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基本原则
2014-08-08曲彦宇
曲彦宇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核心概念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才能确保大学文化建设的本质方向的正确性,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即坚持先进性与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确保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坚持主导型与包容性相统一的原则,做到积极的内在引导与多元文化交流相契合;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增强大学文化建设不断蜕变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大学文化建设;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先进文化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的根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从大学的实际出发,遵循大学文化特别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规律和特有的原则,才能真正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作用。一、坚持先进性与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首先就是要坚持先进性与现实针对性的统一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性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价值观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是凝结着时代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成果;现实针对性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它面向实际,着眼于实践、作用于实践,带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坚持先进性与针对性统一的原则,即是把先进的理论与具体的实际相结合,深入了解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加深对大学本质的认识,在思想理论上与时俱进,在建设实践中旗帜鲜明,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大学文化的建设实践,把马克思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同大学文化建设实践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大学文化理论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了大学,以直接或间接形式影响着大学人的意识、理想、信念和价值,凝聚着大学人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规范和激励着大学人的行为,引导着大学人梳理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完善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大力弘扬大学优秀文化传统必须从大学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继承大学文化传统之精华,并在文化实践中对其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使大学文化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不断贴近大学的办学实际,脱离学校办学实际谈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建设就成了空中楼阁,脱离大学人的思想实际和文化需求实际谈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建设就没有了目标和落脚之处,也违背了文化成果大学人共享的基本准则。首先,坚持贴近学校的实际。一是要紧贴学校办学定位的实际。“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大学文化建设实践必须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即使是同类大学,也因办学传统、服务领域等不同,办学定位也有所不同。大学文化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必须依据大学自身的办学定位确定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1](P.54-55)二是要紧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的实际。在我国有着多种类型的大学,其三大职能的发挥既有普遍性的一面,也有特殊性的一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凸显大学文化特色,必须结合学校个性化、特殊化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发挥的实际和需求。三是要紧贴校园生活的实际。校园是大学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更是高深学问诞生、交流、切磋的圣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紧紧围绕大学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着力营造有利于大学人成长成才和新技术、新思想不断涌现的文化环境。其次,坚持贴近大学人的实际。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大学人是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其思想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日益明显。学术自由、包容多样、制度公正、利益和谐等是大学教师的思想文化需求;专业特色鲜明、注重个性发展、教师责任心强、校园环境和谐等则是大学生的思想文化需求。要针对大学人思想文化需求的实际,选择不同的切入点,以引导大学人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职业精神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着力营造有利于大学人成长成才的文化环境。二、坚持主导性和包容性相统一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主要体现为其居于社会各种文化的核心地位、其对社会文化的领导力和其对社会文化的引导系主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借助国家的力量来实现其主导性,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性的深化度、长久性的视角来看,内在文化引导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性的关键,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文化的主导其实质是对思想观念的主导,[2](P.15-16)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不断产生,其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与整合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引领社会思潮,以理性的态度,承认差异、包容多样,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性。坚持主导性与包容性的统一,可以进一步把握好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性,促进大学文化之间的学术交流、思想交流,坚持理性,求同存异,包罗万象促进大学文化的和谐发展。大学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也是多种文化的集散地,它通过文化的形式记录着大学人在大学里的一切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及其活动结果。大学文化思潮主要是社会思潮在大学文化中的表现与反映。在经济、政治全球化愈加深入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交锋、斗争,并深深浸透在大学文化中。各种大学文化思潮的存在使许多大学人在思想上步入理智的困境,对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诸多负面的影响,大学文化建设也因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复杂的局面,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社会思潮,凝聚大学人的意志,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大学文化建设中一个亟需以科学解答的重大课题。在此形势下,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广大师生的信仰追求的特点,了解其心理和情感变化的走向,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力度,用马克思主义掌握大学文化的话语权,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增强师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力求师生精神境界的升华,进而引导大学文化思潮的发展方向,带领大学文化思潮形成健康的合力。三、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学价值观的同时融合了时代特征,实现了融合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实践内涵价值观念的创新和发展。在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到我们民族品格、民族气质当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吸收了西方关于科学民主、法治思想的精髓,吸收了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并结合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指引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局面的巨大精神力量。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触到、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建设的使命之一便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把这种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不仅可以使我国五千年优秀的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也可以在尊重原本文化的基础上把传统文化加入一些现代的元素,使其既具有传统文化的神韵,有具有现代文化的时尚,这样有机的结合便能够创造出更新的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的建设中没有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只是一味的谈继承或者谈创新,那么到最后大学文化建设便只会原地踏步,不进而退。最后,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论断。这是马克思主义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坚持一定的原则,不断的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保证大学文化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培育出合格的新时代人才。参考文献:[1]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8.[2]冯刚.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 推进高校德育创新与 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11).[3]罗文东,谢松明.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 魂[N].光明日报,2007-07-10.[4]唐凯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N].光 明日报,2007-08-14.[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