测全国将分“四步走”。2012年,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而2016年则是新标准在全国实施的关门期限,届时全国各地都要按照该标准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向社会发布监测结果。新的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于2012年2月29日发布,于2016年1月1日实施。新标准中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臭氧和CO监测指标。

2.1辽宁省PM2.5新标准监测网联网落实情况

根据国家的安排,辽宁省的沈阳和大连2012年底首批完成联网,并于2013年1月发布监测数据。在此基础上,为及时准确反映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辽宁省进一步提出两步走的工作思路,即全省联网工作在2013年底全部完成。经过全省环境监测系统共同努力和推进,截止12月底全省77个国控点位联网工作全部顺利完成,并已经做好数据发布准备。联网工作将国家要求的完成时间提前了两年,成为继河北、江苏、浙江、广东省之后,第5个全省实施新标准的省份,东北第一个省份。

2.2新标准监测网联网意义

(1)准确应对雾霾提供手段,分析环境空气问题更科学。国家空气网以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为技术依据,共监测6项污染物,即在原标准监测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3项基础上,增加一氧化碳(CO)、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3项,其中PM2.5被公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PM2.5等项目的监测结果,为准确反映雾霾的变化和成因提供了手段支持;同时监测项目的扩展,也为分析大气污染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基础,使得分析结果更科学。

(2)为更新监测仪器提供平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更准确。在国家空气网联网工作开展前,辽宁省部分城市的空气监测仪器设备老化,有的城市仪器运行时间甚至达到10年以上,严重地影响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此次联网工作为各市更新监测仪器提供了平台,全省14个城市根据自身基础不同程度的进行仪器设备更新,提高了全省空气监测的硬件水平,使得监测数据更为准确。

(3)为空气监测提供统一标准,城市间空气质量状况更可比。在全省联网完成前,沈阳和大连按国家要求采用新标准监测,其他城市仍采用原标准。由于监测项目和统计方法的不同,城市间空气质量状况无法比较。全省联网的完成,统一了环境空气监测标准,2014年起全省全部采用新标准监测,使得城市间的监测结果更具可比性。

此外,2014年辽宁省将统一采用新标准监测结果向公众发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以使公众及时了解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满足公众对空气质量知情权的要求。

2.3辽宁省PM2.5监测点位落实状况

科学监测是科学治理的基础,监测点选择也应该最真实反映城市总体空气质量。上海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伏晴艳说,PM2.5监测点选址应该科学规范,避免人为因素影响监测结果。“一要与地区的人口密度挂钩,二要远离明确的污染源,三要处于没有遮挡的空旷位置,这是全球惯例。”辽宁省PM2.5监测点位见表1。

表1辽宁省PM2.5监测点位

沈阳沈北、铁西、太原街、小河沿、文化路、北陵、东陵路、张士、白塔、浑南东路、辉山大连双D港、开发区、金州、旅顺、七贤岭、傅家庄、青泥洼桥、星海三站、周水子、甘井子鞍山深沟寺、太阳城、太平、铁西三道街、明达新区、千山、铁西工业园区抚顺望花区、顺城区、东洲区、新抚区、大伙房水库、沈抚新城丹东江湾东路、临江后街、元宝山、民主桥本溪大峪、溪湖、彩屯、东明、新立屯、威宁锦州南山、百股街道、天安街道、北湖公园、开发区营口学府南路、大庆路、镜湖西路、西炮台阜新工业园区、长青街、农业园区、东苑、玉龙新城辽阳宏伟区、新华园、滨河路、铁西工业园铁岭汇工街西、水上乐园、银州路东段、金沙江路北朝阳西梁、河畔小区、八里堡、农业园区盘锦兴隆台、新生街道、开发区葫芦岛龙港区、化工街、新区、东城区

3辽宁省PM2.5防治措施

“到2017年,辽宁省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这是辽宁省政府在与国家环保部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做出的承诺。据了解,全省蓝天工程六大重点项目共计2776个,以省市责任书形式落实到各市,蓝天工程总投资1669亿元,削减烟粉尘排放34.15万t,二氧化硫38.72万t,氮氧化物67.24万t[2]。PM2.5防治具体举措如下。

3.1加强污染物总量减排

为提高供热效率,控制煤烟污染,实施区域一体高效供热工程,全省鼓励建设大型热源厂和单纯发电企业进行供热改造,逐步从主力电厂向主力热源厂转变,分散小热源整合拆除,小锅炉供热面积兼并,实现“拆小并大”。

此外,全省各市城区将以热电联产为主,严格控制新建燃煤热源,新建、改扩建热电厂供热能力必须达到1000万m2以上。预计到2015年,全省新建、改扩建热电厂力争达到17座以上,在现有热网覆盖区域内,除调峰锅炉外,692座锅炉房、1039台锅炉全部拆除。深入推进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的“禁燃”工作,争取在“十二五”内主城全面实现禁燃[3]。

3.2加大清洁能源利用

根据辽宁省天然气发展实施利用的总体规划,到2014年,全省的天然气管网将覆盖到除丹东以外的省辖市,2015年覆盖到全省70%以上的乡镇。

推进冶金、建材、石化行业为主的重点产业工业燃料天然气的使用,实施煤改气和油改气,预计到2015年全省天然气供气能力将达到200亿m3,用量达到184亿m3,可以替代煤2447万吨,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例9%。

3.3提高车辆油品质量

省环保厅将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实施高污染车辆分区域、分时段限行。提高城市车用燃油标准和品质,并逐步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及出租车的使用。

4结语

通过对PM2.5现状的分析,并及时掌握PM2.5动态,并做出相应防控措施,必然会为人类营造一个“碧水蓝天”的美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国平,胡伟,滕恩江,等.我国四城市空气中PM2.5和PM10的污染水平[J].中国环境科学,1999,19(2):133~137.

[2] 顾晓夏.我省各市都将有PM2.5监测点[N].辽宁日报,2013-06-08(11).

[3] 张婷,曹军骥,吴枫,等.西安春夏季气体及PM2.5中水溶性组分的污染特征[J].

endprint

猜你喜欢

监测点空气质量辽宁省
乌海市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滑县2020年耕地质量监测主要做法与成效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长三角典型农业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济南市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