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一个争议

2014-08-08赵作品

学理论·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马克思

赵作品

摘 要: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之所以有这样的理解,是因为他们认为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将“意识形态”等同于“社会意识”或“上层建筑”。然而,这样的理解还是有失偏颇的,在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后,我们认为,“意识形态”同社会意识或上层建筑是既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的,这种区别表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并非是“中性”的,而是否定性的。

关键词:马克思;意识形态;社会意识;中性维度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8-0021-02

在有些学者看来[1][2],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存在一个“中性”内涵的维度,其中一个理由源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的这段话:“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样的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地确定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解决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3]在这一文本中,这些学者将意识形态等同于全部社会意识或上层建筑(在其他地方论证这一问题时也同样如此)。在他们看来,由于社会意识既包括错误的意识,也包括正确的意识,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就存在着一个“中性”内涵的维度。然而,这种理解的问题在于马克思在以往的文本中或《序言》中是否的确将意识形态等同于全部社会意识呢?由此,从这个问题出发,本文将而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进行详细的考察。

众所周知,法国18世纪的唯物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中有关意识的理论,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础,其中前者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反对宗教,而后者主要反对的是传统认识论,它们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社会的思想倾向。新兴资产阶级的这种批判态度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否定性”内涵具有决定性意义[4]。

在对宗教的批判中,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巨大。对于费尔巴哈而言,宗教是一种虚幻,是人的内在本质客体化的结果,即人的本质被分离出来并被投射到所谓的“上帝”那里。因而,宗教就包含了这样一种颠倒:由人类构造的上帝成了人类的造物主,人成了上帝的产物。那么,通过揭示这样一种真正属性的问题使人类从这一异化中解放出来,就是哲学批判的任务。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的这种思想,指出:“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5]3。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进一步探讨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现实,“宗教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5]4这样,宗教成了“人民的鸦片”,人们又“以宗教为精神慰藉”。也就是说,宗教是对有缺陷的现实的一种精神上的补偿,它虚构了一个超越现实的想象中的世界,从而来掩盖现实世界中的矛盾。马克思认为,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所以这种颠倒的世界观(宗教)根植于现实社会的颠倒和矛盾之中。对这种颠倒的意识形式(如宗教)的批判,为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对宗教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开始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5]11相应地,马克思对观念或意识与实践的关系进行了梳理。马克思认为,所有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而所有的意识形式都来自于实践。马克思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5]524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实践对意识的决定性是一个普遍性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又对一般观念或意识进行了划分。他说“这些观念都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活动、他们的生产、他们的交往、他们的社会政治组织有意识的表现,而不管这种表现是现实的还是虚幻的”[5]524,也就是说,观念或意识只能是实践的一种现实的或虚幻的表达,而虚幻的意识形式(如宗教)正是那些不当的表述实践的观念。事实上,这种不当又源于实践本身的局限性。“如果这些个人的现实关系的有意识的表现是虚幻的,如果他们在自己的观念中把自己的现实关系颠倒过来,那么这又是由他们狭隘的物质活动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他们狭隘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5]524这里的“狭隘的物质活动方式”是指它再生产出来的“客观力量”是与劳动者相对抗的,它再生产出了社会关系的矛盾性。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那样:“社会财富得越来越巨大的部分作为异己的和统治的权力同劳动相对立。”[6]

这样我们可以认识到,在马克思对意识的分析中存在着一种受制于“狭隘的物质活动方式”的虚幻的意识形式。

在此基础之上,马克思又考察了统治阶级的思想或意识问题。他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表明在社会中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而,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也往往受统治阶级的支配。

对统治阶级而言,为了维护统治,需要把自己的利益说成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也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从而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客观而言,统治阶级的利益“在开始时的确同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有更多的联系,在当时存在的那些关系的压力下还来不及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因此,这一阶级的胜利对于其他未能争得统治的阶级中的许多个人来说也是有利的。”[5]552当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共同反对封建主义时,它们之间的对立是不明显的,由此所产生的进步观念也就不是“虚幻”的意识形式,因为它适合于当时的状况。这就是说,马克思认为“虚幻”的共同利益在这个时候是真实的。伴随着新社会矛盾的产生,过去相同的观念就成了虚幻的意识形式,因为它用来掩盖新矛盾的存在,并因而逃避现实状况。所以,当统治阶级可以利用压迫被统治阶级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时,这种“虚幻”共同利益的真实性就荡然无存了。于是,之前的那种“虚幻”的意识再次登场。那么,根据马克思的上述观点,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特殊的虚幻的意识形式只存在于有阶级冲突的社会形态中。显然,这种虚幻的意识形式只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而不能等同于一切社会形态的意识。

至此,这种“虚幻”的意识形式就是指狭隘的物质实践产生的思想,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错误地表达了社会现实或矛盾。對于这种“狭隘的物质实践”,马克思指出:“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不受我们控制,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使我们的打算落空的物质力量,这是迄今为止历史发展中的主要因素之一。”[12]537那么,只要人们在其实践中不断地生产这一客观力量及其矛盾,只要他们还没有通过革命手段来摧毁这些客观力量,他们关于这些矛盾的意识就必定是歪曲的。意识和实践的这种密切性决定了人们只能在意识中解决那些他们在实践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所以,只要人们还无法解决这些实践中的矛盾,他们就会以各种虚幻的意识形式来掩盖这些矛盾。在这个意义上,这种“虚幻”的意识形式就是一种在社会意识层面解决而在实践中无法解决矛盾的方案,其具体结果就是对矛盾和存在的掩盖或不当表达。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否定性内涵。由此,恩格斯在1893年给梅林的信中提到,“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因此,他想象出虚假的或表面的动力。”[7]

这样,《序言》中所讲的意识形态,也正是这个意义上的意识形式,因此马克思才继续写道: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当然,并非所有的虚幻的意识形式都等同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只是一种特殊的虚幻意识形式,它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其根本特征在于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通过幻想的联系来取代并掩蔽现实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在尚未出现劳动分工的原始社会中,只存在于纯粹的自然宗教,而根本不存在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意识形态要比一般的虚假意识形式范围还要小,而虚假的意识也仅仅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因而意识形态要远远小于社会意识。

此外,在《序言》中的这段表述中,马克思将科学与意识形态进行了严格区分,而科学作为改造自然的一种认识,显然也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这样看来,社会意识也要远远大于意识形态的范围。

综上所述,在《序言》中,我们不能将意识形态等同于社会意识,因而,我们也难以在这个意义上看到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中性”维度。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并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的用法的确发生了变化,这表现在苏联时期及后来的社会主义发展时期。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对马克思所使用的“意识形态”给予曲解。

参考文献:

[1]徐彦伟.否定与中性: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文本考察[J].求索.2009(7).

[2]刘英杰.从三个“悖论”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及重新界定[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6).

[3]马克思恩格斯恩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592.

[4]乔治.拉雷恩.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M].张秀琴,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7.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57.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