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涛:文笔练达多面手(电视专题片文稿)
2014-08-08杨占平
太原市南华门东四条,山西省作家协会办公和多数作家、编辑居住地。这是一条无出口的巷子,古老而幽静,是太原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之一。这条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平平常常的巷子,却记载着许多历史、文化事件和人物,与山西现当代社会史、文化史紧密联系着。巷子中部,有两栋小别墅建筑,现在门口挂着两块太原市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的牌子:“阎氏故居“和“阎氏家宅”。据说,这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山西督军阎锡山下令建造的,以西北实业公司名义建设,却主要是阎氏族人居住。经过近百年的风风雨雨,别墅如故,青砖红木,进口大理石,不显陈旧;房屋设计实用合理,冬暖夏凉。可见当年建筑师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省委省政府进驻阎锡山的督军府,而太原市委就进驻了这座小别墅作为办公地方。到了五十年代中期,市委有了新址办公,搬迁走了,许多省级、市级机关都想占用这里。当时的省文联、作协领导都是大文化名人,像马烽、西戎、李束为、高沐鸿、力群、苏光、贾克、胡正等。这些文化人去找省委领导,希望省文联和作协能到这里办公。那时的省委领导都是跟这些文化人一起战斗过的战友,特别重视文艺工作者,于是当即决定,省文联及其各文艺家协会到南华门东四条“阎氏故居”办公,其它单位一概不考虑。很快,省文联和各文艺家协会搬了进来,文人墨客们同样把这里当作中心。一晃,时间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这里仍然是山西省作家协会的办公地方。
半个世纪,南华门东四条成为山西省文艺工作者的核心聚集地和山西文艺创作的代名词,一大批人从这里起步,走向全国,作家、艺术家数不胜数;这里,产生过无数在广大读者中口口相传的经典作品;这里更记载着许多山西文艺界的大事件、大活动。在众多名人中,有一位让全省文艺界许多人尊重、敬仰的文坛老人,在这里居住了四十多年的编辑家、评论家、小说家、散文家李国涛先生。
出生于1930年的李国涛,是江苏徐州人,1957年8月奉调来山西工作的,先做煤炭企业学校教师,1962年进入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所当编辑,“文革”后不久调入省作家协会当编辑,1982年至1985年任《山西文学》主编,1988年被选为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4年退休。李国涛看似简单的人生历程,却是伴随着中国现当代社会史和文化史上诸多大变革、大事件一路走过来的,他见证了几十年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风风雨雨,尤其是中国当代文学曲曲折折的发展过程。
(采访)李国涛概括讲述自己的人生。
…………
(采访)原省作协副主席、《山西文学》主编周宗奇总体评价李国涛。
…………
(采访)现任《山西文学》主编鲁顺民谈李国涛。
…………
从周宗奇和鲁顺民的讲述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李国涛能够在文学领域取得很大成就,是与他从小接受的深厚的家学教育分不开的。那么,就让我们先去探访他的故乡徐州的文化历史传统和他的特殊的家庭吧。
江苏省徐州是一座地理位置特殊的城市,它地处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交汇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曾经被称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徐州还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因此,徐州一向是涌现文人墨客之地。
李国涛出生于古都徐州最著名的李家公馆,借用鲁迅笔下人物阿Q的一句话:“我们家祖上也富!”李国涛曾经说过:“我家前两代都是读书人。那时候他们有闲钱有闲时间又有闲房间,三闲,所以也就买书,买书之外又买字画、碑帖,想当收藏家。在我印象里,好像主要财力都花在砚石上,藏砚。日本人入侵后,我家收藏损失大半。后来人事沧桑,几经变故,到解放后,几乎什么都没有了。”
(采访)李国涛本家兄弟李国祥等讲述。
…………
(采访)李国涛自己讲述小时候的经历。
…………
从这些徐州李氏族人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理解了李国涛为什么能够博学多才了,因为他的出生和家学教育,与他同时代人相比,绝对是在文化氛围很浓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个人的出生不一定决定一生的的命运走向,但是,肯定会影响他的文化选择。李国涛后来有过不少从事其他行业的机会,但他坚决选择文化行业,包括做教师,搞研究,当编辑,写文学评论和小说、散文,跟他从小所接受的广博厚实的家学是有很大关系的。徐州城里的名门大户,让李国涛终身受用的是那种温良恭俭让、读书为至上、谦逊做真人、保持高尚品格、永远有悲悯情怀的性格。
