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2014-08-08魏秀娟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摘要:文章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出发,着重论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特色服务、新馆建设、队伍管理四个方面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4-0051-02
收稿日期:2014-01-22
作者简介:魏秀娟(1966-),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1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
1.1文献信息资源的迅猛增长与馆藏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图书4万多种,出版期刊近万种;全世界每年新增图书几十万种,出版期刊5万多种;中外文数据库已经有近千种;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然而,相比之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资源极其匮乏,纸质图书能达到100万以上的寥寥无几;电子资源,大多只有一到几个数据库,甚至有个别图书馆还没有数据库。因而,无法满足读者的需要,更不可能实现任何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得任何所需信息。
1.2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图书馆设备落后之间的矛盾
自从网络检索开始,我们经历了单机检索、光盘塔检索、磁盘阵列检索、包库服务、云计算等信息检索阶段,每一次变化都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如今,可以说是所有的设备、内容正在走向数字化,网络无处不在。相比之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设备落后,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都远远满足不了服务的需要。
1.3读者阅读行为和信息需求的多样性与图书馆物理空间局限之间的矛盾
新一代图书馆使用者学习的知识和处理的信息是不同的,他们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书写的方式也都不同。同时,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读者的基础素质正在逐年下降。一方面,网上阅读、移动阅读、手机阅读、掌上阅读蔚然成风,形成了读屏族、拇指族。换句话说,读者自主、自助利用信息的行为迅速增多;另一方面,读者对于环境的要求提高,优雅、舒适、温馨、多功能的阅读环境是读者的向往。然而,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却十分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独立馆舍,馆舍条件也非常艰苦,难以与读者的需求相适应。
2实践与探索
2.1资源建设
2.1.1购买
数据库和公司的特色产品很多,高职院校图书馆一定要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价值较大的地方,实现超高的性价比。比如,维普的数据库、同方知网的数据库、万方的数据库、超星公司的数据库等都是这些年来图书馆界公认的比较成熟的产品,它们各具特色,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选择对路的产品。同方知网公司还针对高职开发了高等职业知识服务平台,超星公司开发的云连接搜索系统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2.1.2自建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地方的经济建设、行业发展服务的,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一定要突出各馆的特色,如地域特色、学科或专业特色等。在此,原洛阳大学图书馆建设的地契陈列室、李凖先生纪念室和碑刻精品陈列室,原河南工业高专建的“磨料磨具数据库”等都很有特色,也很有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1.3共享
共享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图书馆的各个角落,但是,行动上差别却比较大。共享的资源很多,比如:CALIS,NSTL,还有各省的高校文献资源保障中心、高校图书馆联盟,甚至庞大的互联网等,都有大量可利用的资源和服务。再比如,CALIS三期工程主要是面向中小型图书馆、高职图书馆,其目标是要实现统一认证:一个账号,全国获取。这些工程项目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共享平台和基础,我们要牢牢把握机遇,发展自己。
2.2特色服务
特色服务就是有别于其他馆的服务,是图书馆创新工作的方向,是发展之本。虽然,图书馆都开展有图书借阅、报刊阅览、网络服务、咨询服务等,好像是一样的,其实,正因为每个学校的读者不一样,由此,也应该形成各高校图书馆不同的服务特色。读者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其阅读行为的变化从根本上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想要搞好服务,必须开展针对不同读者群体的针对性服务。
2.2.1教师服务
随着信息环境的迅速改变,教师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发生了相应转变,同时他们对于图书馆的使用以及对于图书馆所能提供的价值的感知,都发生了变化。以前,教师几乎完全依赖图书馆获取他们研究和教学所需的学术资料,图书馆员则指导教师发现信息或促进这些资料的被发现。随着学者们逐渐能够直接从网上获取所需资料,图书馆在研究过程中的中介作用逐渐减少。为了顽强地表现自己,图书馆一定要发挥创新意识,改变传统服务方式,在教师的课题研究中实施跟踪服务、代查服务、网络服务、推送服务等,使教师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产生依赖作用。
2.2.2学生服务
