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信息化管理

2014-08-08徐友玲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9期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管理机构

徐友玲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化建设是加强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而且在未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标准规范体系是提高环境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保障,现有的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环境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继续对标准规范体系进行完善,按照急用先行与全面推进的方针,将环境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纳入到环保科技标准体系中。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山市环境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几点问题,然后进行了探讨该市环境信息化运行管理体系建设策略。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环保系统;管理机构

中图分类号:F249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环境信息化在我国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投入不断加大,环境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快车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管理的力度也逐渐加大,对环境信息的采集、传送、处理、分析及应用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广东省中山市环境信息化工作整体还处于基础建设的探索和经验积累的初期发展阶段,业务信息化应用创新严重滞后于业务模式发展,需求加大而支撑不足的矛盾日渐尖锐。所以对其环境实行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二、中山市环境信息化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

1 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滞后

环境信息化建设缺乏全面的、统一有效的、共同遵循的标准化体系和规范性文件指引,没有明确的参照标准,同时也缺乏标准体系的管理和执行监督机制,容易造成即使有标准也没有落实执行的状况,这些问题都将导致各部门、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无法传输、交换和共享。

2 环境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发展缺乏平衡

各个环保业务间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差异相对较大。比较常见的情况是,行政审批相关的业务往往随着前几年的电子政务工程优先建设并投入使用,而环境监测、监察等方面的业务由于受信息化难度、技术条件、工作习惯、资金等因素的限制,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

3 环境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

环境信息化建设基本还是以业务为主线,缺乏统一规划,没有统一的技术框架和体系架构的设计和建设,各系统数据共享性彼此之间相对较差,或者出现的交流难以进行;其中数据的综合利用率又不高,环境数据大量只停于检索查询和功能统计上面,对于具有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的数据根本未能转化为环境管理所需要的。在该市的环境监测过程中,其仍然是以惯例监测作为一个重要手段,对环境污染的连续动态监测尚未能大面积、全天候的进行;也很难进行科学的分析、治理与评估该市急需的大气环境污染、水域流域污染、特大环境事故、生态环境破坏等信息。

4 公众信息服务能力薄弱

中山市环保局虽然建设了面向社会的环保公众网,但网站基本还是以内容导向为主,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渠道单一,提供的信息服务有限,在加强公众参与、接收群众监督方面缺乏力度。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还有巨大的改进和提高的空间。

5 环境信息化人才队伍匮乏

环境信息化工作需要大量既熟悉环境管理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管理和技术人才,但目前在环境信息化管理队伍中,以IT及其相关专业人员居多,人员知识结构普遍偏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没有形成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人才梯队。此外,受机构编制、待遇、发展等条件的制约,以及缺乏有效的培养和激励机制,一方面高水平的环境信息技术人才引进困难,另一方面则是现有的环境信息技术人员流失现象严重。

三、中山市环境信息化运行管理体系建设策略

若想做好环境信息化工作,就要认真贯彻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全面构建符合该市经济发展与环保工作需要的环境信息化系统,其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策略主要有如下几点:

1 加强建设管理机构的规范化及制度化

本市环保局要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信息化工作的有效规划与悉心指导,对环境信息化管理机构逐步构建完善,使规范化管理得到实现,有了完善的环境信息化管理机构就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在本市环境信息化的建设要求下,对每项规章制度加以完善,然后统一进行具体的规划管理,在建立运行约束机制时要做到合理化,以便于有效避免各自为阵,建设出现重复,可有利于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实现信息资源进行共享。

2 加强建设基础网络系统

加强建设基础网络系统的重中之重在于本市环保局广域网络体系的建设、主要流域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及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的传送网络系统的建设;应当善于对网络系统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同时需加强管理好网络的安全状态,提倡整合和建设同时俱进,从而能够建立起一个科学先进、高速宽带与安全稳定的环境信息网络系统。

3 加快系统应用开发

要遵循统一的开发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快开发新的环境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并集成到应用平台,整合现有环境管理应用系统。要重点进行环境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反恐应急数据库等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系统信息发布与交换平台及环境数据中心,提高环境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和利用水平。

4 构建环境信息标准化体系与提高环境信息服务能力

为了能够继续健全完善环境信息总体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等体系,就应当对相关领域成熟的规范标准与经验实施的基础上进行充分有效的吸收与借鉴,在实践过程中逐步进行完善,为环境信息标准化与规范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于环境信息的服务力度要继续加大,依靠环境信息广域网络与总局机关内网的电子政务平台,对各种类型的应用系统进行集成与开发,建立环境保护部门内部的信息窗口;依托政府门户网站使公众勇跃参与、在线办事成效进一步得到完善,提供给公众们全新一站式的环境信息化服务,促进本市政府与公众们能够在网络上产生互动,从而有效加强该市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5 加强建设环境信息化人才队伍

根据本市当前环境信息化发展与长远考虑,应制定好环境信息化人才发展规划,通过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内部培养等不同形式造就一批结构科学合理、规模适宜的人才队伍,同时需重视对他们进行环境信息化的培训,在环保系统中进行普及信息化技术与意识,积极探索建立起信息化知识考评与持证上岗制度。

结语

中山市环保局的信息化工作亟须重新进行总体规划,为今后的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和道路,制定发展战略,从而使信息化更好地为“环境质量实现新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中山市环保工作目标提供服务和支撑。

参考文献

[1]李航.浅谈环境卫生信息化建设[J].环境卫生工程,2006.

猜你喜欢

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管理机构
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来了
加拿大自然资源管理机构及职能
历代大曲管理机构考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