李国涛的学生时代是在徐州度过的。那是一个新旧体制转换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教育思想转换的时代。传统教育与西方文明教育相互渗透,这对初出茅庐的李国涛来讲,是一个机遇选择。他的态度是既不放弃传统教育的精华,也不排斥西方文明教育的长处,用一个成语“兼容并蓄”来形容那个时候的学生李国涛,是比较贴切的。
(采访)李国涛的同学讲述。
…………
从徐州第一中学毕业后的李国涛,没有现在学生毕业可以双向选择职业的自由,那个时候叫做分配工作,根本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组织上让你去哪里工作,你只能服从,不能有任何不满意或不想去的想法。按说,优等生李国涛留在徐州工作是正常的;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就被分配到了山东省泰安的一所煤炭干部学校当教师了。虽然有一百个不情愿,却也决不能表现出来,还得以一种所谓的心甘情愿的态度去。
于是,1952年夏天,二十岁出头的李国涛告别亲人,告别古城徐州,告别李家公馆,只身去了山东省泰安煤炭干部学校任教。
(采访)李国涛的同事讲述。
…………
在这所职工学校教书,工作对于李国涛来说,特别容易应对。工作之余,他迷上了文学这块伊甸园。他把大量时间都花在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上。读着读着,自然就产生了写作的想法。由于从小读过不少文学方面的著作,逻辑思维清晰,富有理论概括能力,他感觉到自己的写作最适合的是文艺评论。有深厚的功底和充分的准备,1955年,李国涛写出文艺评论《诗爱好者的意见》之后,就投寄到北京最权威的文化类报纸《光明日报》,并且很快就发表出来了。
(采访)李国涛的同学吕家乡教授讲述。
…………
(采访)山西大学教授、诗人马作楫讲述。
…………
上世纪五十年代,从事文艺评论写作的人很少,像李国涛这样不在名牌大学也不在研究机构,只是一家职工干部学校的教师写评论文章,实在是不容易。他的稿子能够在《光明日报》这样的全国文化类权威报纸上发表,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是决无可能的。
1957年8月,李国涛被调到山西省西山煤矿学校,继续任教师。跟在泰安的学校一样,这里的工作任务并不多,他坚持了读书的习惯,写作更是没有放弃。那个时候,山西省以赵树理为首,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为骨干的作家群,刚刚进入写作黄金时期,优秀作品不断问世;而同时期文学评论却跟不上,这样,李国涛这位已经写过不少文艺评论的作者便找到了机遇。他认真阅读这些山西作家的作品,选择那些有特色有思想的作品发表评论,当时山西省文联主办的文学刊物《火花》上,就经常可以看到李国涛的评论文章。
(采访)《火花》时期的编辑讲述。
…………
(采访)董大中谈五十年代李国涛的评论。
…………
1975年,山西省文艺工作室(原山西省文联)成立,同时创办文学杂志《汾水》。这是五十年代《火花》的延续。主政的马烽、西戎等,在调编辑人员时,首先想到五十年代活跃的评论家李国涛。很快,就把他调到《汾水》编辑部做了编辑。这也是李国涛文学事业的一个转折点。不久,他就被任命为《汾水》的编辑部副主任,当时主编是“山药蛋派”骨干作家西戎先生,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是同样从根据地成长起来的评论家郑笃先生。编辑人员都是当时省内有经验的作家和评论家。
那个时期的文学创作是黄金时代,全国人民都在阅读文学作品,写作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的更是不计其数,不少作者靠一部作品能够改变人生命运。同时,文学刊物大受欢迎,来稿量很多,订阅者也很多,编辑工作非常繁重。但是,李国涛以一种特别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工作,他深知每一位作者对用心写出的作品都抱有很大期待,自己原来也是作者,明白文学编辑的重要性。因此,他认真读每一篇来稿,认真回复,发现有好稿件会主动联系作者,并推荐给主编。当时山西的许多年轻作家,都对李国涛老师尊重和感谢,因为是他促进了这些年轻作家的成长。
(采访)李国涛自己讲述。
…………
(采访)跟李国涛前后进入《汾水》编辑部的蔡润田讲述。
…………
(采访)《汾水》编辑张石山、李锐讲述。
…………
在做好编辑工作的同时,李国涛的研究与写作也进入辉煌时代,发表了大量文学评论文章与专著,对国内重要作家作品都有涉猎,对山西的老中青作家作品更有研究。其中最影响大的是1979年11月28日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且说“山药蛋”派》一文,就引起了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山西日报》曾开辟了《关于社会主义文学流派的讨论》专栏,延续时间长达近5个月,刊登各类文章40多篇。讨论主要是围绕以赵树理为开创者的“山药蛋派”的形成、发展、艺术风格特色、如何提高等大家关心的问题展开的。此后,“山药蛋派”得到了全国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认可,成了文学史上的一个有影响的流派。可以说,李国涛为这个流派定了名,定了特色,定了风格,其贡献功不可没。