魏秀娟:新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实践与思考魏秀娟:新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实践与思考面对学生读者群体,图书馆主要做的是营造好的学习空间,吸引读者来图书馆,重点是突出图书馆的文化功能、信息功能、娱乐功能、知识创新与交流功能等。
高职院校要求教师讲课达到教、学、做一体化,全过程培养。高职图书馆可以紧密配合学生的学习全过程,主动开展课程服务。一是基本的课程服务,包括教学准备、技术帮助、课程网站建设、教参提供、全文链接服务等。二是课程全程跟踪服务,包括与课程有关的信息产品与学习资源的定制、课程相关情报的搜集、学生研究作业和课堂活动以及项目内容的设计、课程阅读教参的设计等。
2.2.3社会服务和企业服务
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是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有些高职院校图书馆已经开始寻求跨系统的合作、共享。比如:2008年5月济源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和济源市图书馆进行合并,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对外为济源市图书馆,人财物放在技术学院,业务受市文广新局和技术学院双重管理。经费实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整合后的济源市图书馆(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保证全市社会文化服务职能有提升,保证学院教学科研服务能力有加强,全年开放365天,开创了河南省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合作办馆的先河。
对企业服务,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图书馆从1998年开始探索,当时拟筹建畜牧业信息网,后因诸多因素,直到2006年,才开通了“弘大生态牧业网”专业网站。也因为专业人才的欠缺,导致工作进展缓慢。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紧抓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良好机遇,解放思想,放开步伐,大胆探索为企业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使企业与图书馆实现双赢并进,共同发展。
2.3新馆建设
馆舍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物理场所,其空间和功能布局直接影响图书馆服务的质量。没有好的馆舍,很多服务是没办法开展的。未来的图书馆就是一个巨大的网络空间与若干个特藏所组成的信息机构。涉及新馆建设的方面很多,这里只着重强调两点。
2.3.1开放的理念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校的四大功能之一提了出来。高职院校学校小,档案、校史研究规模都很不大,尤其是档案管理,不可能像本科院校一样建设专门的档案馆,图书馆应该树立开放的理念,将校史馆、档案馆、信息中心纳入到图书馆,四位一体,并使其真正成为高职院校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
2.3.2广泛调研
建馆前一定要做好新馆设计的调研工作。组织人员到省内外高校图书馆调研,从建筑设计任务书的拟定、功能布局的规划、强电弱电及网线的布局、到最后的装修、家具的选购等,图书馆要争取学校的大力支持,全程参与,最好聘请业内专家进行专题论证。
2.4队伍管理
生产力中,人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图书馆队伍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石。没有好的队伍,什么也干不成。在当代,评价一个图书馆员是否称职,不只是看其提供了多少次服务,而应看其为读者解决了多少问题。图书馆员的角色从看门人、守门员向知识导航员、信息咨询专家转变,从“文献通”到信息组织管理专家过渡。图书馆员应“作为教师和社会工程师,训练公众如何在信息高速公路密如蛛网的路线中和无数转弯处识别方向”,嵌入到读者的工作、学习甚至生活之中,做嵌入式馆员。队伍建设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4.1人才引进
高校图书馆作为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工作人员的学历是衡量其素质和服务水平的基本标志,只有建设好一支具有高学历、高素质水平、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图书馆服务质量才能提高,事业才能蓬勃发展。要抓住一切机遇,引进图书馆专业和与学校专业相关专业的高级人才,如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等。
2.4.2思想培养
让馆员具备大局意识,使其能够站在学校的高度,从学校的大局出发,谋求图书馆的整体发展。同时,引导馆员保持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创造温馨和谐的图书馆氛围。再者,馆领导要随时把握馆员的动态,防微杜渐。
2.4.3业务培训
业务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行为,目的是使员工通过一个阶段的组织培训,其思想理念、知识和技能水平都有所提高,以很好地适应时代及工作岗位的发展需要。图书馆业务培训也是以员工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开拓创新和学以致用为目的,进一步强化职工的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创造性地开展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工作,推动高校图书馆知识经济时代在高校教学、科研活动中的信息服务中心作用。图书馆业务培训可采取鼓励职工外出参加学术活动,学术讲坛(适时采取聘请校内外专家作报告、馆内业务骨干交流、馆员外出开会归来谈收获等形式开展职工业务教育),技能比武三种形式。
参考文献:
[1]代根兴.当代图书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R].河南省高校图书馆馆长会议报告,2012.
[2]张晓林.超越图书馆:寻求变革方向[R]. IFLA 第77届大会和年会参会报告,2011.
(编校:严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