(采访)评论家韩玉峰讲述。
…………
(采访)时任《山西日报》文艺编辑讲述。
…………
1982年1月,《汾水》杂志更名为《山西文学》,李国涛被任命为主编。在他担任主编的几年里,办刊的指导思想、宗旨都没有变。和《汾水》一样,扶植年轻作者,培养文学新人,抓重点作家的创作,尤其是在培养山西青年作家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他以编辑部为平台,经常组织中青年作家培训班、笔会、改稿会、采风活动等,对一些重点作家更是全力扶持,帮助他们选择题材,跟踪写作进度,配发评论文章,撰写编稿手记等等,许多后来在山西文坛乃至全国文坛影响很大的作家,当年都曾受到李国涛及其《山西文学》编辑部的帮助,应当说,山西文学创作能够有第二次高潮,即“晋军崛起”,李国涛和他领导下的《山西文学》发挥了特殊作用。
(采访):李国涛自己谈八十年代如何办《山西文学》。
…………
(采访):作家张平、成一、李锐、毕星星等讲述。
…………
在做好《山西文学》编辑工作的同时,李国涛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写作。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他一方面结合多年的编稿工作,撰写大量关于山西老作家和中青年作家的作品评论文章,像马烽、孙谦、田东照、成一、张石山、李锐、钟道新等人的创作和有影响的作品,他都有中肯、准确的评论;另一方面,他把研究视角放到作品的文体上,写出了一系列有深度、有影响的文章,在国内文坛成为文体研究专家。他结集出版的有:文艺论文集《〈野草〉艺术谈》,收集了关于鲁迅作品等方面的研究文章;《文坛边鼓集》,收集了他关于一些当代作家作品的评论文章;《STYLIST——鲁迅研究的新课题》是一部研究专著,STYLIST是英文文体的意思,从文体的角度研究鲁迅,是对鲁迅研究的一种拓展。李国涛的这些评论和研究,都是很有见地很有深度的,不少文章曾经在文学界甚至于整个社会科学界都引起过反响,比如他关于汪曾祺作品文体的研究等,在全国学术界都受到好评。
(采访)阎晶明、谢泳、傅书华等讲述。
…………
1989年下半年,李国涛开始以“高岸”的笔名发表小说,几年过来,他就写出了十多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两部长篇小说《世界正年轻》、《依旧多情》。他虽然过去一直是写评论的,但多年当文学杂志主编,并潜心研究小说文体,所以,写起小说来非常轻松,出手不凡,文笔练达,内涵深刻,让不少多年写小说的作家赞叹不已。他的中短篇小说,多数是以“古城旧事”为主题,表现他的家乡古城徐州的往事。他凭着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独到感受,凭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凭着多年积蓄的艺术素养,写出了古城徐州的文化氛围,写出了旧人旧事的独到风采,把40年代徐州特有的风情民俗、人情世态渲染得淋漓尽致,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古城风俗画。
《世界正年轻》以50年代初期建国不久的生活为大背景,描写了位于东岳泰山脚下的一所学校从筹建、开学到第一学期结束的过程,无非是一些学校如何管理、教师如何教课、学生如何学习等日常琐事,但是,却让读者感到了作品中寓含着的关于历史、关于社会、关于人生的厚重;读出了年轻的世界与沉重的心灵之间的悖论与反差。《依旧多情》则是以独到的艺术表现力直接切入了现实生活,叙述的是一所区级老年大学的办学过程,跟《世界正年轻》的视角差不多,也是写一些琐事,却刻画出了不同人物的复杂心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思考人生的变幻莫测和普通人命运的起伏,具有强烈的现实启迪意义。
(《世界正年轻》研讨会资料等)
(采访)作家蒋韵,评论家杨占平、王春林等讲述。
…………
写完《依旧多情》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国涛就再不写小说了,转而写起了文化类随笔文章来。他读书很多,但是绝对不乱读,都是读一些文化蕴味浓厚的学术著作、文学作品、古典名篇和外国作家经典著作,不少名家名作中的重要思想,他都能讲述得清清楚楚。他以一种平和、恬淡的心态,把自己的读书感想、生活感受,用充满文化气息的笔触写出来,让读者读得轻松有味,还能学到许多知识。前些年,他把这些文章结集成随笔集《世味如茶》出版,近期,又有随笔集《总与书相关》《目倦集》即将问世。
(采访)韩石山、陈为人等讲述。
…………
概括李国涛先生八十多年的人生与写作经历,虽然没有多少坎坷或者大起大落,却也是走过了两个不同社会体制,体验过大户人家的风范和书香门第的品味,接受过政策对人生道路的强制执行,目睹过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享受过文学带给他的快乐与烦恼。
已经八十三岁高龄的李国涛先生,依然精神矍铄,每天非常规律地吃饭、散步、聊天、读书、看报,许多中青年作家、评论家、编辑和文学爱好者,碰到他都会特别尊敬地问候问候,他也会微笑地回应,话题随意,情感浓厚,他用自己的人品和文品,影响着一代一代文学家。山西文坛因为有李国涛而丰富。